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武则天是李世民的什么关系

2023-03-27 09:58:03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大唐则天皇后武氏,从贞观十一年(637)入宫,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驾崩,在后宫里已经待了十二年了。

当时她的品级是五品才人。不论后世的狗血电视剧如何绞尽脑汁地改编她与太宗之间的虐恋情深,都不能改变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武氏在这十二年中,位份一直没有变过。

人在职场,十二年没有升迁是几个意思?任谁也不能理解成混得好吧?事实上,关于这段时间小武和太宗之间的互动,只有孤零零的一则史料,爆料人还是当事人自己。

半个世纪之后,已然称帝的武则天对臣下宣称:

“太宗有马名狮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挝,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挝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

历来人们对这则史料的态度都比较微妙。这是武则天自己说的,是真是假,只有天晓得。她当时已经是女皇陛下,怎么说都有理。尤其是最后那个评价,“太宗壮朕之志”,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达,李世民都埋进乾陵五十年了,还能找谁对质去?他难不成还能跳起来反驳:“才怪!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压根儿不是欣赏,而是卧槽!!”

还真是卧槽。

李世民不喜欢太强悍的女人。他对女性的偏好非常传统,只喜欢妻子长孙皇后那一类,贤良淑德、温柔坚定。长孙十三岁就嫁给了他,在他早期夺嫡的险恶斗争中一直默默地做着他的贤内助,平时弥合他与高祖后宫的关系,战时亲临现场鼓舞士气。

她是个绝顶聪明的女人,懂得李世民想要什么,既要妻子足够优秀配得上他的光芒万丈(长孙从家世长相到性格都无可挑剔),又要妻子足够谦卑懂得适时退让。就像月亮,毫不醒目的存在,在天空中默默地洒下银辉,又不可或缺。

长孙跟他一共生了三子四女,这些儿女后来都是李世民最在意的心肝宝贝。我一直怀疑在李世民心中,只有长孙和这三子四女算是他的真正家人,其他妃嫔和所生的子女都是充话费送的。

好色李二的后宫基数很庞大,但他管理这些莺莺燕燕的本事却很拿手,最核心的一招就是——压根不放在心上!

YY太宗后宫争宠的编剧们都可以洗洗睡了,太宗的后宫实在平淡得乏味,简而言之一句话,除了长孙皇后,根本没有谁真心得过宠。所谓的四妃,基本都是按资历(入宫时间长短)业绩(生娃多少)依序晋升,从太宗对其所生子女的态度看,妃与嫔也没啥区别。

几个稍微有点存在感的妃嫔,阴妃,隋大臣阴世师之女,唐初被没入掖庭为婢。韦妃,武德年间以良家入选秦王府,实际曾是隋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的小妾。杨妃,号称是隋炀帝之女,但连个公主封号也没有,被老爹遗忘在长安,李渊在长安登基之后顺手接盘,之后就丢给李世民做了妾侍。还有一个巢剌王妃,就是玄武门事变被李世民干掉的弟弟李元吉的正妃,因为生得雪肤花貌,被二伯子李世民接收了,还生了一个儿子,一辈子连个正式的封号也没混上。

李世民是个典型的直男,对这些为他生儿育女的女子毫不怜惜。他还有很重的门第观念,贞观十三年对魏征抱怨,说自己后宫的女子大多是罪属宫婢出身(实际上是武德年间他得罪了高祖的宠妃万贵妃,被硬塞进秦王府的,比如阴妃和韦妃),根本没有资格给自己生育皇子。他对这些母子的态度简直可称凉薄。阴妃生的齐王李佑后来造反,被他臭骂一顿之后毫不留情地处死了,其母也遭到连坐降位,死后仅以嫔礼下葬。

在这样一个无比沉闷的后宫环境里,身为贵妃尚且不得意,一个小小的五品才人,上面还压着四妃、九嫔、九婕妤、九美人,又能冒出多大水花呢?事实上,武瞾徐蕙这一波儿,就是因为太宗嫌弃宫婢出身的一干妃嫔,才从民间重新甄选入宫的。但这时情况又有变。就在武瞾进宫的前一年,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感情上受到了巨大打击。他此时已经逐渐走向人生的暮年,离终点已经不远了,又痛失爱侣,心态情绪都起了很大变化。

这一波入宫的女子,事实上都成了炮灰,她们的命运甚至不如前人。她们没有错,只是上面那位,已经欣赏不动了。李世民在心理上已经进入鳏夫状态,面对再美的青春少艾,也无动于衷。号称在太宗晚年得宠的才女徐蕙,就一个孩子也没留下。

所以当年,若太宗与武瞾之间真有过这么一段对话的话,我们回顾一下这两人的年龄,贞观十一年武瞾进宫时十四岁,太宗三十九岁,这年龄差距大得早可以当她的爹了。从太宗眼里,看这个从人堆里突然跳出来,冒冒失失发言的小姑娘,大概就跟人力总监看校招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刚出茅庐的青瓜蛋子,过于用力表现自己,不值一哂。而她提出的驯服办法,又有多少智慧可言?马还没驯服,先弄死了,弄死了还有个屁用,合着朕的狮子骢是给你拿来练手的?

还真是。

后来武瞾对付太宗的龙子龙孙们,就跟她对付狮子骢是一样的思路,暴力驯服,来了个瓜蔓抄。这个郁郁不得志的职场小白原本绝无翻身的希望,只可惜命运跟李唐王朝开了个玩笑,她碰上了二代统治者李治

李治跟他爹不一样,他是个御姐控。贞观二十三年(649),李世民同志成功地把自己毒死了,李治登基,时年二十一岁。当时武瞾多大呢,在太宗后宫蹉跎了十二年之后,她现在二十六岁,轻熟女,有点成熟,又有点阅历,刚刚好。

李治上位是李世民不得已的选择,他一直担忧这个小儿子过于仁弱,驾驭不了朝中盘根错节的大臣,预先就给他清了不少路。可他千算万算,就没算计到儿子的枕边人。事实上,李治不负他爹的期望,在收拾褚遂良、长孙无忌这些元老重臣时,毫不手软。可就是一回到后宫,面对武瞾,腰板儿就有点直不起来。

所谓一物降一物。李治本来就有恋母情结,他是长孙皇后的老小,小儿子一般都要娇宠些。李治八岁那年,母亲就去世了。太宗心疼小儿子,把他和晋阳公主一起养在自己身边。正在最需要母爱的时候失去了母亲,对一个人的性格命运会有什么影响?太宗当时也给不了他多少安慰,他自己都哭得稀里哗啦来着。难过了顶多两人搂一块哭,这对儿童心理成长可没有什么好处。

在登基之前,李治给人的印象很模糊,就是善良、软弱、与世无争。他两个哥哥(李承乾和李泰)为皇位争得死去活来,他在一旁无动于衷。父亲去世时,李治搂着褚遂良的脖子大哭,还是舅舅长孙无忌把他从人身上撕下来,推上皇位,说别哭啦,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年,骤然登上那万人之上绝世孤独的黄金座椅,宫中朝中,波诡云翳,繁重的政事他看不懂,险恶的局势让他胆战心惊——他压力山大,他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在呼唤母亲。

或者一个类似母亲的年长女性形象,代表着安全、爱和宽容。

于是武瞾出现了。

武瞾这一类强悍的女人,在太宗朝不吃香,在高宗朝,却犹如天赐。

当高宗隐晦地向褚遂良提出要换一位皇后的想法时,后者简直感觉晴天霹雳。他怎么也想不通,怎么一个不起眼的打杂实习生,转眼就空降集团董事会了?原定的副董怎么办?

李治的原配皇后王氏,是西魏左仆射王思政的孙女,家世显赫、容貌出众,她是太宗根据自己的口味为儿子挑选的,方方面面都符合太宗的审美。李世民对这个儿媳十分满意,临终前对褚遂良托孤说,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

可惜这万里挑一的佳妇,被突然窜出的武瞾比了下去。说白了就是儿子的想法与父亲不同,这一类名门淑媛不符合李治的喜好。他更喜欢姐弟恋的感觉,因为内心深处对年长女性的智慧和勇气的依赖。智慧,武瞾多年底层磨砺,多少积攒了些,勇气更是不缺。这些在懦弱的李治眼里,是比家世容貌更让他倾心的东西。

依赖久了,就形成了惯性。在这一对的关系对峙中,武瞾明显是占主导地位的。有一则史料记载,在后期李治也曾经动过念头要废后,找来上官仪打算起草诏书,不料宫人飞奔而去,通知了武瞾,武瞾气势汹汹赶来,皇帝的反应竟然是“羞缩,待之如初。”

(喂喂,你是皇帝哎,你羞缩个什么劲儿呀!)

如果太宗死后有灵,后来事态的发展会让他惊讶地睁大眼睛。这个在他本人后宫中毫不起眼的跑龙套小姑娘,后来竟然踩着他小儿子的肩膀,爬上了帝国最高的统治地位。而李唐皇室的那些龙子凤孙们,在武氏的历次清洗中几乎被杀戮殆尽。所有他想要保护的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成年后的择偶选择,总能追寻到童年踪迹。

奇怪的是这种最初的细节往往都被忽视。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宫中兵荒马乱。人来人往中,一定没有多少人注意到,缩在长孙的灵帐角落中,一个失去母亲庇护的弱小身躯,一张哭花的小脸。

在当时看来,有很多事情,都比一个八岁小娃失去母亲哇哇大哭重要。

可事后再看来,真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重要。

其次,武则天曾经是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武则天成为了他的皇后。然而,李治去世后,武则天却没有立即离开宫廷,而是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政治手腕,逐渐成为了唐朝政治中的重要人物。在这个过程中,她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最后,武则天与李世民之间还有一些其他的联系。例如,武则天曾经任命李世民为河南尹,也曾经在一些重要的军事行动中派遣李世民出征。此外,武则天还在李世民继位后,多次派遣使者到他的宫廷向他表示敬意。

总之,武则天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她既是李世民的继母,也是他的前任皇后,同时她还在一些重要的政治和军事行动中与李世民有过合作。虽然她的政治手段和作为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但是她在唐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武则天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