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屈原的《离骚》和《天问》的主题是什么?
2023-05-10 09:40:07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离骚》和《天问》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它们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天问》是屈原所作楚辞中的一篇“奇”文:说它奇,不仅由于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的是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思想的“奇”——奇绝的内容显示出作者惊人的艺术才华,表现出诗人非凡的学识和超卓的想像力! 何谓“天问”?王逸《楚辞章句》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又据传屈原被逐,忧心愁惨,旁徨山泽,过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看到壁上有天地、山川、神灵、古代贤圣、怪物等故事,
因而“呵壁问天”,这种说法虽有一定历史文献的记载及文物可作参考,但未必就是屈原写《天问》的真实起因。《天问》中,问天地、日月、山川、灵异之外,它所涉及的人事,大多有当时的现实意义。因此,屈原所提出的问题不会是仅仅根据庙堂壁画。而是有他主观上的选择并经他精心结撰的。从全文的先后次序来看,先天地自然后三代史实,而以楚国的贤君愚臣作为结尾,这里显著地表明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动机与创作意图,因此,这篇包含着作者深层思想结晶的《天问》,不可能是他“呵壁问天”的即兴之作。 《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他似乎是要求得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而这些问题也都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许多学人所探究的问题,在诸子百家的文章里,几乎都已讨论到。屈子的《天问》则以惝恍迷离的文句,用疑问的语气说出来以成此钜制,这就是屈子所以为诗人而不是“诸子”的缘由。而“天”字的意思,战国时代含义已颇广泛。大体说来,凡一切远于人、高于人、古于人,人所不能了解,不能施为的事与物,
都可用“天”来统摄之。对物质界说,又有本始、本质、本原的意思。《易·系词》中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天问》的天,也颇有指一切法象的意味,与道家的“道”字,《易经》的“易”字,都是各家用以代表这些“法象”的名词,屈原为楚之宗室重臣,有丰富的学识和经历,以非凡才智作此奇文,颇有整齐百家、是正杂说之意,《天问》的光辉和价值也就很清楚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了! 从全诗的结构及内容来看,全诗372句1553字,是一首以四字句为基本格式的长诗,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一说一百五十多个)问题,这些问题有许多是在他那个时代尚未解决而他有怀疑的,也有明知故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的提问,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见解和对历史的总结、褒贬;对自然所提的问题,表现的是作者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对传说的怀疑,从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时代人进步的宇宙观、认识论。《天问》以新奇的艺术手法表现精深的内容,使之成为世界文库中绝无仅有的奇作。 全诗总体看来大致可分两大部分。每部分中又可分为若干小节。 从篇首至“曜灵安藏”,这部分屈子问的是天,宇宙生成是万事万物的先决,这便成了屈原问难之始,
其中从“遂古之初”至“何以识之”问的是天体的情况,“明明暗暗”四句讲宇宙阴阳变化的现象。第二小节自“圜则九重”到“曜灵安藏”则是对日月星辰提问:它们何以不会坠落?太阳每日要走多少路,月亮何以有阴晴圆缺?以及有关日月的一些传说的疑问。从“不任汩鸿”起问的地事,从禹治水过渡到“九州安错……何气通焉”说的是古传说中关于地球的一些情况,而“日安不到”以下六句则就地球上所看到的日的现象发问。第三节从“焉有石林”到“乌焉解羽”一节多为二句一问,都是当时民间传说中的怪事。 以上《天问》的第一大部分,大体是就自然界的事物发问,并联想到与自然有关的一些神话与历史传说,文章富有变化,联想丰富而有情致,除少数可能有错简外(如“河海应龙”二句或为错简,或有失误),不能以后人习惯的文章结构之法去看它,而认为是“与上下文不属”,杂乱而无章法。 从“禹之力献功”起,对大量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与史实提出了问题,这些各种各样的人事问题构成了《天问》的第二大部分。 女岐、鲧、禹、共工、后羿、启、浞、简狄、后稷、伊尹……,屈子对这些传说中的事和人,一一提出了许多问题,在对这些人与神的传说的怀疑中,往往表现着诗人的情感、爱憎。
尤其是关于鲧禹的传说,表现了作者极大的不平之情,他对鲧治水有大功而遭极刑深表同情,在他看来,鲧之死不是如儒家所认为的是治水失败之故,而是由于他为人正直而遭到了帝的疑忌,这种“问”,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在政治斗争中所遭遇到的不平待遇的愤懑,《天问》的思想光辉就应当是这样来理解的。 自“天命反侧”起则进一步涉及商周以后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诸如舜、桀、汤、纣、比干、梅伯、文王、武王、师望、昭王、穆王、幽王、褒姒直到齐桓公、吴王阖庐、令尹子文……,屈原提出的好多问题,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政治的正邪、善恶、成败、兴亡的看法,这些叙述可以看成是这位“博闻强志”的大诗人对历史的总结,比《离骚》更进一步、更直截了当地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对楚国政治现实的抨击,也是希望君主能举贤任能,接受历史教训,重新治理好国家的一种变幻了的表现手法。 《天问》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以四字为句,以问的形式从一个问题联想到另一个问题。细细读去还是可以理清脉络,弄明主脑的。《天问》在语言运用上与屈赋的其他篇章不尽相同,通篇不用“兮”字,也没有“些”、“只”之类的语尾助词。句式以四言为主,间杂以三、五、六、七言。大致四句为一节,每节一韵,节奏、音韵自然协调。有一句一问、二句一问、三句一问、四句一问等多种形式。又用“何”、“胡”、“焉”、“几”、“谁”、“孰”、“安”等疑问词交替使用,富于变化,因而尽管通篇发问,读来却圆转活脱而不呆板,参差错落而有风致,
所以前人评论说:“或长言,或短语,或错综,或对偶,或一事而累累反覆,或数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峭险,或澹宕,或佶倔,或流利,诸法备尽,可谓极文章之变态。”(俞樾《评点楚辞》引孙鑛语)这构成了《天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当然它表现的是屈原的学术思想,问的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因此在修辞手法上,自然没有像《离骚》、《九歌》、《九章》那样绮丽而富于浪漫色彩,但正如清贺裳《骚筏》所评“其词与意,虽不如诸篇之曲折变化,自然是宇宙间一种奇文”。 《天问》问世之后,摹拟的作品为数不少。晋傅玄有《拟天问》,梁江淹有《遂古篇》,唐杨炯有《浑天问》、柳宗元有《天对》,明方孝孺有《杂问》、王廷相有《答天问》,清李雯也有《天问》……可见其对后世文学创作思想的深远影响。但摹拟之作大多既缺乏思想价值也缺乏文学价值。 总之《天问》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特色而有很特殊意义的文学杰作,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它相当高的价值与地位。
一、《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在楚辞出现以前,中国诗歌还基本上属于群众性的创作。我们知道《诗经》绝大部分属于民歌作品,是无名氏作品,经过口耳相传,由集体创作出来的。一般说,最早的民歌,内容也比较单纯,句式和篇幅比较短。由于是集体创作,虽也有闪耀作者个性的作品,但是像屈原这样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在他作品上打下了异常鲜明个性烙印的,却还没有。《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国激情,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高洁人格的伟大诗人的塑像。正是这样,诗人屈原本身,就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艺术形象,成为不朽的爱国诗人的典型,因而对后世发生无限的感召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诗人,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屈原出现以前,中国的诗歌还基本上属于民歌的时代,只有当屈原出现以后,中国文学史上才开始出现诗人,出现了集中反映诗人个性的诗篇。
二、《离骚》是一篇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吸取和发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古代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的特点不是按照事物本来样子去描写现实,而是更多地表现作者由于受现实的刺激而迸发出来的激情,对理想的强烈的追求和反抗现实的叛逆精神。按照篇章结构,前半部分是着重对诗人自己生活经历和遭遇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四组矛盾对立的形式。第一组,“内美”、“修能”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的光阴流逝的矛盾,展示出他热切的人生追求。第二组,三后、尧舜的“纯粹”、“耿介”,与桀、纣“猖披”美丑善恶的矛盾,表现出他的政治理想。而诗人的人生追求、政治愿望和“恐皇舆之败绩”、“及前王之踵武”的政治目的与“党人之偷乐”、“路幽昧以险隘”的宫廷政治环境,又形成深一层次的第三组矛盾。通过这个对立,烘托出诗人不顾自身,“忽奔走以先后”,为了国家命运汲汲奔碌的一片赤诚之心、热情之望,再和“荃不察”、“反信谗而齌怒”的遭际,构成更深一层的矛盾。在层层矛盾冲突结构的递进中,这一矛盾表现得更为尖锐、深刻。我们看,诗人把自己生活经历和感情升华为一种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的不可调和的斗争,并用了一些新奇的比喻,夸饰的描写,表现出善与美的崇高,恶与丑的卑鄙龌龊,表现了光明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从而把一个时代的面貌整个地呈现出来,启迪人们的认识,给人以正确的爱憎,激励人的向善向美心灵。
在《离骚》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是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的境界,写出了深刻的内心世界。诗中用上天下地的描写,希望和失望的回旋反复,尽情地吐露心中苦闷,表现诗人周围环境的黑暗和冰冷,表现诗人卓绝的苦斗精神。在这一部分,还特地从神话传说中吸取丰富形象,通过自己奔敖不羁的想象把这些组织在一起,构成了层出不穷的生动情节和美丽画面。即用神话性的想象,来表现一个苦闷人灵魂上天入地对真理的追求。当向重华陈词以后,由于他觉得得到了重华的肯定,便上下求索,到处遨游: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固,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风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我们看,在这里出现了许多神话的人和物。比如羲和(日神)、望舒(月神)、飞廉(风伯)、丰隆(雷师)以及凤凰、飞龙等,这神话里的人和物都是供诗人自由驱使的。另外还出现了一些神话中的地名,所谓县圃(古代神话中昆仑山有—个悬在空中的花园,叫“县圃”),崦嵫(崦嵫山),咸池,天津(指天河的渡口),不周(不周之山),这是他想象中所到过的地方。这想象之大胆、丰富,是古今少有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人运用大量古代神话传说,但又不受原故事的拘束,不像后代一些作品引用神话,只当典故来用。他不仅把那些故事当作典故来用,而且把那些神说中的神和神物作为活生生的形象来参与诗人神游天国的活动。这说明诗人已经通过一番自由的想象加工,把原有的神话结撰成新的情节,并且使这样一些神话传说服从于他所要表达的新的抒情主题,成为诗歌艺术构思的一部分。这种表现手法无疑使幻想更加自由了。如最后一段,写他驾着鸾皇、凤鸟飞向天空,可以说是一路车马喧闹,当转道昆仑,行经流沙,指向西海的时候,突然驻足在楚国的上空不忍离去,因此就把全诗推向一个高潮,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情操。
遭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扬云霓之晻蔼兮,呜玉鸾之啾啾。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旃兮,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软而并驰,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兮,韶聊假日以她乐。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晚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这一段非常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和爱国信念。如果不是借助神话,并把神话素材加以重新改造、构思,那是很难达到的。
高尔基曾经指出过,所谓文学上的浪漫主义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消极浪漫主义,一种是积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的特点是利用幻想、虚构以至于神秘主义来歪曲现实,粉饰现实,引导人们与现实中的不合理的事物相妥协,或引导人们逃避现实。积极浪漫主义虽然同样也带有幻想、夸大和奇特色彩,但在内容上仍然是真实地反映了现实,引导人正确地认识现实,特别是唤起人们对于现实中的不合理事物的反抗性。该诗正是这样一个积极浪漫主义的范例,是我国文学中积极浪漫主义的远祖,这十分珍贵。
三、在诗歌形式和诗歌语言上也有很大创造。《离骚》的形式是吸取和借鉴了南方楚地民歌而写成的,但它也吸收了当时蓬勃发展的新体散文笔法。它打破了《诗经》四言的形式,把诗句加长,结构扩大,既增加了内容的容量,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把事实的叙述和幽独的抒怀,以至幻想的描写,这几方面交织在一起,既波澜壮阔又完美生动。
另外,从诗的语言来看,采用大量方言和口语入诗,用得最多的是“兮”字。“兮”字古代的读音是“呵”,是一个感叹词。“兮”是当时民歌,特别是楚地民歌中经常出现的口语词汇。这既增强了诗中咏叹的抒情气氛,又极大地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性和音乐美。整诗文采绚烂,比喻丰富,全诗每一部分都优美动人,而合起来又是一个结构宏丽、和谐完美的艺术殿堂,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是非常强烈的。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评论屈原《离骚》,说《离骚》是“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另外:“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意思是说,《离骚》的影响比《诗经》在历史上的影响还要大一些。可见,鲁迅高度肯定了《离骚》思想、艺术的卓越成就,和它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屈原的《离骚》和《天问》虽然主题各异,但都体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