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开创了什么词派
2023-05-30 10:11:59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经汉赋、唐诗宋词成为我们心中不可抹除的文化记忆。宋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一颗瑰玉,本来词曲的完成就是分工的,擅于音乐的人作曲,擅于文学的人作词,只有少数人能两者兼得。
北宋也有这么一个重要的词人,他既熟悉音律,能自创新调,又能于作词时开创新的艺术手法。这个人,就是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诗经有云:“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名字正是出于此处,寄托了家人希望他成为国家杰出人才的美好愿望。后来的周邦彦确实没有辜负这个名字,他成为公认的“负一代词名”的词人,被人称为“词家之冠”。
少负才名,为太学诸生。二十三岁献七千言的《汴都赋》, 以歌颂神宗推行的新法,受到神宗皇帝的称赏,被擢拔为太学正。
但哲宗继位后,高太后听政,重用旧党人,周邦彦因受波及,离开汴京出任庐州教授。
直到哲宗亲政,复用新党,周邦彦才又被召回,徽宗时进入大晟府。大晟府是当时掌管乐律的机构,周邦彦在此时开始审定古代乐调,增加较长曲调的创作,或改变乐调,合不同调的曲子为新曲等,在音乐方面颇有贡献。
因为不愿写歌颂祥瑞的阿谀颂词,触怒了宋徽宗,不到半年时间,就被再度外放。宣和三年( 1121)在扬州一家旅馆中病逝。
周邦彦是继苏轼之后震耀词坛的一位艺术大师,是婉约词之集大成者,继承前人,吸收提炼,发扬光大,为婉约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北宋婉约作家,周最晚出,熏沐往哲,涵泳时贤,集其大成”(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词典·前言》)。周邦彦创出整饬字句的格律派之风,使婉约词在艺术上走向高峰。
周笃文说:“他的词清蔚圆融而又格律精严,在那眼花缭乱的词坛上,提供了一种规范化的标准,成为词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如《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这首词堪称绝美宋词,写出了相思的味道,让人唇齿留香,真是很值得背下来。
词的开头开篇是写景更是回忆当年的故事。周邦彦的笔墨非常温柔,他把细雨比喻成“轻丝”,很是有见解。
周邦彦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他文章、诗歌俱佳,尤精通音乐声律。王灼说:“江南某氏者解音律,时时度曲,周美成与有瓜葛,每得一解,即为制词,故周集中多新声。”周邦彦存词186首﹐用112调,新声占了41%。周邦彦的词作,各体皆工。
俞平伯说:“令慢兼工,声调方面更大大的进展。虽后人评他的词,‘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固有道着处,亦未必尽然。周词实为《花间》之后劲,近承秦、柳,下启南宋,对后来词家影响很大。”
周邦彦词的主体风格是蕴藉含蓄﹐他善于用委婉的笔触,曲折而从容地长现自己的情绪。而后人之所以贬低周邦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内容多写男女相思情爱,离愁别恨,题材狭窄,格调不高。
根据南宋文人张端义的《贵耳集》记载:
宋徽宗带着一颗江南新进的橙子到名妓李师师家,当时周邦彦正与李师师谈笑,听闻皇帝来了,就赶紧躲到床下,直到徽宗走后,周邦彦才从床下钻了出来,将宋徽宗和李师师相处的场景写成一首词,这便是《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词作上片描摹闺房的温馨,下片叙写女子的挽留。但都出之以轻声细语,在若有若无之间,写尽了女子的温情和妩媚,蕴藉之致。无论是室内环境,还是两人的意态,都描写得恰到好处,肉麻却不低俗,缠绵却无脂粉气息。
周词的含蓄蕴藉,与他善于化用前人诗词有密切关系,《西河·金陵怀古》就是如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这首词在周邦彦的作品中比较强特,题为“金陵怀古”,词中括了刘禹锡《金陵五题》中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两首诗、却浑然天成、如自己出。作者把刘禹场的诗句和他自己的一些感触融合在一起,写的仍然是自己的感触,并不是剽窃刘禹锡。经过词人的妙笔点化,就形成了他独立完整的艺术境界。
周邦彦的词风与柳永相近,两人都工于慢词,多写男女欢情,爱用铺叙的手法。但他的词格律严谨,语言更加洗练,风格也更为蕴藉。他爱用典故,因而作品更带书卷气,也更渊雅些。
《兰陵王·柳》是他的名作: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这首词题目虽称柳,但实则是借柳赋别与一般的咏物之作不同。词作通篇构思和措辞都很工巧,结尾以重拙之笔收束,愈发显得浑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 近代学者王国维,也把周邦彦比作“词中老杜”(《清真先生遗事》)。
这说明在词的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实有着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
周邦彦所开创的典雅醇正之词风至南宋时蔚然成风,直接影响到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人的创作。在艺术创作方面,他的词是对北宋词坛的一个总结,承上启下之功不可没。
艺术需要时间沉淀,才能被赋予精妙。回到诗人身上,周邦彦虽然写词一流,但却名气不够响亮,原因在于其写词的艺术手法大大掩盖了词本身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所以往往你会觉得他手笔虽然漂亮,但却少点共鸣在里面,像读李白的诗会顿生豪气,读稼轩则气概雄浑,但周邦彦,还需要去品一品。
历史终究过去了,再往回相望时,有名与否并不十分重要。就像周邦彦自己所写的那样,再度回首时,但愿还能倚门听暮鸦,还是做那个情调极高的自己吧。#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