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山戎的兴起与灭亡:山戎是如何消亡的

2020-05-21 19:11:44 历史 猎历史 °c 繁体
A +  A -

北京和河北的北部,在古代称为“幽燕”。西周燕国都城就在北京房山琉璃河,那里有燕国的贵族墓地和古城。燕国这个名字来自于燕山,燕山就在北京以北100公里以外的整个的冀北山地,绵延数百公里,在商周时期,这个燕山地区就盘踞活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古老的游牧部族——山戎。


  古代文献关于山戎的记载很少。山戎文化的面貌,山戎的生活、社会各个方面,对于我们后来的人,对我们今天的人知之甚少。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唐虞以上有山戎”,就是说早在尧舜时期,四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就知道有山戎的存在。那么这个民族是什么样子呢?司马迁接着说了:“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放牲口的,“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这个民族没有文书,没有文字,什么事以言语为约束,口头说事,没有记录,没有文字,以涉猎为生业。好战,好掠夺,这是它的天性,不种庄稼,专靠放牧、游牧为生,东西没了,困难了,就去抢一把,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后面当然还有好多,不知礼仪了,婚俗了,这些都跟汉人不一样。


  这个民族“贵壮健,贱老弱”。就是重视年轻力壮的人,男的,能打仗的受到重视,受到崇尚。老人和孩子不被重视,受轻视。人老了,爬不动了,你以前做再多的事情,立多大功,你现在没用了;孩子也不重要,有事,战事一起来,就是男的,骑上马背就跑了,很少会携带老人、孩子一块跑。这么一个民族,要是我们现在来说不太理解。


  山戎在什么地方活动呢?在燕北,就是昌平以北,居庸关,出了居庸关、八达岭,那个军都山;再往北,赤城、张家口;再往北承德,到东边卢龙、乾安这一带。通常山戎的活动范围就在山区里边,山谷间活动。


  《匈奴列传》有一句话:“山戎越燕而伐齐,齐釐公与战于齐郊。”他们的胆子真大啊,能够带着自己的马队越过燕国去打齐国,齐国在山东啊!这是公元前701年的事,是在春秋早期,它的武装力量那时候还是可以的,但那是掠夺战争


  《史记》记载,“齐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山戎伐燕”。这回不是打齐国了,伐燕了,直接跟近邻燕国打起来了,“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齐桓公这次率师深入到山戎的境地,深入得很深,越过了鲁国,越过了蓟水,然后深入到山戎驻地,把山戎扫荡一遍,然后到了孤竹。孤竹就在现在的河北卢龙一带,那是古孤竹国,就是他已经把山戎打完以后,最后到孤竹,从孤竹撤军回国了。文献记载,进一步表明山戎不老实,非常不老实,经常寇边,就是山寇,所以齐国人,燕国人、晋国人、郑国人都很恨它。


  山戎在历史也称北戎、无终。西晋时期有个历史学家杜预,他在解释山戎时,就加了一个注,他说:“山戎、北戎、无终,三名其实一也。”


  燕国把山戎驱走后,燕昭王就设了五郡,其中有三个郡,就是原来山戎的居地,就是右北平郡、渔阳郡、上谷郡。上谷郡郡址,现在就是怀来大古城村。渔阳郡的郡址,现在就在密云。右北平郡的郡址就是今天河北省的老名叫无终,现名叫蓟县。


  ◆考古发现◆


  ■三处墓地共600座墓葬


  ■发现了山戎王的墓葬


  匈奴文化的东界在哪儿?山戎文化的西界大体在哪儿?这个学术界过去也是不清楚的。所以有时候,把山戎文化的青铜器物混作是匈奴的,或是东胡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山戎单立一个户口,因为本来应该有它的户口,我们就在1985年组建了军都山山戎考古工作队,由本人带队,去了北京北部延庆县,还有张家口地区,滦平、承德地区,对整个冀北山地进行了一次考古调查。


  我们想通过调查的基础上,一定要选择有效的地点进行发掘,一定要拿到山戎的物质文化为证据,来谈、来比较到底这些东西跟匈奴,跟北边的东胡有什么差别?跟燕文化有什么差别?我们终于在广大的冀北地区寻找到了一种“直刃青铜短剑”,就是“匕首短剑”。


  那么这个文化有没有遗址?有没有居住遗址?墓葬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参加过琉璃河燕国墓葬的发掘,燕国古城和墓葬的发掘我都参加过,当时我在社科院考古所。


  在到社科院考古所工作之前,我曾经在大学毕业以后在东北辽西工作了十年。那个时候我正好是做了东胡的考古工作,就是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发掘考古工作我也了解,东胡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样子,我知道;燕国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我已经知道了。那么现在就剩山戎,就在北京的边上,能不能找到它呢?成为一种梦想和追求。


  经过调查以后,在延庆县,在调查的十多个地点的基础上,我们选了三处,感觉有希望,感觉能挖到,能找到。我们就选择了延庆县的玉皇庙,在靳家堡乡,玉皇庙墓地一大片,我们在堆积三四米厚的沙石、鹅卵石下面找到了一大片山戎墓葬,是一个部落墓地,400多座。另外在龙庆峡那个古城村、葫芦沟和西梁垙两处又有两个墓地,在那儿又发掘了200座墓葬。以玉皇庙墓地的规模比较大、数量多,墓葬的级别高。

有没有山戎王?在玉皇庙就发现了山戎王的墓葬,很有代表性。400座墓葬保存基本完好,因为到了战国晚期,山洪的泥石流全部把墓地掩埋了,覆盖了三四米厚,我们在清除了厚厚的堆积物以后,25000平方米的墓地就展示在我们的眼前,激动得很啊!而且每个墓都是完好无损地保存原样的。我们根据玉皇庙墓地为典型,把这种文化,冀北山地和军都山一带,以“直刃匕首式青铜短剑”为代表的,为主要内涵、特点之一的这个文化命名为“玉皇庙文化”,也就是我们后来推测的“山戎文化”。


  我们经历了田野七年的发掘,把三处墓地完整地、科学地挖完了,又经历了八年的时间进行整理和研究,由文物出版社给我们出版了正式的军都山墓地发掘报告》,一共六本。包括三个墓地全部系统的考古发掘资料,以及各项研究分析,还有20多位多学科的专家,围绕着山戎发掘课题进行了综合研究的成果也收集在这里面。

◆王墓之谜


  ■山戎王大墓呈凸字型,至今无法破解


  ■人死后用麻布加铜扣覆面


  山戎文化的分布地理,包括了北京的北部的潮白河流域、桑干河流域、洋河流域、滦河流域和青龙河流域一部分。


  山戎文化的遗存最早的时间可以断在西周中晚期到西周晚期。见证之一就是延庆西拨子铜器窖藏,这个窖藏出土了一组青铜器,时代比较早,因为有铜釜,就是那个大火锅,青铜火锅,那个火锅的形制比较早,是目前我们国内发现青铜火锅最早的代表。山戎是用火锅、吃火锅的始祖。


  我们挖这三处墓地多数集中在春秋和战国早期这样一个时间段。


  山戎文化遗存主要有四大特点:第一,绝对没有城址;第二,罕见生活居住遗址,为什么呢?他们是游牧民族,放牲口随草迁徙,随着季节的变动,随时要走的。所以在一个地方住的时间很短,留下的垃圾,扔的东西相对就少。第三,墓地集中,一发现就是一群,一发现就是一堆,一大堆儿。它这个墓地都是集中在向阳的山坡、阳面。那个时候山洪特别频繁,他们怕把自己祖宗的墓地让水浇了、淹了、冲了怎么办?他们都把墓葬特意埋在山坡顶上,就是防洪水,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我们今天才有幸在山区,在山坡上,找到山戎的部落墓地和氏族墓地。第四点,就是山戎文化里边有时候能发现少数的青铜器窖藏。


山戎人的葬俗特点,刚才墓地选址说了,墓向都是朝东的,东西方向打坑,人头朝东,脚朝西埋葬了,而且是单人葬,他们不搞夫妻合葬,男人也没有固定的妻子,不固定。所以谁和谁是两口子,这事也不认。下葬以后,棺椁之上填土,大墓用夯土,要夯砸的,还有石块夹在中间,他也怕盗,上面都有石块,大墓好几层石头。马、羊等陪葬牲畜的眼睛都是朝东的,嘴也朝东,跟人头的方向保持一致,坑也东西向,啥意思?游牧民族东向崇拜,对太阳神的崇拜。不得了啊!一个墓地几百座墓,清一色的,清一色的这样一种葬式,殉葬方式,你感觉很震撼啊!全部是如此啊!我们发掘的人确实挺肃然起敬的,是这么一种习俗。


  再一个习俗就是墓葬的形制,大墓,山戎王的墓,它的形状跟普通墓不一样,这个我们一开始挖掘也感到很惊奇。他这个大墓是“凸”字形的。你要是在山上,在山坡上见到这个形状的墓,那绝对是大墓了。还有一种也是大墓,等腰梯形,抹角的,周围是圆边,西头大、东头小,西头宽、东头窄,大墓一般都是四五米深,一房多深。可是在燕国文化、东胡文化、匈奴文化,墓葬的形制是平面形状,跟山戎不一样,人家没有这个,人家没有这个凸字形的,也不是等腰梯形的。山戎为什么用这种形制?现在我们没有破解。


  再一个是第五点“覆面习俗”。山戎人有宗教观念,原始宗教观念,人死了,他要用一块麻布,麻布的上面还得钉三个铜扣,这三个铜扣的分布,正好蒙在死者的两个眼睛和鼻子这儿。当然麻布都腐朽了,但是铜扣留在人头面部,铜扣都掉在人的眼珠里边、眼窝里边,在鼻子这个铜扣掉在鼻孔里边了。我们感到很奇怪,不论男的、女的,死了的山戎人脸上都用麻布盖着,麻布烂了,还有铜扣留着。铜扣后边带别儿,显然是用线连在麻布上边了。这个“覆面习俗”,跟燕国和中原的习俗很不一样。“覆面”,实际上是一种宗教观念,就是灵魂不死的观念在作怪。他们为了不让灵魂附体,窜出来祸乱活人,为了让灵魂安息,就覆面了。


  ◆随葬品特点◆


  ■青铜器火锅,是山戎的代表


  ■燕国刀币起源于与山戎贸易


  随葬品中的陶器是夹砂红陶罐为主的,最主要就是夹砂红陶,沙不棱噔的,这个火温很低,就是氧化烧法烧的陶器,火温低。山戎王、贵族的随葬品里边有金器,主要就是山戎王戴的是金虎牌饰,半浮雕的,后面带俩别儿。他当时穿的衣服领子是圆领的,弧形的圆领袍子。他在圆领弧线这个地方,别了一个金虎,两个别儿缝在衣领上边这个地方,就戴在那儿,这是王。一般老百姓所带的牌饰那就是铜的,有铜马、铜虎、铜鹿、铜狗,是这样几种动物的写实性的动物牌饰。牌饰是男的戴得多,男性武士戴得多,现在挖出来的时候,都长绿锈了。当年的时候那也是明晃晃的、锃亮的。山戎王戴虎牌子,什么意思呢?应该是以虎为山戎图腾。关于山戎牌饰,燕国人、中原人没有戴这种牌饰的;匈奴人戴的是长方形的金牌子,戴在腰间的,佩戴的位置都不一样,形式也不一样,图案也不一样;东胡人也不戴这个牌子,没有,所以山戎特别独特。


  青铜器,青铜釜,就是火锅,是山戎的代表,是它的突出特点。现在外国人有很多热衷于研究铜釜的传播、发源,都在寻找铜釜到底是哪一个民族首创的,出现最早的,它是怎么一步步跑到欧洲去了呢?山戎的青铜釜确实是很早,而且它有延续发展的一个脉络,它不光是出一件就完了,它别的还有呢。我们在除了延庆以外,在河北其他地方也还发现过不少,淮南、张家口也还出了不少。所以说,我觉得山戎文化对于探讨青铜釜,青铜火锅的起源,这个材料是很重要的。


  再一点,器物特点最主要的是青铜短剑。山戎的武士男性墓里多数出短剑,每人一把,斜插在腰间。这个短剑是直刃匕首式的,剑首部分还铸造了动物纹,很生动、很精彩。再有就是青铜削刀特别丰富、特别多,而且这个刀到了晚期,能够跟燕国的尖首刀币衔接起来。现在有好多人探讨刀币的起源,那燕国人凭啥就想起
想起来得用一个刀子,用刀币来做他们的金属货币呢?
燕国人他紧挨着山戎,他们打仗的时候是有,但是也有和平的时候,和平的时候他们在边界也做双边贸易,也有双边贸易的交流。燕国人为了吸引山戎人跟他们做买卖,就必须选择山戎人喜好的常用的一种东西的形式做成货币,来引诱山戎人过来,瞧,用刀子做成货币了。山戎人的墓葬里出土青铜削刀,也出土尖首刀币,而且刀子和刀币结构不一样,形状不一样,形状差不多,但是实用程度不一样,刀子是有刃的,尖首刀币,那个尖首刀币它不带刃,它没有刃,就是一个形状,像刀子,但是不能当刀子使用,那是作为货币价值体现的。


  装饰品,装饰品的特点很突出。刚才说了牌饰,还有带钩,懂得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战国时赵武灵王学“胡服骑射”。胡服就是指带钩、带饰,带钩就是拴皮带的皮带卡子。有了带钩,上马下马很是利索。过去有很多人说带钩还是起源于中原,中原起源以后又向四周围传播,现在看来这个观点值得讨论了。

◆等级制度◆


  ■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


  ■山戎王享有一切,普通的氏族成员一无所有


  山戎文化这个器物组合和殉牲组合是有等级的。等级十分森严和鲜明,山戎王和老百姓和一般的氏族成员绝对不同,山戎王器物组合相当壮观,殉牲也相当复杂、多样。最高的级别,山戎王就是成组的青铜礼器加上铜釜还有金器,还有大量的殉牲,马、牛、羊、狗俱全,而且都不是一个。玉皇庙18号山戎王的墓,一共殉了十六匹马,牛也五、六头,还有羊十多只,狗十多只,就是整个在他那个墓室的东部,人头的上方都堆不下,堆满满的,分了好几层,一直从底下压摞,摞到屋顶,那个殉牲,然后上边再压石头,在覆土。


  我们清理出若干层之后,到最后一层是十匹马,十匹马摆在下面,整整齐齐地头朝东,眼睛朝东,嘴朝东,贴着墓帮,蔚为壮观。一般的山戎氏族成员那就可怜了,一两只小狗头,一只羊完事了,有的连个小狗头也没有,任何殉牲也没有,甚至连个陶罐都没有,这是一无所有的氏族成员,也有啊!山戎文化里边的等级相当多,就是殉牲和随葬品,这里面都有体现。器物组合,玉皇庙分了九个等级,殉牲分了十三个等级。这就是山戎的一个文化特点,越是落后的民族,它越强调等级,不能官民一致,官民一致能行吗?显不出我山戎王的厉害。


  山戎民族是一个典型的以男性为绝对主导地位和以男性军事首领为主宰者的,军事民主制的奴隶制社会,野蛮奴隶制社会,靠掠夺为生,他靠掠夺,财富主要是靠掠夺。山戎王墓葬里所谓的成组青铜礼器,那个礼器是掠夺燕国和中原的。不一定从齐国、燕国或是晋国整来的,据为己有了,埋在山戎王墓里了。那些青铜礼器图案很精彩,一看就是中原系统,燕国系统的东西,它这个青铜火锅,这个火锅满身黑灰,什么纹饰也没有,粗得连铸缝都在表面上遗留着呢,山戎本土自己的土铸的青铜器——铜釜,很鲜明。山戎的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山戎王享有一切,普通的氏族成员或犯了罪的,有错的人,那就是一无所有。


  我们请来体质人力学家对我们发掘的六百座山戎墓葬,每一个墓的人骨都进行了现场的鉴定和后期的研究,经过研究鉴定,结果是山戎文化墓葬的人骨都是属于东亚蒙古人种华北类型的,这个结果跟匈奴和东胡还是有差距的,虽然都属于蒙古人种,但是蒙古人种里边也还是有差别的。


◆消亡原因◆

 


  ■山戎消亡的六大原因


  ■“贵壮健,贱老弱”的传统毁了山戎


  山戎是怎么消亡的,为什么消亡?


  第一点,山戎的生产方式落后,完全靠游牧放牲口,居无定所,不搞农耕,没有粮食,要有粮食就得去抢,抢不来就饿着,羊和牛不能整天杀,羊长也得好几个月才能长大呢,何况牛呢!生产方式落后,靠游牧、畜牧为生,没有农业使得经济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多数部落和氏族经济力量贫弱。来了洪水就干瞪眼了;来了风雪灾害了,大雪封山了,帐篷刮跑了,瞪眼了;战争一来了,女人、孩子、老人扔掉,赶紧跑吧,他是这样一种情况。流寇,生活很艰难,不容易。他们的死者经过鉴定,平均年龄就是32、33岁。面对疾病、瘟疫,他们没有办法,没有医疗条件啊。妇女难产,没救。在我们挖掘的玉皇庙墓地和葫芦沟墓地里边就有好几例是女性因难产而死。那个女人人骨架,那个肚子里边还揣着小孩那小骨头架呢,都挖出来了,怀胎十月就要出生了,还没等出生呢,还有的出生了一半也和跟妈妈一块死了,这种场面很惨,我们仔细清理也都清理出来了,好多女的是这种例子。


  第二点,生产力低下。山戎使用的武器是青铜制成。青铜合金就是指铜、锡、铅合金,硬度软。山戎为什么是短剑?它不短不行,不短它就弯了,硬度不够啊。战国时燕国人和齐国人,中原诸国使用的都是长剑,而且燕国已经有钢剑了,一旦与山戎开战,肯定占优势。


  第三点,频繁战争。战争的根源还是在山戎,你去抢人家,你先犯边,你老是犯边、掳掠,又抢燕国人又抢燕国的东西,粮食、妇女都抢,你说这个东西,燕国人不恨你吗?能不恨你吗?齐国也恨你啊,见了好东西全变成他的了,都抢走了。


  第四点,我就说人口后续不上的原因。落后野蛮的传统观念,把山戎人毁了。文献里不是说了嘛,它贵壮健,贱老弱,不拿老人和孩子当回事,也不拿妇女当回事。一打仗就把孩子扔下了,他不能抱着孩子骑马跑,他为了自己逃生,他就跑了,就这么一个民族观念,贱老弱完了,所以人口的后续接不上茬,他始终也没有达到人丁兴旺的局面。
第五点,天灾。这天灾也够他一呛,我们在三处墓地请水文地理专家进行了现场的勘察鉴定,在三百年的时间里面,有两次大的山洪、泥石流袭击这个墓地,袭击这个墓地也就袭击了活着的山戎部族,依次在春秋中晚期到春秋晚期之交这个阶段,一次大山洪来了,从山顶上泻下来那个泥石流就厚达一、两米深,这是一次。还有一次就是决定了山戎必须离开军都山的原因,我们明白了,第二次山洪、泥石流又来了,就是在战国晚期。身强力壮的,跑到山顶有岩石的地方去了,那来不及跑的妇女、儿童、老人不就全完了,都让泥石流给淹没了,埋了,两次。这个也是导致山戎在军都山地区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六点,原因就是文化融合和民族融合的原因。刚才说了没法待下去了,一部分少数的山戎残余,往北跑了,再一部分往西跑了,分别被东胡和匈奴所同化。还有一部分就是实在不愿意往北再跑,往西再跑了,有的就侥幸地躲在燕山北部深山峡谷里边苟且偷生了,也有这样的少数人,但是抵挡不住燕文化的汪洋大海啊!很快就被融合掉了。以上六点原因就是山戎文化,山戎这个部族最终从军都山和主要的燕山地带消亡的原因。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