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改土归流是因为土司制度后遗症加重的必然

2020-05-25 19:43:00 历史 猎历史 °c 繁体
A +  A -

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

 

清朝雍正年间,强化了中央集权,然而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地区还在实行土司制度,这种制度始于元末明初,制度在明朝得到完善,当时也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到了后期,土司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

雍正画像

雍正画像

一方面,由于一切耕地、水源山林都为土司所有,农民在经济上不得不依附于土司,使农民在经济上受到了严重剥削,也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清王朝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土司制度又是一种特殊形式,带有浓厚的割据性,对中央构成了威胁,这非常不利于清王朝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所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就是这样一种交接关系。

改土归流也是有选择性的,对于一些地方的大土司,必欲改之。但也有不改的,对于一些安分守法的小土司会加之安抚。改土归流之后,西南地区不稳定因素基本消失,也加强了中央对当地的统治。改土归流也是众望所归,受到了人民的拥护。改流之后,土司失去了统治权,失去了土地的占有权。改流之前西南地区处于长期封闭状态,政治经济都比较落后,改流之后,封闭程度减弱,各族人民来往增多,增加了劳动力,推动了当地政治、经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针对当时会环境都起到了很大的进步作用,不能因为后来的弊端就否定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改土归流的特点

 

改土归流是明清时期针对南方少数民族实行的管理政策。在此之前少数民族长期实行土司制度,但是土司制度的弊端日益浮现,边疆地区经常发生土司之间斗争的局面,于是统治者将权力收归中央,派流官治理,这就是改土归流。改土归流的特点十分显著:具有不彻底性,采用暴力与和平相结合的方式,具有时间性和渐进性。

木氏土司府

木氏土司府

改土归流的特点如此显著是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从时间上来讲改土归流需要少数民族接受中央的管制,接受流官的治理。生性好战的蛮夷之地是中央政策执行最难落实的地方,所以具有时间性。改土归流的特点之二是渐进性,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距,改土归流的政策需要缓慢实施,这是民族间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

改土归流特点之三是不彻底性,由于流官治理,会存在对当地民俗不了解的情况,导致徭役制定不合理,激化民族矛盾。最后就是管理方式存在武力与和平相结合的特点,由于改土归流中央派军队驻守南方,维护地区安定,但是遇到挑衅中央权威的情况,军队会对边疆民族展开屠戮政策。改土归流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土司之间矛盾,维护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定,对于农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改土归流的不彻底性使民族矛盾依旧存在,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改土归流的影响

 

改土归流的影响重点在于加强了清政府对于少数民族及边远地区之间的改编与统治,改善了当地人民落后的思想与生活方式,改变了长久以来落后的土司割据的局面;也促进了中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改土归流的影响也在于将各少数民族叛变的几率降低,有利于统一各个少数民族与清朝之间协调发展。

雍正画像

雍正画像

由于在清朝前的历代王朝在边远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这加剧了当地的阶级矛盾;政府官员凭租农地以谋取私利,导致民不聊生,土司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清朝前期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人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

而实施改土归流的实质就是在少数民族的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制度,这是利国利民的举措。雍正听取了大臣的建议后,在西南部分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而改土归流的影响也开始逐渐显露,从府,州,厅,县,开始清查户口,设立了统一的税制,并且在改土归流的地区建立学校 ,使得清朝逐渐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改土归流是清朝时期最大的一次土地改革,也加强了清朝的统治已经各种战争,虽有利有弊,但改土归流的影响对少数民族的人民来说十分重大,它促进了清朝政府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改土归流的评价

 

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广为人知,对于改土归流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所谓改土归流,就是废掉世袭的士官统治,改为流官统治。由于当时的土司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故而实行改土归流。

雍正画像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