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更化简介 元祐更化的内容是什么
2020-05-25 19:44:14 历史 猎历史 °c 繁体
A + A -元祐更化简介
元祐更化,是指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在宋哲宗元祐年间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那么元祐更化简介是什么呢?
司马光铜像
元丰八年,也就是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率领宰执入见,要求病危的宋神宗立储,并要求皇太后听政。此时的宋神宗已经不能说话了,只能点头同意。之后宋哲宗继位,改年号为元祐。
由于宋哲宗继位年仅十岁,因此所有的大权由太皇太后掌握。太皇太后对王安石的新法一直持反对态度。但是在宋神宗面前又不能表达,只能默不作声。等到宋神宗死后,太皇太后就开始了对新法的进行废除。
首先第一步,就是将在变法过程中受到迫害的保守派解放出来。司马光、文彦博等被重新启用,各种反对新法的力量又重新汇聚到了一起。之后,司马光打出“以母改子”的旗号,光明正大地反对新法。他们将王安石的新法全盘否定,把许多旧法都恢复了。不仅如此,保守派还将王安石等变法官员全部贬黜。
在对外政策上,保守派依然采取妥协政策,将原本已经收复的领土划给西夏,以求得太平。原本欣欣向荣的北宋王朝,逐渐丧失了活力。
但是,由于保守派无视皇权,引起了宋哲宗的强烈不满。在宋哲宗亲政之后,斥责反对派不懂君臣之义,把原本风光一时的保守派打压下台。
通过元祐更化的简介,可以看出,元祐更化,实际上是保守派对改革派的一次报复行为。
元祐更化的内容
元祐更化,是改变北宋国运的一件大事。司马光在高太后的支持下,对王安石的新政进行全面否定。但是,从元祐更化的内容中看,保守派不仅恢复了旧制,还打击了改革派,给整个王朝埋下了隐患。
司马光画像
元祐更化的内容之一,就是废除新法。司马光获得权力之后,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称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有了这样一个舆论准备之后,司马光开始全面打击变法。在他的支持下,很多新法大部分被废除,原来的旧法被一一恢复使用。比如说差役法,司马光要求全国各地要在五天之内恢复原来的差役法,废除免役法。这就引起了较大的混乱,被贬谪在宁江的王安石听说后,大吃一惊,但此时的他也无可奈何。这一举措,对社会的危害,比熙宁以前还要严重。通过变法积累起来的钱财,也在元祐更化中被消耗殆尽。
与此同时,在对外关系方面,保守派依然遵循了熙宁以前的妥协政策,明明已经收复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却被保守派割让给了西夏,目的是为了偷安一时,保全荣华富贵。保守派这些倒行逆施,激起了社会的广泛不满。但是司马光等人却依然无视这种局面,继续推行这些政策。最终引起了宋哲宗的极大不满。等到皇太后一死,那些保守派也随之垮台。
通过元祐更化的内容,可以知道,虽然王安石变法产生了弊端,但是保守派的倒行逆施,最终导致了北宋王朝的没落。
元祐更化的背景
元祐更化,是推翻宋神宗改革的一次政治活动。保守势力的上台,意味着王安石变法彻底失败。那么元祐更化的背景是什么呢?
王安石画像
元祐更化能够开始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保守派重新掌握政权。元丰八年二月,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在宋神宗的病榻前要求皇帝立储,并让英宗高皇后听政。此时的宋神宗已经无力说话,只能点头答应。就这样,高皇后就从幕后,走上了政治舞台。
高太后原本就是将门之后,她的父亲曹彬对王安石变法一直持反对态度。但是碍于宋朝严苛的家法,并不出面干预。现在面对这样一个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三月一日,高太后开始垂帘听政,宣布立宋神宗的第六个儿子赵煦为皇太子。到了五日,宋神宗去世,年仅十岁的赵煦继位,即为宋哲宗。以高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又重新获得了政权。
此时,远在洛阳的司马光,听说宋神宗去世以后,就急忙赶赴京城。沿途的老百姓都夹道欢迎。高太后派人问司马光当务之急。司马光以奏扎的形势,坦露了自己的心声。他认为目前有两件事必须做,一个是广纳谏言,第二就是废除新法。因为司马光是一个保守派,所以他对新法,一直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他认为王安石变法,完全就是“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司马光的态度与高太后的想法不谋而合,因此不久后,司马光以门下侍郎入朝。在执政后上书朝廷废除新法。元祐更化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通过元祐更化的背景,我们可以知道,没有将变法反对势力彻底铲除,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司马光与元祐更化
司马光是宋朝时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因为待人接物温良谦逊、秉性正直、勤奋刻苦而受人敬仰。他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其行为表现更堪称儒学熏陶下的典范。并且司马光主持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对后世影响深远。
司马光画像
元祐更化是宋元祐年间,王安石变法被推翻的事件。那么,司马光与元祐更化的关系是什么呢?
元丰八年,宋神宗病逝之后,赵煦宋哲宗继位。由于宋神宗生前大力推崇新政,然而他的做法并未能得到所有人的同意,而高太后就是反对新政之人中的一个代表,不过碍于后宫不能干政的限制,所以神宗在位时,高太后只能默不作声,因此神宗退位之后,名义上宋哲宗执政,不过当时的大权全掌控在高太后手中,因此新法被废除。
在高太后垂帘执政之后,首先做的就是启用那些在王安石变法时被罢官的重臣,司马光等于是又重回朝廷,得到重用。司马光上台之后,联合当时一批反对变法的大臣们开始着手恢复旧法。司马光掌权之后,首先对王安石进行攻击,把变法带来的一切消极影响的责任全部推给了王安石,说他不顾大局,肆意妄为,说他的变法只会让朝廷动荡,百姓不得安生。接着全面否定了新法,新法被废除。
而后,高太后对司马光更加信任,甚至在司马光死后,还将他的变法措施推行的更加彻底,并启用了大批保守党人接管朝廷要职,这整个过程史称“元祐更化”,司马光是主要的领导者。
元祐更化的过程
元祐更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斗争的过程,是新党和旧派的权力之争,也是对北宋王朝国运的一次赌博。
群臣觐见宋神宗
王安石变法,并没有将反对派一网打尽,而只是将其贬谪和发配。等到宋神宗病重后,那些保守派就开始蠢蠢欲动,希望在宋神宗死后,重新获得朝廷大权。到了元丰八年,支持变法的宋神宗去世,宣仁太后垂帘听政,保守派的黄金时代开始了。
高太后一向对新法持反对态度,但是碍于中国的宗法制度,无法干预朝政,只能眼看着宋神宗进行改革。但是此时的高太后,手中已经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了。所以她上台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启用以司马光为首保守派。元祐更化,就这样在高太后的执政下开始了。
在启用司马光以后,元祐更化的第二步,就是废除宋神宗时期王安石所推行的所有新法。无论是均输法还是募役法等等,都被保守派所废除。同时又把曾经的旧法一一恢复,最终达到他们的目的。
元祐更化的第三步,就是打击变法派。章惇曾经批判司马光恢复差役法,结果被保守派打击报复直至被迫赋闲。蔡确写首《车盖亭诗》,结果也被贬谪至新州到死。变法派整日惶恐不安,有些人甚至连冷水都不敢喝,生怕被人下毒。
元祐更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历史倒退的过程。虽然王安石新政有些措施较为残酷,但对北宋王朝来说,是一次进步。元祐更化,为北宋王朝没落奠定了基础。
元祐更化的影响
元祐更化,对北宋王朝来说,是一次严重的打击。改变了中原王朝的历史进程。那么元祐更化的影响究竟是怎么样?
司马光像
元祐更化的第一个影响,就是让北宋腐败的政治体系得到了延续。王安石变法,革除了原本严苛的律法,改变了落后的官僚体系,为部分民众谋得了福利。但是在元祐更化之后,这些新政举措全部被保守派废除。使得北宋又重新回到了黑暗的官僚时代。不仅如此,反复变换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让不少百姓和基层官员颇多怨言。整个社会又重新回到了混乱无序的状态.
元祐更化的第二个影响,就是让宋朝的外交更加屈辱化。元祐更化后,那些曾经的保守派又重新上台。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完全不考虑国家的安全。在西夏咄咄逼人的气势下,竟然将原本获得的四个地区,都割让给了西夏,这对北宋王朝来说,是一次极大的羞辱。但是朝廷的那些保守派官员丝毫不在意这些,他们认为,只要能够保证稳定,即使割地赔款也是值得的。就这样,在他们的默认下,北宋边境的潜在的威胁越来越大。
元祐更化的第三个影响,就是使得北宋王朝内部的矛盾更加突出,党争和权斗的局面更加激烈。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权利之争,从改革开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元祐更化之时,保守派将曾经的改革势力全部贬谪出京城,但是朝中的局势没有因此改善。皇权跟相权的斗争,又成为王朝新的隐患。这种现象直到元祐更化结束后,才稍稍缓和。但是权力的争夺,在北宋后期越来越激烈。自宋哲宗死后,北宋朝廷内部的党争更加的严重,成为了北宋王朝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元祐更化的影响,可以知道,虽然这个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政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却为整个王朝的没落埋下了致命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