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元丰改制施行之初其实是为了满足帝王私欲

2020-05-31 12:04:36 历史 猎历史 °c 繁体
A +  A -

元丰改制的背景

 

元丰改制的背景可以说是非常复杂,它是一场发生在北宋中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国力积贫积弱的情况下,在宋神宗的主持下爆发的一场对职官制度的改革,它与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是同步进行,可以说是互为表里的。虽然元丰改制不如王安石变法有名,但是却对中国古代官职制度的产生了重大影响。

元丰改制的背景

元丰改制的背景

元丰改制的背景之一就是北宋中期朝廷的冗官现象日益严重,自从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吸取了唐末五代时期藩镇拥兵割据的教训,利用杯酒释兵权,逐步解除了藩镇的势力,但是允许开国功臣的子孙以“恩荫”世代做官,随着人数的增加,导致官员越来越多,朝廷机构重叠,人员超员严重,很多官员整天无所事事,但享受朝廷俸禄,这样既造成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而且还造成朝廷开支入不敷出。

元丰改制的背景之二是由于冗官现象的存在,造成官员之间在其位不谋其政,互相推诿、扯皮的情况非常普遍,官职也是名不副实,而且官职之间的进阶达到惊人的三十七阶,甚至有时候下属部门同时有几个上级部门管理,但是真有正能有效管理的却没有一个,以至于出现了下属不知上级是谁的奇特现象。基于此,宋神宗决定对北宋的职官制度进行一场彻底有效的改革,减少冗官冗政的弊端,提高朝廷的办事效率,因为这场改革发生在元丰年间,历史上称为元丰改制。

元丰改制的内容

 

元丰改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针对当时政府冗官现象突出,行政效率低下,财政支出过于庞大的局面,颁布了《寄禄格》,以后官员的升迁都要参照《寄禄格》,使得官员的职务与实际官职相对应,裁撤闲散部门的官员,减轻朝廷负担。二是在恢复旧制的名义下,恢复唐代的三省制,让三司各司其职,并且削弱宰相的权力,对皇帝直接负责。

元丰改制的内容

元丰改制的内容

元丰改制的内容之一就是颁布《寄禄格》,实际上也是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因为这样一来,官员的升迁都要参照《寄禄格》,官员的品阶和俸禄标准不再需要通过宰相,以阶易官,使官员的职务与职称相符合,减少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也减少了官员之间职务界限不明,相互扯皮推诿的想象,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财政不必要的开支。

元丰改制的内容之二就是在恢复旧制的名义下,恢复唐代三省制。虽然宋朝建立时就有三省制,但是徒有虚名,三省官员平时并不具体行使权力,只有在皇帝临时有事的情况下,通过宰相传达命令,三省的官员才各自行使职务,而且三省都是宰相的权力范围,直接对宰相负责。元丰改制后,将宰相的权力分割为左仆射和有仆射,分别负责门下省和中书省,并且皇帝直接向三省官员发布命令,这就让皇帝直接参与到朝政中,从而强化了皇帝个人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元丰改制历史进步性

 

元丰改制的历史进步性还是体现在很多方面的,虽然从后来实行的效果看,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宋神宗裁撤了一些不必要的机构和闲散官员,财政收入有所增加,财政开支有些减少。而且元丰改制的历史进步性最体现在改革后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皇帝个人的权力,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元丰改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元丰改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虽然宋神宗推行元丰改制在后世有很大争议,但是它毕竟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重大改革。宋神宗的初衷是出于个人私心,为了满足他乾纲独断的欲望,因为在北宋中期以前,皇帝并不能为所欲为,而是会受到宰相和监察部门的制约,在元丰改制后,监察部门被裁撤,宰相的权力受到削弱,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做法在后世不断强化,这也可以体现元丰改制的历史进步性。

元丰改制的历史进步性还体现在它客观上改善了北宋中期官场上日益突出的冗官现象,使得官员在其位谋其政,官员各有所属,那些白拿俸禄不干实事的闲散官员有所减少,官员也能定员定职,各司其职。同时减少了官员进阶的阶数,客观上有利于官员的合理流动。元丰改制后虽然朝廷的行政效率并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提高,而且宋神宗在改革过程中操之过急,也没有征询宰相王安石的意见,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怨声载道,但是朝廷的收入确实增加了,财政支出也节省了不少。

元丰改制的影响

 

元丰改制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职官制度的重大改革,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虽然元丰改制是基于当时北宋中期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冗官现象十分突出,中央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但宋神宗之所以不顾群臣反对,执意推行元丰改制背后还是出于个人私欲。

元丰改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