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护法运动详情介绍 护法运动为何失败了
2020-06-04 20:13:59 历史 猎历史 °c 繁体
A + A -第一次护法运动
第一次护法运动发生的背景是在袁世凯改制称帝,从而引发了护国战争。随着北洋政府的接连失利,袁世凯被迫退位,不久病逝。其后北洋政府由黎元洪出任总统,段祺瑞出任总理。
第一次护法运动的代表合影
第一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黎元洪和段祺瑞对是否参战这个问题上发生了矛盾,段祺瑞被黎元洪免职。段祺瑞企图借由张勋的兵力入京巩固他的政权,不想却引发了“张勋复辟”的闹剧,逊帝溥仪被用户登基。虽然张勋复辟被段祺瑞镇压,但在段祺瑞掌握了军政大权后,却拒绝恢复具有中华民国本质的《临时约法》。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孙中山先生于1917年7月17日到达广州,并于8月25日至9月1日召开国会,宣布与北洋政府对抗,孙中山本人也被推举为大元帅。但是桂系军法和滇系军法,对这次护法运动表现十分冷淡,他们的目的是巩固自己在西南的势力,而非真心想要恢复《临时约法》。时广东督军莫荣新甚至还下令逮捕元帅府的六十多名政要人物,引起了孙中山的愤怒,孙中山下令反击,才让莫荣新亲赴元帅府负荆请罪。
1917年11月8日,段祺瑞下令对刚刚组建起来的临时军政府进行讨伐,由龙济光为大元帅,分三路从广州进攻。莫荣新对此进行了猛烈的反击,并起龙济光击败。
1918年4月,北洋政府的陈光远再次进入南雄,进攻临时军政府。张开儒、莫荣新等人火速迎战,经过惨烈的南雄之战,终于再次击溃了北洋政府的攻击。
1918年5月,在桂系和滇系军阀的掣肘和制约下,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的职务,历时半年之久的第一次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第二次护法运动
由于第一次护法运动孙中山受到桂系和滇系军阀的掣肘,导致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的职务,护法运动失败。
护法运动的首领孙中山画像
桂系军阀为了进一步控制广东地区,铲除在广东的滇军势力,他们将滇军首领张开儒诱捕,并趁机大肆削除滇系军阀的势力。
1920年,桂系和直系经过协商秘密约定,由直系军阀在北京驱逐段祺瑞,由桂系军阀在南方驱逐孙中山。而拥护孙中山的粤系军阀,于桂系发生了第一次桂粤战争。10月份,粤系军阀的陈炯明击败桂系,将盘踞在广东的桂系势力驱逐回到广西。11月份,孙中山从上海出发,来到广东,重新组建军政府,发起了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1年6月,陈炯明率军进入广西,引发第二次桂粤战争,桂系势力被彻底击溃,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为首的新桂系势力崛起,很快控制了广西。
此时孙中山制定了一个从广西进入湖南的北伐计划,但此时由于陈炯明势力的坐大,和孙中山在政见上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最终导致了陈炯明的叛变。陈炯明联络了湖南的军阀赵恒惕,两人约定一齐驱逐孙中山。为此,陈炯明杀死了粤系军阀中的军事将领邓铿,甚至还将廖仲恺收押。
孙中山得到这个消息后,不得不率军返回广州处理。6月份,已经和孙中山撕破脸皮的陈炯明,率军队炮击孙中山所在的总统府,孙中山不得已逃到永丰舰上避难。直到8月份,他被迫离开广东,回到上海。由此,第二次护法运动同样以失败而告终。
护法运动结果
1917年7月,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为维护北洋政府的统治,悍然废除《中华民国临时法约》,于是,以国父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革命斗争,史称“护法运动”。然而,由于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因利益而相互勾结,令孙中山遭到排挤,继而导致护法运动结果的失败,至此,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宣告终结。
孙中山领导护法运动旧照
自1917年7月17日,孙中山亲自南下揭起护法旗帜始,北洋军阀内部就因各自的利益而发出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在对西南用兵的问题上,直系与皖系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了达到牵制皖系力量的目的,高喊“和平统一”口号,竭力要求保持西南各省势力均衡,逼得段祺瑞终于在11月16日这天宣布辞职,至此,段祺瑞政府垮台。
冯国璋目的达到后,转而说服西南军阀放弃武力,“和平解决”当前争议。此提议正中下怀,居心叵测的西南军阀本就不是真心护法,如今自己的地盘和势力得到了巩固,哪里还管什么临时法约,干脆与直系军阀勾结起来,一方面破坏护法运动,另一方面加紧了对孙中山的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