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北宋开国元勋赵普简介,赵普介绍

2020-06-17 19:19:34 历史 猎历史 °c 繁体
A +  A -

赵普(公元922—992年),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人。他是北宋开国元勋,宋太祖宋太宗两朝的宰相

  赵普自幼性格深沉厚重,寡言少语,但工于心计。虽然读书不多,然而经意于吏事,有济世之才。他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

  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世宗去世,由少妇符皇后佐年仅7岁的幼主柴宗训即位,新主年幼,不谙人事,皇后新册,不习国政,又无家臣鼎力相助,朝廷军政大权,旁落外臣手中。

北宋开国元勋赵普简介

  当时赵匡胤执掌护卫皇帝禁军,担任殿前都检点要职。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春,传契丹与北汉合兵南下寇犯,军情紧急,宰相范质仓促之间难辨军情真伪,便诏命赵匡胤率军北上迎敌。当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之要道陈桥驿时,将士托故不行,将赵匡胤灌醉,然后以杏黄龙袍加身。按当时的法律,披龙袍即谋叛,赵匡胤在所谓“为六军所迫”之下,俨然以为顺军心而从众命,假惺惺地从后周幼主恭帝手里接过“禅位书”(自愿让位的诏书)而正式当了皇帝,建立了宋朝。

  纵观陈桥兵变的全过程,计划周密,行动迅速,两天之内,便灭周建宋,此举如无赵普谋划决断,是不可能如此顺利的。赵匡胤虽有窥周室之心,夺位改元之机,如无此知心者鼎力相助,他绝不可能下定陈桥举事之决心。赵匡胤部下诸将,虽然愿意拥赵匡胤为帝,但这些人武勇有余,政治谋略不足。唯有赵普,当时担任赵匡胤掌书记的重要参谋,虽官职不高,但明察善断,处事周密,他做了赵匡胤心中想做而又不便明言的事,他在陈桥兵变中起了智囊军师的特殊作用。

  宋太祖赵匡胤代周以后面临的国内形势,依然是五代十国以来的武臣弄权局面。

  后周时的各镇节度使并未甘心顺从北宋政权。原后周旧臣昭义军节度使节李筠,一向野心勃勃,早有谋反之心,他不甘拱手称臣,拒绝接受宋太祖加封的高官,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4月,勾结北汉刘钧起兵反宋。

  赵普认为,新朝初立,便有叛将举兵,此次出兵平叛,乃开国后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只有迅速取胜,才能稳定国内政局。于是,他建议宋太祖亲征,自己也随驾前往。宋军军心振奋,作战勇猛,不久便攻陷泽州。李筠自焚而死,宋军班师还朝。

  当时原后周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也有谋反之心。他想与李筠联合,南北夹击宋军。

  宋太祖为防止二李合兵难以对付,便对李重进采取赐铁券(免死牌)以稳其心。李重进果然中计,宋太祖集中兵力,一举消灭了李筠。后来,李重进起兵反宋,宋太祖决定派石守信、王审琦等部,分兵征讨。

  赵普认为,李筠才灭,李重进又起兵,足见原后周各镇节度使居心难测,现在又以后周故将攻后周之贵戚恐难速成,倘如四方效尤,联合起来进攻中原,其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赵普力谏宋太祖再次御驾亲征,并提了一建议:李重进凭借长江、淮河之险,缮修孤垒,但他外绝救援,内乏资源,应当尽快除之。宋太祖认为赵普说得有道理,于是亲征扬州,一举攻克,李重进兵败身亡。

  赵普劝宋太祖亲征二李,扫除了内患,巩固了北宋政权。

  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但他对如何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忧心忡忡,特别是“二李”起兵谋反之后,唯恐再有如“二李”效法“陈桥兵变”之举,于是,便召赵普问道:“我想使国家长治久安,你有什么可行的妙策没有?”赵普当即提出了“削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对策。

  赵匡胤认为赵普所言极是,不失为良策,遂于建隆二年(公元960年)三月,首先罢免了慕容延钊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调离京师,到外地任节度使。并且,从此以后,此职不再授人。

  赵普认为,宋太祖此举固然必要,但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因为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虽是拥护太祖为帝的旧属,建宋有功的大臣,但他们身居要职,拥兵自重,久后难免不生反叛之心。所以,赵普又以历史上武臣谋反的教训提醒宋太祖对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也不可不防,并建议应当尽快解决拥兵以自重的将领问题。

  宋太祖认为赵普的建议不无道理,但苦于无故削夺功臣兵权,恐众将不服。于是,赵普又为太祖献策,提出了一个既能削夺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又便于启齿的借口。赵普说:“臣也不忧此辈叛乱,然而,细观数人,皆非统御之才,恐不能制服部属,万一军伍作孽,彼等亦不由自主。”

  太祖赵匡胤认为,这倒是个令众人无可非议的理由。于是,一天晚朝之后,赵匡胤召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饮酒叙旧情,酒过三巡,略带醉意之后,太祖对众将领吐露做皇帝的苦处,夜不能安,防范变乱,不及做臣下的高枕无忧,当石守信等表示誓死效忠时,太祖说:“假如你们的部下为求富贵而起事怎么办呢?一旦强迫你黄袍加身,尽管你不愿意这样做,难道还能由你自己作主吗?”太祖又说:“人生在世所重者不过多积金钱,多置田宅,为子孙后代建立永久之基业,然后多置歌妓美女,饮酒作乐以终天年,我这个皇帝与你们结为亲家,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难道不是更好吗?”

  众将听罢,方知太祖的用心。第二天,石守信等人,便都上表请求辞职,交出兵权,到外地当节度使去了。

  就这样,宋太祖赵匡胤根据赵普的计划,顺利地收回了兵权,了却了心中的一件大事。因赵普献策有功,晋赵普为枢密使、检校太保。

  为了协助宋太祖彻底解决武臣专权弊端,改变从中央到地方因权力过于集中而各自为政的局面,赵普又提出尚文黜武、分权互制的主张。

  宋太祖在赵普的建议下,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中央最高权力机关设副相、枢密使和副使与三司计相,以分宰相之权。这样,就形成了三权分相、互相牵制、一切军政大事均在君权的控制下才能成命的政治体制。

  这种政治体制的实质,是以文抑武,君权至上。

  (2)为使上下体制一致,便于中央集权,控制地方州县,于乾德元年(公元963年)罢免了王彦超等地方节度使,又渐次削去了数十个异姓王的权力。并从这一年开始,任文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知州、知县),又设副职通判一或二人,通判是中央安插在地方政府的耳目,有监察御使之权,可直接问军政大事。州府有重要文书,必须会同签署方能生效。如有重要军情变故,可直接通报中央。

  这样,地方政权和中央三权分相一样,分属各方,互相制约,个人难于专权,又以文臣取代武职,使武臣失去持兵谋反的基础和条件,避免了军阀割据现象的发生。

  赵普这个崇文黜武,分权互制的政治方针,对北宋政权来说,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便于赵宋王朝实行中央集权,提高君权的地位和作用,有效地防止了国内发生政治动乱,人民群众也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生活环境,便于发展生产,这对于巩固北宋政权是有积极意义的。不利的方面是:过分压制武臣,严重挫伤了军队将帅的积极性,分权互制,也不利于各部通力合作。

  (3)宋太祖还根据赵普的建议,采取了“制其钱粮”的措施。“制其钱粮”是指限制节度使的财政粮饷权限的一种办法。规定地方钱粮大部输送中央,设转运使负责此事。

  赵普提出的这套方针,在宋朝初年起到了加强中央君主集权制,及其军、政、财、文权力分立,防止方镇跋扈与地方各自为政的重要作用。改变了五代十国时期武臣专权,政变频繁的局面,使宋朝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但这套方针只是以防兵之变,防方镇之跋扈,防官员之损害君权为出发点,而主要不是去提高国力、军力,故使宋徒有军队一百二十万,官员二万余名,库存之钱财成堆,但一直对外屈服于辽、夏、金民族政权,对内不能消除官乱与民变,而处于深重的统治危机之中。

  宋太祖在赵普的协助下,基本完成政治体制之后,于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罢免了后周的一些旧臣。因赵普政治谋略超人,再加上献策有功,被迁升为门下侍郎、宰相、集贤殿大学士。从此,赵普独居相位,掌管北宋朝政。赵普居相位之后,更加尽心尽力。

  宋太祖视之如左右手,事无大小,都要征求赵普的意见,然后再决断。有一天,太祖问赵普,用何计谋才能攻下太原,消灭北汉,赵普回答说:“太原抵挡着西、北两方面的敌人,如果先攻下太原,就得由我们独挡西、北二面之敌,不如暂且留下太原不打,等到消灭了其他各国以后再说,到那时,太原如同弹丸黑子之地,还能逃脱灭亡的命运吗?”这就是赵普的“先南后北”的襄赞决策。宋太祖听后,笑着说:“我的意思正是如此,刚才不过是试你而已。”

  赵普初登宰相之位后,虽为朝廷竭心尽力,深受太祖恩宠,但因有敛财受贿,私运木材扩展府第,又有官员冒充赵普名义经商等问题,赵普子承宗竟然违反宰辅大臣间不得通婚的禁令,娶枢密使李崇矩之女为妻,这有架空皇权的危险。太祖听说后,对赵普极为不满,其后,翰林院学士卢多逊又乘机揭发赵普的短处,太祖大怒,于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罢去赵普宰相之职,贬为河阳三城节度使。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太祖驾崩,其弟赵光(匡)义即位,即宋太宗,改元太平兴国,任参加政事卢多逊为宰相。

  公元976年,赵普自河阳调回京师,任太子太保,曾多次遭到宰相卢多逊的谗言诋毁,不被朝廷重用,然而赵普很会利用皇室内部权力之争的矛盾,来为自己进身创造有利条件,以求东山再起。

  早在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的母亲昭宪杜太后临终前,召赵普入内承受遗命。太后对以后几代君主是这样安排的:太祖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弟光义,光义再传位于弟廷美,廷美传位于侄德昭(太祖子)。

  赵普作为一个谙于政权变故的大政治家,深知杜太后关于以后几代君主的安排完全是从赵宋王朝的安危着想,防止后周幼主即位,异姓兴王那样的事件发生,认为太后的这个安排,很有道理。但是,杜太后的这个遗旨,直接关系到皇室诸人的权力和命运。

  而自己又是太后遗命的唯一直接见证人,如果处理得好,会对自己有利;反之,轻则丢官,重则丧命,因此,他对太后的遗旨,采取根据形势、灵活处理的态度。

  早在辅佐太祖时期,赵普见太祖赵匡胤忠孝,不能违背母训,将来赵光义即位确定无疑,于是便有意与光义交厚。

  现在太宗赵光义有欲违母之意。打算自己百年之后,君位传子不传弟,但有母后遗旨成命在先,弟廷美对皇位也极为关注。所以,要实现皇位传子之目的,必须费一番周折,需要有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鼎力相助。

  赵普知道太宗此时心中所想,认为自己再度登上相位之机已到,便向太宗进言,说当年太后遗旨,为他亲手所写,并备述太后遗旨原文。当太宗问及廷美事时,赵普当即表示:“臣愿备位枢机,以察奸变。”又借机述说自己多年受宰相卢多逊压制之苦,太宗见赵普情词恳切,又系前朝老臣,与己交厚,可以协助自己皇位传子的政治目的,便于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复授赵普司徒兼侍中,封为梁国公,重登首辅之位。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北宋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