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上的李广究竟得罪了谁为什么就难封了?_卫青各
2020-07-02 20:04:17 历史故事 炒米视角 °c 繁体
A + A -原标题: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上的李广究竟得罪了谁为什么就难封了?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每每读到此处,都令人唏嘘不已。只有那些永远在奋斗中,而始终没有得到正确路径的人,在两鬓斑白之年,才能深刻体会,却被王勃如此出神刻画。
李广,飞将军也。秦朝名将李信之后,历文、景、武帝三朝,当过卫尉,负责过皇帝的安全;参与平叛“七国之乱”,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曾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镇守边关,威震匈奴,闻李将军,匈奴数年不敢犯边。可谓功劳卓著。但最终也未能封侯,而且最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自杀。难怪司马迁在李广的事情上也无法客观。
“李广难封”在于他一直未能满足武帝时期的“军功爵位”要求。汉承秦制,爵位也与秦朝相同。爵位分二十级,只有“十九级关内侯 ,二十级彻侯”,达到这两个巅峰级别才算封侯。
汉朝自刘邦“白马之盟”以后,非刘姓宗族不能封王,否则天下共击之。吕后封的吕氏那些王,结果都很惨。所以对于李广而言,能不能封侯,完全得根据斩杀敌首数字为标准。
这颇似现在的大学教授,评定职称的时候,必须满足多少篇什么级别的论文,是一个性质的。至于你真实的学术水平虽然有目共睹,但是达到某些标准级别的论文数不够,则无缘职称的评定。
李广的一生虽然功勋卓著,但是悲情色彩更浓,因为他的“斩首数字”一直不达标,但是他在战场上的贡献却又是巨大的。
汉武帝元光6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汉武帝命令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卫青各带一万兵马,四路出击匈奴。此战是卫青的成名之战,恰恰是李广最大败绩。
李广由于名声过大,兵出云中,匈奴集中了数十倍于李广的军队,攻击李广所部,主要的目标也直指李广。实战当中李广全军覆灭,自己也被俘虏,幸而得逃脱。
但是正是因为李广牵制了匈奴的主力,使得几乎没有名气的新人卫青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700人,取得胜利。汉军四路兵马,独以卫青胜利凯旋,封关内侯。而李广按照军法,则因丧师,要被砍头。最后以5000金买命,削职为民。
同一个制度之下,结局却截然相反。李广不但与封侯无缘,甚至因此差点丧命。很多人都叹息,但是没有办法,只能怨李广命不好。
这是制度的缺陷导致了李广的悲剧。但是李广的性格也是有很大的责任的。李广的孤傲以及陈旧的军事思想,也是他虽然一开始最靠近汉武帝,但是最一直未受重用的原因。
汉武帝即位之后,今晚就被调入宫内当卫尉。也就意味着汉武帝把京城的安危全部交给了李广的。也就是说李广从一开始,他由于此前的功绩和名声比别人占得先机的。
但是李广正是因为和汉武帝的相处中,严重暴露了自身性格的缺陷。李广身上有着严重的军中论资排辈的习气,不懂得去妥协,也不懂得采纳新的思路和意见。在战略上和汉武帝实际上是有着严重分歧的。他不能够像卫青这些新人那样及时地领会汉武帝的战略意图,仍然凭着经验去处事。
不得不说,由于汉匈两国的国力发生变化之后,汉朝开始以攻为守的策略,是符合当时战场态势变化趋势的。但是李广根据以往经验得来的战略思维已经彻底落后于时代以及战场形势了。
所以到了这份上,你就不能怪汉武帝“用人如堆柴”了。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须大胆的启用一帮没有思维束缚的新人,而李广这些转不过弯来的老人就只能为新人开创功绩而当战场炮灰了。
卫青之所以能够一战成名,本质上他的幕后推手就是汉武帝。而造成李广成为战场炮灰的,本质上也是汉武帝。
因此“李广难封”,本质上就是没有跟得上汉武帝的节奏。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