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驻欧公使宋育仁,提出制胜策略奇袭日本,却因慈禧怂战被否决_欧公使
2020-07-06 20:27:52 历史故事 趣观历史 °c 繁体
A + A -原标题:晚清驻欧公使宋育仁,提出制胜策略奇袭日本,却因慈禧怂战被否决
引言 十九世纪末,成功效仿西方完成社会革新的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清军惨败,中国就此签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令无数国人痛心。丘逢甲更是在《春愁》中发出了,“春愁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的悲叹。清朝末年,清政府日渐衰微,而彼时的西方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不再是中国能与之抗衡的了。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就这样带领着中国人民,走进了一段最为沉痛和屈辱的历史当中。在甲午战争爆发初期,其实中国的国力并不逊于日本,而国内也有诸多的爱国人士愿意为国效力,纷纷献言献策,想要给日本以沉重打击,以保卫国土。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代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晚清奇人宋育仁就曾上书朝廷,分析到:日本不过是个小小岛国,兵力财力都不足以支持打持久战,因此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战斗,日本就必定会被拖垮,直至战败。随后,清军在黄海海战中惨败的消息一出,宋育仁又提出了“出奇制胜”的策略:以奇兵偷袭日本本土,就能对日本人起到威慑作用,从而扭转不利的战局。如果当时,清政府能够听取宋育仁的建议,并积极地采取行动,也许最后就不会签下《马关条约》了。
▲宋育仁雕像近照
01宋育仁是中国近代的维新思想家,智慧过人。1886年,宋育仁中进士,随后就在翰林院任职。他对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1894年,宋育仁出使欧洲,对于欧洲的社会状况、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并把自己的观察研究撰写成了一部《采风录》,书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西方的政教习俗,还阐述了自己的维新思想。
▲甲午海战剧照
甲午战争爆发时,以中国驻欧洲代理公使身份的宋育仁,正在英国伦敦进行考察。听到甲午海战惨败,宋育仁又气又恨,他认为要想成功地挽回战局,只有靠奇袭日本国土,以此才能获取胜利。为了能够实现自己对战争胜利的构想,宋育仁立刻就展开了相关的行动,而此时同在英国的龚照瑗正准备要回国述职。
有了初步设想后,宋育仁很快就把智利、阿根廷向英国购买的两艘军舰和十艘鱼雷艇买了回来,然后又雇佣了两千名澳大利亚的水兵,让他们假扮成澳大利亚商团,想要借保护商队之名,从菲律宾一路北上,直攻日本的长崎和东京。
▲日本东京夜景
02当时的澳大利亚已经成为英国殖民地,借着保护商会的名义来招募水师是非常正常的。再以英国的殖民地为借口,在船上挂上英国的国旗,就能很大程度地抵消外界的怀疑,顺利地到达日本守备空虚的国土南线,一招制敌。一切准备妥当后,宋育仁就把计划告诉了刘坤一、张之洞等主战人士,希望他们也能支持这一计划,同时也即刻上报给了朝廷。
▲张之洞画像
张之洞等人知道后,对宋育仁的想法表示了赞同,张之洞还为此奔走斡旋,最终成功地从英国的银行中取得300万英镑的借款,以此支付兵船的购买费用。经过一番周密的部署后,突袭需要的船舰、枪支弹药以及参战人员都已配备齐全,就等着琅威里率领他们攻打过去。
▲慈禧剧照
03就在计划即将实行的时候,没想到已经返职的龚照瑗知道了此事,认定宋育仁的计划纯粹是没事找事,于是也一同上书报告了朝廷。接到龚照瑗的奏章后,怂战的慈禧非常恼火,因为软弱的清王朝此时已经在准备同日本进行和谈了,宋育仁的提议无异于会再次挑起战火,于是她坚决地否决了宋育仁的想法,还命令他停止一切国外的行动,立即回国,攻打日本本土的计划就这样被扼杀在襁褓之中了。
▲成都“东山草堂”近照
1895年3月,清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签订了极为屈辱且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壮志难酬的宋育仁在回国途中,将自己攻打日本的计划、以及筹备经过详细地写在了《借筹集》中,同时也在书中表达了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的伤感情怀。宋育仁回国后,清王朝本想对其进行严厉的惩处,但考虑到此时牵扯甚广,因而也只降了他的职,之后对此事也没有再追究。晚年,宋育仁隐居在成都狮子山中的“东山草堂”内,不再过问政治,而是一心著书,最终完成了《四川通志》的初稿和《富顺县志》。
结语 百年已过,如今我们再看宋育仁的计划,其实也并不是天衣无缝的。因为购买舰船是件大事,当时紧盯着中国的日本很容易就发现他的行动。并且,按照当时的条件要想悄无声息地潜到日本本土完成偷袭,也并不容易。但不管成功与否,我相信,只要当时的清政府能有这誓死抵抗的决心,就必定不会在遭受异族侵略时,让我们的国土成为他人脚下的贱土,更不会签下令中国蒙羞的《马关条约》。参考资料:
《春愁》《代出自蓟北门行》《清季外交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