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庞涓挖掉孙膑的膝盖骨,在他脸上刺字,孙膑报仇的时候有多狠?_庞涓

2020-07-07 20:07:12 历史故事 一度历史观 °c 繁体
A +  A -

原标题:庞涓挖掉孙膑的膝盖骨,在他脸上刺字,孙膑报仇的时候有多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史记》

中国传统智慧当中,一直有一种思想,那就是“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在传统观念之中,即使是君子,只要他仍然有仇恨未报,那么他就存在缺陷。

不过,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想要报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知识,财力,运气都会对报仇产生阻碍,尤其是当报仇的对象身居高位的时候,报仇就显得特别的需要耐心。在我国的历史之中,身怀大仇而静待时机,最终得以报仇成功的故事数不胜数。其中孙膑的故事尤其吸引人。

孙膑报仇的对象是庞涓,其实庞涓与孙膑二人之间还有一些渊源。按照《史记》的说法,在孙膑年轻的时候,他曾经与庞涓一同学习兵法。而在《东周列国志》当中,他们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

那么,他们之间又是怎样产生仇恨的呢?

其实,两人之间的仇恨,主要在于庞涓的嫉贤妒能,可以说,是他一手造成了两人之间的仇恨。

一、庞涓与孙膑之间的仇恨

庞涓学成之后,很快就展现出了他的才能,他在魏国成为了将军,而孙膑则显得比较落魄,一时之间没能找到落脚点。庞涓知道孙膑的才能,为了防止孙膑在日后战场之上打败自己,或者是风头盖过自己,庞涓先是假意邀请孙膑与自己替魏国效忠。

在当时孙膑落魄的时候,他看见了庞涓的邀请,喜不自胜,根本就没有多想,就高高兴兴地来到了魏国,可是庞涓却并没有打算好好对待孙膑。他给孙膑捏造了一个罪名,并对孙膑用刑。

关于孙膑所受到的刑罚,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被挖去了膝盖骨;而另一种说法认为,孙膑的两条腿是直接被砍去了。总之,孙膑无法自由行走。孙膑的脸上还被刺上了象征着犯罪的字,通过这两种方式,庞涓几乎将孙膑控制在了自己的手掌之中。

然而,孙膑并没有庞涓想象中的那样脆弱,他并没有完全屈服于庞涓的控制。他成功地说服了一个齐国使者,让这个使者偷偷地将他带回了齐国。来到齐国以后,孙膑便没有了限制,他很快就得到当时齐国大将田忌的赏识,成为了他的门客。

不过,当时的贵族养士之风盛行,孙膑就算成为了他的门客,也并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他如果想要向庞涓复仇,还必须得到田忌的信任,从而获得军事权利。

那么,孙膑是如何获得军事指挥权的呢?

说起来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著名的田忌赛马,通过三胜二的微弱优势,孙膑帮助田忌赢得了比赛。齐威王也认为孙膑很有才华,齐威王任命他成为齐国的军师。

那么,得到军事大权的孙膑,又是怎样向自己的仇人庞涓复仇的呢?

二、孙膑对庞涓的复仇

获得军事指挥权以后,孙膑自然不会忘记庞涓。此时的庞涓在魏国成为大将,孙膑在齐国担任军师。两个国家虽然暂时没有战争,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借助其他国家,参与进攻打外国的战争之中还是非常容易的。孙膑很快就等来了机会,在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国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

结果收到消息再三考虑之下,齐威王决定派兵救援,毕竟当时的魏国在赵国的西面,而齐国在赵国的东面,也就是说如果赵国失守,魏国将会与齐国接壤,借势为国必然攻击齐国,唇亡齿寒的道理齐国王还是明白的,于是齐威王决定派出大将田忌前去对抗魏国。

按照田忌的想法,他打算直接前往邯郸与魏军主力交战,从而解开赵国都城邯郸之围。但是孙膑却在此时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为国举全国之力伐赵国,如果直接去到邯郸与魏军交战,届时必然是一场恶战。然而,魏国大军久攻邯郸不下,此时魏国的后防必定空虚,因此如果齐国放弃救援赵国首都邯郸,而是改为直接攻击大梁,此时的魏军必然回防,到时候邯郸之围自解。

一切果然如孙膑所想的那样。

在得知齐军放弃救援赵国邯郸,直攻魏国首都大梁以后,魏王急忙将攻击赵国的军队回防。孙膑却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埋伏。于是赵国转危为安。而齐军以逸待劳,大破魏军,这一次战争让魏国伤筋动骨。

不过,在十三年之后魏国又开始蠢蠢欲动,攻打韩国

此时的韩国,也向赵国求援。于是齐威王再次派出援军。而孙膑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军,所使用的办法依然是“围魏救赵”。不过,孙膑这次用上了新的办法来迷惑庞涓。

庞涓经过上一次的打击,早就对孙膑有所防范,对于孙膑围魏救赵的打法,庞涓心里早已经有了对策,他才不会让孙膑再次的手,这一次他要的是彻底消灭孙膑。因此在这十几年间,庞涓同样是整顿部队,力图证明自己的才能,远在孙膑之上。然而他却还是棋差一招。

孙膑首先想到的方法,就是增兵减灶。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斗中,行军的部队到了吃饭的时候,一般的方法就是在地上挖坑,然后从周围的树林当中拾取柴火,在灶上自身携带的锅具,生火做饭,这也就是所谓的埋锅造饭。在当时,齐军进入到魏国境内以后,孙膑就颁下严令,第1天部队挖出10万人吃饭所需要的火坑,第2天则减少到5万人的规模,第3天,再把火坑减少到3万人的规模。如此一来,就好像是齐军的士兵,因为进入到魏国境内,水土不服,以及怯战而不断逃跑,从而造成齐军不断减少的假象。

事实证明,孙膑又赢了。

在当时,齐军进兵的消息传到庞涓耳中以后,庞涓吸取上次的教训,率领部队井然有序的回防,一路上他看到了孙膑的部队做饭用的火坑。经过清点,他发现齐军的火坑越来越少,所以他认为齐军已经溃不成军。

于是,他亲自率领精锐骑兵,抛开步兵部队,加速追击齐国的军队。打算用快速运动的骑兵咬住敌军。然后对其施加打击,然后再让自己的步兵跟进,从而将齐军一网打尽。

可惜的是,庞涓的这点小九九早就被孙膑看得眼里,孙膑早就提前考察好了地形并估算好了时间,他在当时地形狭窄的马林设下了埋伏。

在当天晚上,庞涓率领骑兵赶到,庞涓没有看见想象中齐军溃不成军的样子,等待他的却齐军井然有序的弓箭手,一时之间万箭齐发,孙膑和他的骑兵损失殆尽。勉强逃脱生天的庞涓自知无力回天,于是羞愧得自刎而死。经过这次打击魏国国力大衰,被从霸主的地位上被硬生生地拽了下来。

最后一步是由史书来完成的。在史书当中,庞涓被永远认为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直到今天人们在谈论兵圣之时,还不忘顺便踩一把庞涓。所谓杀人诛心也不过如此,孙膑复仇的最后一步,可以说是将庞涓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小结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土地兼并战争剧烈。此时的情况已经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够改写,周天子无力控制其分封的诸侯,而且分封制也已经在生产力发展之中走向了尽头。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已经容不下周天子的制度。

实际上,孙膑和庞涓的斗争只是在当时惨烈斗争中的一个缩影,即使没有孙膑没有庞涓,依然会有其他人来代替他们。褪去计圣的光环,孙膑的智谋与胆略值得我们后辈人学习。尤其是孙膑经历了庞涓的折磨依然能够坚定信念,最终反败为胜成功复仇,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参考资料:《史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孙膑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