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我一直偏爱云南兵!者阴山之战,大雨倾盆,我和通信员摸黑赶路_指挥所

2020-05-13 13:00:59 历史故事 兵说 °c 繁体
A +  A -

原标题:我一直偏爱云南兵!者阴山之战,大雨倾盆,我和通信员摸黑赶路

【一缕硝烟38】

“我们营是全师的预备队,随时准备在92团和93团两个方向加入战斗,很可能以连排为单位分散作战,你们通信排必须做好多跑路的准备!”登车前,营长谭明忠再次向通信排长交代作战意图。

老谭分析得极是,作为全师的预备队,我们营很可能在不同方向加入战斗。距者阴山几十公里的老山昨天被40师攻克,敌人已成惊弓之鸟,明天的战斗或许更艰苦。

4月29日傍晚,部队在一个叫“竜林”的地方下车,冒着瓢泼大雨,徒步开进两个多小时之后停下来。老谭顶着雨衣打开电筒查看地图:“没错,就是这地方,牛厂坡。”

“牛厂坡”是师指挥所给预备队指定的集结地。前沿勘察时我们曾到过这里,如果沿临时修筑的简易公路走,距者阴山主峰大概还有六七公里。

晚上8点,师指挥所直接向92团一营下达命令:“三连迅速向江铳方向机动!你营一名副职21时前赶到师指,找作训科张科长受领任务,准备带三连随时在92团攻击方向加入战斗。”

副营长陈忠义昨天跟随实施右翼穿插的二连提前出发了,眼下的“你营一名副职”,自然专指本副教导员。

雨依旧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通往杨万的小公路被来往车辆轧得泥泞不堪,通信员王顺侯随我急急赶往三四公里外的师指挥所。

【者阴山防御作战后,92团一营撤至杨万,本文作者许向斌与通信员王顺候合影留念】

杨万是麻栗坡县一个乡的所在地,如果能见度良好,站在南坡可将战区全貌尽收眼底。师指挥所设在一处砖石建筑里,看样子像是地方单位的一处办公场所,据说工兵提前在这处建筑的后山修筑了防炮洞。我猜,打响后指挥所很可能搬进洞里。

“报告!92团一营副教导员奉命报到。”

师作训科张科长单独向我交代任务:“凌晨一时前,你务必赶到92团指挥所,随时准备带三连在12号、16号、18号高地投入战斗。配给你的两瓦电台已随你们团指出发,半小时前三连已向江铳方向机动。”

战前曾与张科长见过面却不很熟,这种环境更没时间叙谈,只能静听调遣。张科长看看表,似乎不大放心:“还有三个半小时,应该没问题。带地图了吗?”

王顺侯递上手中的图,张科长用红铅笔在92团指挥所位置画了面小旗,然后换了支铅笔,在旗杆所指处标上几个黑色数字,那组数字迅速刻入我的脑海:868。

【站在18号高地回望,中部植被浓密处是进攻阶段步兵第92团指挥所868高地】

“你们团指挥所在868高地,那宾寨的正北400米左右。”

王顺候指着图上两个黑字说:“这!那宾。”

王顺侯,1982年年底入伍,云南省禄劝县人,别看这小个子兵只读过初中,人却相当机灵,到部队当年就入了团。尤其难得的是,小伙子对地图特别熟悉,通信股进行“按方位角行进寻找指挥位置”考核,在全团四五十个徒步通信员中,排列前几名的总有他。

——多年来,我对云南兵一直有种特殊偏爱。调到一营的第二天,营部管理员找我请示:“副教导员,抽空我陪你到通信班去转转,看选个什么样的通信员跟着你?”

“谁都行,最好找个云南兵。”我知道通信班都是全营拔尖的好兵,所以只提一个要求。

随后,王顺侯被分配跟着我,直到撤下前沿……

跨出作训科,借助门口的灯光,我掏出指北针标定地图,简易测量后倒吸一口凉气:弯弯曲曲的小路足有十二三公里,全程下山,到山脚的垂直高度四百多米,然后穿过两公里左右的水网稻田,靠山脚有一条季节河,过河后再上868高地寻找指挥所。如果是白天行军,这种路况大约需要三小时,可此时是雨夜又是陌生的边境山路啊!离规定时间只剩三个半小时了,一分钟也不敢再耽搁。

天黑得像盖了口大锅,雨虽小了点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我和王顺侯在防刺胶鞋上绑紧防滑铁脚码,沿着时隐时现的陡峭山路急速前进,铁脚码把山石踩得喳喳乱响。

铁脚码是几天前下发的,用于捆在胶鞋上防滑。这次“骑线拔点”的单兵装具比1979年强得多,钢盔、脚码、防蚊帽、固体燃料、净水器,生活类小物件相当齐全。

边境一带情况复杂,界碑与界碑之间的边境线并无明显标志,老百姓自由往来,据说越军特工经常混在边民中渗透到杨万附近。夜半三更大雨倾泻,两个人走在黑黝黝的边境山路上,心中不免毛愣愣的。王顺侯把冲锋枪转到胸前,我不时用蒙着手绢的电筒查看地图,所以手枪仍在枪套里。

这种破山道,初看似有路,走着走着却断了头,如果不是部队到来,恐怕成年累月也见不着个人。幸亏堆沙盘时把杨万这块也捎带进来,虽然没过细重点研究,多多少少还是留下一些印象。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我看这时候应该叫“图到用时才是真”,当年学的地形学知识,在热带雨林作战中派上了用场。

不知摔了多少跤,跌跌撞撞终于下到山脚,穿过山边一个村寨,进入水网稻田的田间小路。泥泞的小路布满杂乱脚印,明显有大队人马刚刚经过。我用雨衣遮挡电筒看看表,凌晨一时零五分。在师指挥所研究地图时曾留意过,这是沿途穿过的最后一个村寨,叫“江铳”。江铳南面的季节河,图上显示断续细线,枯水期充其量是条小水沟,不过这两天连日阴雨,说不定已经变成大河了。

果然,河水确实上涨不少,未见水面已闻水声,透过哗哗水响,从对面山坡上隐约传来踩踏石头的声音,有人正在向山上运动。

河面虽宽却不深,最深处才没膝。过河后紧走几步,找一块平坦的石头摊开地图,王顺侯伸手拦下:“副教导员,不用看图!指挥所在上边,顺这儿往上走。”

“不可能!团指在868,与江铳河高差七八十米,怎么可能在河边?”

“这儿有两根电话线,顺线往上走,肯定直通指挥所。”

这小子精明,大概是通信兵“寻找指挥位置”训练的实战应用吧!我嘴上没吭气,心里却暗暗赞赏,选这个兵当通信员果然没错。

王顺侯捋着电话线走在前边,回头对我说:“不远了,这条电话线往上去,应该是团里保障二营的。”

我知道,通信保障的原则是上对下,没必要顺通往二营的电话线走。我俩沿着拐弯的电话线,很快找到团指挥所。

我一边喘粗气一边看手表,凌晨1时55分,比规定时间迟到近一小时,不知误事儿没有。

团指挥所设在868高地的山洞里,几个电台兵正急匆匆地架设梯形天线。看得出来,指挥所也刚刚就位,首长们同样延误了指定时间。

我挤到团长老胡旁边,忐忑不安地报到并复述张科长交代的任务,老胡只有简单一句:“行,找地方先休息吧!”转身又向参谋长交代:“记着给师里报一下,一营副教导员按时到位!”

所谓868,图上没有标高,因为92团指挥所设在这里,所以按等高线计算称为868高地。实际上,这是16号高地向西北延伸的山腿上凸起的一个石头山包,东南距离敌人固守的主要制高点16号高地直线约一千多米。这一带属喀斯特地貌,地形十分奇特,靠近山顶竟会有天然溶洞。我借助昏暗的烛光仔细打量:溶洞的洞口朝西,约有一块军毯那么大,洞里的钟乳石奇形怪状却不滴水,地面毫不泥泞。不得不佩服特务连的侦察兵,真不知他们是如何找到这么好个地方的!大洞的周边有不少分洞,团长、政委、参谋长和作训股长都在中间的主洞里。

指挥所设置完毕,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走动,山洞里一片沉寂,就连忙碌的电话兵也消停下来。我找一个僻静处坐下,闭眼稍事休息,却一点睡意也没有,或许这就是老首长们常说的战前兴奋吧!

难耐的沉寂延续了两三个小时,洞外的天空慢慢变成灰色,由于雨天能见度太差,师指挥所命令推迟炮火急袭。

洞外的光线透进来,所有人都紧盯手表。我也看着表,却不知炮火急袭的确切时间,只能望着团长、政委、参谋长,根据他们脸上的表情暗暗揣摩。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许向斌,河北唐山人,1970年参军,历任指导员、副教导员。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连队立集体一等功;1984年参加“两山”作战,所率营的二连获“者阴山钢刀连”荣誉称号。1986年转业。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通信员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