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豪苏轼:除了文学方面的建树,在当官时也为民做了不少事_苏轼
2020-07-09 20:08:59 历史故事 零点史说 °c 繁体
A + A -原标题:北宋大文豪苏轼:除了文学方面的建树,在当官时也为民做了不少事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宋 苏轼提起苏东坡,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唐宋八大家之一,才华横溢,诗篇千古。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吃货会联想到东坡肘子。苏东坡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对北宋以后的文坛,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大文豪苏轼在书法,文章,画作方面皆有造诣,在当时可谓是引领整个北宋文坛。有宋一朝,提起苏东坡,想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文学成就让现代人都赞叹不已,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让人心向往之。
不过,今天要说的,可不是苏轼在文坛方面的建树。其实,苏轼不止在文学上造诣非凡,而且在政治之中,也怀着一腔拳拳报国之心。当我们翻阅宋代的历史书时,除去他的文坛成就,我们就能发现,这位大诗人在济世救民方面,同样有着巨大的功劳。
那么,苏轼到底在为官时做了一些什么呢?
从史书上看,苏轼为民做的事情可不少,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防洪,整军,治疫这些方面。
一、在城墙上防洪的苏轼
在当时,苏轼才调任徐州作为知州不久,一切事情都还没来得及开始干,一个消息就让苏轼紧张了起来。这个消息就是黄河决口。
在古代,黄河早已成为历代王朝的一大问题,黄河从上游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冲刷而下,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水流速度减缓,泥沙于是淤积。久而久之,黄河便成为一条地上河,每到雨季来临,就容易发生黄河决口的情况。
当时的黄河在曹村决口,洪水瞬间便淹没了附近的村庄和农田,还顺带卷走了不少的百姓。并且直接往地势较低的徐州城涌来,一时之间,徐州的城墙已经被洪水淹没,情况变得十分的危急。
眼看洪水越涨越高,人们的出行都成为了极大的问题。不仅如此,洪水由于汇聚在徐州城城墙之下,又一时难以排走,这就带来了一个十分重大的隐患,那就是城墙将面临倒塌的危险。
有人会感到奇怪,城墙坚不可摧,为什么连洪水都能冲垮?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洪水连日不退,徐州城墙一直被泡在水里,城墙虽然坚不可摧,可是万丈高楼起于平地,地基要是没了,城墙自然也就会倒塌。连日的泡水让城墙的地基变得松软,十分的危险。
一见情势不对,徐州城里富有的百姓,竟然第一时间想的是赶紧逃出去活命。这些富有的百姓能够逃出城,他们将自己的身价绑在身上,即使出城,也能有一条活路。可是对于其他的老百姓而言,可就不是这样。一旦百姓们知道自己活不下去,必然引发混乱。
为了不让徐州城陷入混乱之中,苏轼这个文官,竟然对出城的老百姓说到,他将亲自坐镇城头,绝对不会让洪水将城墙冲垮。看到新知州如此的坚定,于是大家也就打消了出城的念头,纷纷加入到保卫城墙的斗争之中。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为了能够有充足的力量应对洪水,于是苏轼想到了调用军队。这可是一件十分忌讳的事情,文官与武将之间相互勾结,没有皇帝或者枢密院的命令,直接调用部队,不管是哪条,都足以引起朝廷和皇帝对苏轼的猜疑。可是苏轼没有迟疑,他来到军营之中,恳请士兵们为徐州城出力。
眼见知州如此,士兵们被他所感动,于是纷纷带着家伙,前来与百姓一道,修筑堤坝。保卫徐州的百姓和财产。雨还在不停的下,为了稳定军心,让大家更加尽心尽力的干活,于是苏轼索性在城墙之上搭起了一个草屋,他就亲自住在这个城墙上的小草屋里,没日没夜的带领着大家一同防御洪水。
最终,在苏轼的大力坚持,各方指挥之下,成功的保住了徐州的城墙,也保住了城内千千万万百姓的身家性命。在这以后,苏轼又将被洪水破坏过的地方进行修补,并且还对黄河一带决堤的地方加固,用来防止洪水的再一次爆发。
二、整军明法的苏轼
在宋仁宗去世以后,宋哲宗继位。这时苏轼本来在京城为官,不过,碍于当时的朝堂局势,于是他请求能够去地方为官,这样他就可以亲自帮助一方的百姓。他早已对朝廷之中的尔虞我诈看不过去。
面对苏轼的请求,于是宋哲宗就让苏轼前往与契丹相邻的定州为官。在边疆地区,北宋部署了大量的军队,这些军队虽然与中央禁军相比战斗力低下,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承担着拱卫边境的职责。
本来来说,边境地区条件艰苦,朝廷对于这些将士,都是尽量的优惠对待。但是这里的长官们,却将士兵当成是发财的门路,克扣军饷和粮食。而部队之中的士兵,也是懒惰又骄傲,完全不愿意进行训练。地方官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办法。
苏轼来到定州上任以后,他立刻就发现了这一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想出了多种方法,首先,就是禁止军队之中的喝酒赌博,不让这种不好的行为在军营之中存在。
其次,就是加大对军官的监督,保障士兵们的衣服、粮饷都能够足额的到达他们的手中。看见了真金白银的士兵,这才相信起了苏轼,毕竟坏透了顶的官员太多,出现了一个不贪军饷的长官,大家自然格外的尊重。
抓住一次春天检阅军队的机会,苏轼将军营中已经荒废许久的尊卑秩序又重新恢复了过来,所有的将士都穿着属于自己等级的官服,看起来威风凛凛,完完全全的有了保家卫国的士兵的模样。
三、在杭州治疫的苏轼
后来,苏轼又被调任来到杭州,杭州可是一个好地方,物产丰富,粮食充足,贡献着北宋王朝巨大的财政支出。在苏轼抵达杭州时,恰巧遇到了杭州发生旱情,饥荒以及疫病一同扑向了杭州城内的老百姓。
为此,苏轼于是筹集了一笔钱款,又从自己的财产之中拿出黄金五十两,在杭州开办了一个慈善机构,专门用来收治穷苦无依的老百姓。他的这一举动,让老百姓对他极为的爱戴。
来年的春天,苏轼甚至还进一步加强了对百姓的帮助。由于大旱,苏轼知道老百姓可能会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于是苏轼开始售卖常平米。这是北宋朝廷的政策,丰收之年朝廷大举收购粮食,又在饥荒之年卖出,为的就是平抑米价,保证老百姓的粮食安全。
在解决完这些以后,苏轼又将目光投向了西湖。在当时,漕运河流淤塞严重,每三年就要重新开挖一次,不然朝廷的漕运船无法通行,将会对北宋朝廷带来巨大的危险。这重新开挖的工作,也就成为一种极其沉重的负担。
西湖也同样淤积严重,湖面收缩,水越来越少,百姓们的生活用水,都出现了一些困难。为此苏轼于是让人开凿了两条河,将水重新引入漕运河之中,这样一来,漕运河也就有了足够的水能够通航,也就不用没三年开挖一次。
后来,苏轼还建造了一条堤坝,将海潮给挡住,不让海水侵蚀杭州的土地。苏轼还在西湖之中取土建堤,建成的堤坝有三十多里长,这一举动一是为了清除湖里的淤泥,从而让湖水更深。二是为了方便行人通行。而且,为了彻底解决西湖淤积问题,苏轼于是让人在西湖之中种上菱角,依靠大自然的力量防止水草淤积。
小结
在这以后,苏轼杭州故地重游,他发现当地的老百姓竟然挂着他的画像,甚至还给他建造了生祠。苏轼觉得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他并没有什么功绩。说起来,苏轼确实是从来都没有争功,他对于名利一向淡然处之。苏轼的大名,就留给后人去传颂吧。
参考文献:《宋史》《苏东坡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