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和张居正:他们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_张居正
2020-07-12 11:55:43 历史故事 萧家老大 °c 繁体
A + A -原标题:严嵩和张居正:他们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严嵩和张居正:他们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严嵩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时期的内阁首辅,而张居正是之后万历皇帝时期的内阁首辅。两人都是一时的权臣,而且,都有贪污受贿之类的情况,不过,严嵩败坏朝政、祸害国家;而张居正则因为改革,对社稷有功。所以,后世对两人的评价十分两极。
严嵩和张居正,除了地位和品德方面有些相似之处,两人之间也存在不少的联系。譬如,在张居正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学习时,严嵩早就已经入内阁,而之前,他在翰林院任职长达十几年。之后,严嵩扳倒夏言,成为了内阁首辅。按照明朝的规定,内阁首辅还要同时监管翰林院,相当于是那里的校长。所以,当时在翰林院的张居正,从关系上来说,是严嵩的同事,更是他的晚辈和学生。
正是严嵩与夏言的那几年内阁权力之争,让张居正见识到朝政的腐败,让他有了改革政治的主张。虽然之后,张居正有上表奏章,系统的阐述自己的改革主张,但是,明世宗和严嵩都没有重视。一直到握有大权后,他就开始了自己的改革措施。由此可见,严嵩可以算是张居正的反面教材。
此外,严嵩和张居正还因为一个人,产生莫大的联系,那个人就是徐阶。徐阶和严嵩同为内阁大学士多年,等到在严嵩渐渐失宠后,一直隐忍的徐阶突然发难,成功让嘉靖皇帝下令,扳倒了严嵩。而张居正在翰林院时,徐阶就是他的老师之一,后来,也一直照顾举荐张居正。
严嵩一生,有接近四十年的时间是生活在家乡的,因此,他给家乡留下了许多文物和遗迹。
据说,在严嵩的家乡,和他有关的历史遗存,有数百件之多。比如,他的故里有几十栋明清时期的古祠,有严嵩的真假墓地,有严嵩的家庙等,同时,也流传了不少有关的传说。比如,介桥村原来叫介溪村,因为当地有一泉水自西向东流淌,形成了一个池塘,被称为介塘。严嵩的父亲在当地捐资,修建了一座石桥,严嵩后来把它称为介桥,于是,该村就改名为介桥村。
现在发现的严嵩的文物不多,两方私印,一张卷轴,一件御赐的皇袍,两件象牙朝笏等。
判断一个人是忠臣,还是奸臣,一般从他的功绩和品德两方面进行分析,两者相加,功大于过,善大于恶,那就是忠臣,反之,则为奸臣。而从严嵩的生平来看,他在这两方面都称不上好,所以,是一个奸臣。
严嵩一生为官大约四十年,其中,二十多年官居高位,甚至身为内阁首辅等同丞相,专权一时。加上嘉靖皇帝对他十分信任,严嵩原本是可以大展宏图,做出一番事业,改变当时朝政的混乱、官场的腐败等问题。但是,就已知的史料来看,他并没有做出什么功绩,既没有劝阻皇帝专心朝政,反而鼓励纵容他沉迷道教。严嵩一生做出了不少危害社稷的事情,比如,严嵩陷害了不少忠良,如提拔他的夏言、弹劾他的杨继盛等人;又比如,卖官鬻爵,疯狂敛财;纵容儿子和手下为非作歹等。
就严嵩的个人道德而言,后世存在一定的争议,毕竟人性复杂。从之前举例的恶行来看,严嵩的品德应该用败坏来形容。但是,严嵩也有不少亮点:比如,勤奋好学,一生笔耕不辍;比如,一生只有一个妻子没有小妾,并一直忠诚于她;比如,热心乡里,为家乡修建了不少桥和路。
不论严嵩的个人道德是否恶劣,至少称不上美好,而他又毫无功绩,反而恶贯满盈,无论如何都只能称之为一个奸臣。与他相反,张居正,虽然专权贪污,个人品德不佳,但改革政治,功在社稷,所以总的来说是一忠臣。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