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战场上指挥官总是向警卫要望远镜并非为了显示身份,血的教训使然_警卫

2020-07-12 21:05:25 历史故事 一些美好的生活 °c 繁体
A +  A -

原标题:战场上指挥官总是向警卫要望远镜并非为了显示身份,血的教训使然

在许多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无论敌方还是我方的指挥官,在准备瞭望的时候,几乎总是伸手向警卫或者随从索要望远镜,军事爱好者大多以为这是高级军官在显示身份尊贵,有“装13”的嫌疑,其实是错误的观念。指挥员随身不携带望远镜,既有过于累赘的因素,也有隐蔽身份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战场上如何隐蔽高级军官的身份,其实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侵华日军早期配发的“昭五式”军服之所以很快更换成为“九八式”,就是因为前者的肩章太过显眼,极易被对手判断出尉、佐和将官来。搞笑的是。“九八式”因为领章太小造成近距离都看不清楚军衔,因此1941年以后特地增大了领章的尺寸和将星的排列方式,但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日本人力求不暴露身份的初衷。

那么既然肩章和领章的佩挂都如此重视,那么体积更大的望远镜自然也在考虑之内,鬼子的“尼康”望远镜(十三年式双目镜)配备给军官使用,而步兵和骑兵士官也佩备了4*40的“九三式”望远镜,后者更加简易、重量轻和成本低廉。有经验的抗日官兵几乎很容易辨别出日军的军官和士官来,因此鬼子也得注意身份隐藏。

一般来说,在战场上挂着望远镜盒舞舞扎扎的必然是士官,因为他们不够级别配备随从,而军官都有条件把望远镜盒、地图盒、指北针等野战装备交给随从携带,一方面是战场隐蔽,另外一方面也确实累赘,挂上王八盒子、指挥刀以后,再背上望远镜盒和地图盒,那身上真的是乱七八糟了,行军和指挥都不方便。

二战期间,德美等工业国家军队的望远镜配备比较普遍,未必就是军官使用,炮兵、侦察兵的士兵和军士也会装备,所以指挥员自己不挂望远镜这事,首先要够级别配备卫兵或者副官。否则级别不够的话,无论怎么麻烦也得自己背着,而若是级别足够配备随从,换我我也得让别人挂着。因为望远镜不是经常需要的野战装备,分量又不轻。

而对于我军指挥员来说,轻易不佩挂望远镜真的是血的教训,因为红军、八路军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指挥员的军装与战士无二,也没有什么军衔和佩饰,彻底的官兵平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战场上佩挂望远镜几乎等于告诉敌人自己的身份。况且红军和八路军时期我军装备较差,营以下干部很少有望远镜配备,一旦被敌人发现使用望远镜的,必然是中高级指挥员,危险系数太大。

比如我军著名战将彭雪枫,其实并非是被流弹击中而牺牲的,解放后曾经对这次事件进行过详细调查,据原新四军四师参谋长张震将军的回忆录介绍:1944年9月10日,彭雪枫指挥新四军攻打顽军李光明的据点八里庄寨,当晚迅速占领了寨子东半部。彭雪枫将军在南门里路东天主教堂设下指挥部。

因为寨子的西半部尚存李光明的小寨子尚未攻克,所以彭师长在黎明时走出天主教堂往南走约四十米,登上寨墙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周围地形,以便部署兵力迅速全胜。” 结果被李光明部一名叫姜毛园的兵痞发现了,这个家伙是个新四军叛徒,嫌弃我军生活艰苦而脱离部队,先后参加了国民党的联保队以及当地顽、伪、匪三位一体的李光明部,但却是一个会打枪的混世兵痞。

当时他在150米距离外的一座两层小楼上据守,发现了手持望远镜的彭雪枫将军,也判断出是个“大官”,随即开枪射击,将星就此陨落。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望远镜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