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求职被拒,变身“古惑仔”写下狂诗: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_狂诗
2020-07-12 21:39:01 历史故事 解忧文史 °c 繁体
A + A -原标题:李白求职被拒,变身“古惑仔”写下狂诗: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李白平生没别的缺点,就是心气儿太高,张不开嘴、低不下头、弯不下腰,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狂,用两个字形容是不羁。这种精神在诗歌作品里可以流芳千古,但在现实生活里,李白却吃尽了颈椎病的苦头。
作为一名志在千里的好青年,李白自然希望能够进入仕途大展身手,可他特立独行啊,可他标新立异啊,不愿意通过科考这种平庸的方式打入上层阶级,一点儿都不刺激,他幻想的是一朝蒙受帝恩,从而一步登天。
所以,李白经常四处派发小广告,内容都是自己引以为傲的诗文,一来可以培养培养名声,二来说不定哪个高官就给相中了。在古代这叫“干谒”,王维、白居易、杜牧等名家都是这样走后门进入仕途的。
开元二十二年,李白在湖北襄阳又遇到一位大咖:韩朝宗,因为喜欢提拔后进而受到时人的普遍尊敬,人送外号“韩荆州”,李白就把自己当成后生奔着拜谒去了。一纸《与韩荆州书》简直惊为天人,不仅狠狠拍了老韩的马屁,更把自己吹上了九万里高空,高处不胜寒,差点下不来。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嗬!李白开篇就把话说绝了:当官不当官的无所谓,主要就是想认识你!这个画面甚是眼熟,小解不禁想起《鹿鼎记》的一段顺口溜:“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显然,简单两句话,老韩就被李白给神化了。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论吹牛皮,李白从没输过谁,自荐书里诸如此类的话语比比皆是。可惜了,李白有才是不假,可人家就是看不惯他这股子恃才傲物的狂劲,因此洋洋洒洒一篇《与韩荆州书》,只走了个过场。
李白败走韩朝宗处,内心愤怒不可抑止,再加上多年以来入仕无门的苦闷,更是无尽的悲愤涌上心头,化成一句句诗即将喷涌而出。其实这样的情节早在李白的人生早期上演过,那是在开元七年的重庆,青年李白被本家李邕瞧不起,他甩门而去,留下“丈夫未可轻年少”,豪气冲天斗云啊!然而如今却不同了,李白因为求职被拒竟写下一首千古狂作,尽显“古惑仔”本质。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
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
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吾兄青云士,然诺闻诸公。
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
这首诗没别的目的,就是用来发牢骚,李白把自己年轻时的疯狂事迹一一罗列,仿佛在说:你看老子当年那么猛,如今一个个的有眼无珠,倒看不上我?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个官怎么就那么难?李白是怎么也想不通。
看来李白是真生气了,开篇既不修饰铺垫也不抛砖引玉,上来就是一顿胖吹:我少年时不识诸事道理,交往的都是不拘小节的豪杰,助人为乐不要报酬,替人解围不求名誉。如果这席话还算中规中矩,那么接下来李白开始放大招了。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我曾经也是一名浪迹江湖的剑客,滚滚红尘之中也曾手刃歹徒,哥们儿肝胆义气远近闻名,举世称英雄!小解认为,“杀人”之说并不是李白硬装大佬,而是他真的干过这样的事儿。
理由有二。其一,李白剑术师从唐代“剑圣”裴旻,而且自己平时也很喜欢耍剑,武功不错,所以他有这个能力;其二,李白创作这首诗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出这口被人拒绝的恶气,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杜甫啊?所以这种情况下,他没必要生编硬造,没啥意义。
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思考很微妙,原本我们以为他诗里的高光时刻都是吹的,谁知却是真真的,像什么“十步杀一人”啦,“仰天大笑出门去”啦,都是李二白耍过的性子,如古惑仔一般,砍完就闪人,“深藏功与名”。想到此处,不禁倒吸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