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君子如玉_圣人
2020-07-12 23:02:41 历史故事 正和岛 °c 繁体
A + A -原标题:读《道德经》:君子如玉
作者:吴强 私人董事会教练
来源:正和岛
日本美食的最高品味应该算怀石料理了,它源于僧人们在茶会上的点心餐,继承了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注重当季当地的食材原味,以及制作和享用过程中的仪式感,强调“不以香气诱人、更以神思为境”。
为什么取名“怀石料理”呢?有两种说法:
流传最广的一种是,僧人在听禅时饥寒难耐,只好在肚子上抱一块暖石,取暖抗饿;
还有一种说法,源于《道德经》中的“圣人被褐而怀玉”,意思是圣人不追求外表的华美,而注重内心的珍贵,就像披着粗布衣服,却怀藏绝世美玉。
我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因为美德才是最好的品味。
古人相信天人合一,相信大道中存在绵绵不绝的神秘能量,而玉器就是这种能量的存储转换器,它温润坚固、光华内敛,说明其中能量充沛。所以,古代的君子无故玉不离身,这就像现代人随身要带个充电宝一样,能随时为德性充电。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君子如此重视玉石,难道是因为它稀少吗?孔子告诉他:“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
孔子说:“玉的质地温润,代表仁;坚固致密,代表智;有形有款但不会割伤人,代表义;可垂挂于身作为饰品,代表礼;叩击它时声音悠长,代表乐;它的瑕疵与瑜美互不掩盖,代表忠;它色泽纯洁透亮,代表信;它的气势如长虹,代表天;它的精神如山河,代表地;它卓绝而与众不同,代表德;天下莫不以它为贵,就像道一样。”
在孔子看来,玉石之所以珍贵,不是因为它稀罕,而是因为它彰显了“德”的一切属性。
孔子提倡的君子之德,是仁义、礼乐、忠信;而老子提倡的圣人之德,是虚静、柔和、慈俭。在他们看来,人生的目的不就是积攒这些美好的德性吗?
在德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内在品格的修养是储蓄,外在物欲的消耗是支出,君子和圣人都在努力增加储蓄、减少消耗,追求德性净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最容易实施、也最容易见效。
但在现实世界,无论是平民还是王侯,大多数人都对此并无兴趣。很多人都认为,德性有什么用?既不能换吃,也不能换穿,在争名夺利的事情上,君子永远斗过不小人。
老子知道,人类宁愿相信谬误,也不愿亲近真理,所以他选择西出函谷关,避世归隐,如果不是函谷关守尹喜的苦苦哀求,他甚至不打算留下只言片语,因为真理说的再简单、再清楚,世界上也没几个人能理解,更没几个人愿意践行。
他在《道德经》第七十章中,直白的表达了他的失望: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解读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施;
但天下却很少人能理解、能实施。
我的言语有主旨、行事有根据。
正是因为人们的无知,
所以我才不能被理解。
了解我的人稀少,取法我的人更是难能可贵,
因此,有道的圣人好像穿着粗衣而内怀美玉。
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玉,所以才会有“黄金有价玉无价”一说,但上古先民看重玉石,是以为它能辅助于德性的修养,是内在德性与天道大德的连接器。
世间最珍贵的玉器,并不是身配之玉,而是心怀之玉,一个人只要活出“德”的样子,他本身就是一块美玉,这就是所谓“君子如玉”。
玉代表美德,而不是炫耀,如果把美玉作为炫耀,就是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反而是失德的表现。当人们的内心不再追求美德时,就失去了与大道能量连接的充电线,就算玉再美、蕴含的德性再饱满充盈,也是无用的摆设。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十几岁时,和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时,就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成为“圣贤”。
34岁时,他因官场之争被贬至贵州龙场,但却有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悟道,他提出,只要能致良知,做到知行合一,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真的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吗?其实老子也这么觉得,他认为成为圣人的“知”与“行”非常简单,方法他已经说的够清楚了,人人都能明白、都能做到。但是,却没多少人愿意相信他,更没有人肯行动。
世人向往的,与圣人所追求的恰恰相反。如果说圣人追求“被褐而怀玉”的话,那么世人则追求“被锦而怀糠”,只喜欢表面上的光线靓丽,毫不在乎内在修养,可以说是“马屎外面光,里面一包糠”。
老子没有回答的问题是:大道真理如此珍贵,又如此简单,为什么世人无法理解、不去实施,甚至做出“背弃大道、自甘堕落”的逆向选择?难道是因为人性有趋于堕落的“原罪”属性?
2500年过去了,人类还在痛苦中挣扎,老子的苦口婆心,依然不能让人类悔改。也许,“悔改”才是人类自我救赎的开关,只有把开关拨到正确的位置,才能重新恢复与大道连接,才能让人人都活成温润如玉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