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被熔化的青铜器,因刻着几个铭文被抢救下来,成为国宝文物_铭文
2020-07-13 23:29:49 历史故事 传统文化常识 °c 繁体
A + A -原标题:即将被熔化的青铜器,因刻着几个铭文被抢救下来,成为国宝文物
在中国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中,陈列着林林总总的文物,它们不再是冰冷冷的器具,而是一段段带着温度的历史。不光是诉说当年的历史,也是在讲述它们自己的经历,因为几乎所有的文物,都有不平凡的故事。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它们,多多少少都有幸运的成分。
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件文物,差点就遭到了灭顶之灾,那将无人会记得它的存在。在极其巧合之下,它被保留了下来,而且还成为了国宝,这就是西周匽侯盂。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热河省凌源县(现在属于辽宁省朝阳市)营子村农民唐永兴正在开垦荒地。没料到,他一锄头砸下去,听到了清脆的声音。唐永兴知道这是有金属,便小心翼翼地挖掘起来,最后竟然在附近找到了16件青铜器。
因为当时的文物知识缺乏,他并没有当回事,还以为事普通的废铜。于是,唐永兴与当地合作社签订了协议,准备将这些废铜回收熔化,支援国家建设。不过,就在签完协议之后,唐永兴发现这些青铜器上还有字,便留了个心眼,拿出一个器皿的盖子去找当地的历史老师。
结果,当地老师拿出书本比较,告诉他有可能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唐永兴听说之后,又赶紧赶回去,强烈要求废除协议。就这样,这些已经到了熔炉边上的青铜器,终于被保留了下来,免遭灭顶之灾。试想如果当初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后人就看不到这些国宝,没有人记得它们的样子,甚至连它们是否在人间出现过都将无人知晓。
在这16件青铜器中,最出名的当属西周匽侯盂,它与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大盂鼎、龙虎尊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国之重器一起,被评选为国家博物馆所藏青铜器中的“中国十大青铜名器”。
盂是一种盛水的容器,在中国古代的器皿非常讲究,它们都有专门的名称。然而,经过漫长的岁月变迁,很多器皿的实用性被取代,也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然而,盂的功能和名称,几乎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历经几千年,没有太多的变化。
匽侯盂是典型的西周风格,它器型规整,古朴端正。它是上宽下窄的形式,有底座,通高为24.3厘米。它的上部口径为33.8厘米,底部足径23.3厘米。有两只附耳,而且附耳上部有横梁与器身,更好地防止附耳的断裂,这也足见当时的工匠心思之细密。
青铜器的纹饰,是审美上的重要看点,匽侯盂显然不负众望。在盂身上,遍布着云雷纹和夔风纹,这是当时两种非常常见而精美的纹饰。在它的内壁之上,刻着五个字的铭文:匽侯作饙盂。
仅仅五个字,就透露出了它的重要信息。所谓匽侯,实际上就是燕侯。武王灭商之后,将弟弟姬奭封在燕地,便是燕召公,此后的燕国国君,都是侯爵,直到燕庄公时期,在齐桓公的支持下重新取得了公爵。也就是说,这件匽侯盂应该是西周中早期的作品。
另外,这个“饙”字,是表示蒸熟的饭,这也说明了匽侯盂的用途,它就是一件食具。有的朋友认为,以此可以推翻盂作为装水容器的概念。小珏认为大可不必下定论,因为这涉及到古代人的饮食结构和称呼习惯,如果以这个孤证而下定义,未免太过草率。
如今的匽侯盂,就静静躺在国家博物馆中,受到精心的照顾。观众们在感叹三千多年历史的同时,也不得不抱着幸运的心情来欣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