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从杨秀清的战略战术错误,探究太平天国北伐军失败的原因_太平天国

2020-07-13 23:31:58 历史故事 苏彩俭讲游戏 °c 繁体
A +  A -

原标题:从杨秀清的战略战术错误,探究太平天国北伐军失败的原因

天京陷落后,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落入湘军手中。他在被杀前,写下了著名的《李秀成自述》。在这篇自述中,李秀成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太平天国运动做了一个总结。他总结了重要的天国十误,在这十误中,他将太平天国的北伐列为十误之首。

太平天国在打下南京后,决定定都于此,改名天京。同时,太平天国发动了北伐。北伐的主力是以林凤祥、李开芳为首的两万太平军战士。这支军队执行杨秀清的“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毋贪攻城糜时日”的命令,一路上历尽艰难,终于打到天津附近。但是由于没有后援,敌众我寡,最终全军覆没。

我们看到,这支北伐军只有两万多人,相比太平天国占领天京的时候的百万之众只是少数。但是,为什么李秀成要把北伐的失败立为十误之首呢?

这是因为这次北伐在战略上和战术上都是错误的,这使得北伐遭受了惨痛的失败。而且它的失败给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李秀成才会对此耿耿于怀。

一、 北伐的战略性的失误。

在太平天国打下南京之后,为了下一步的发展进行了讨论。洪秀全的意思是出兵河南,向北发展。但是杨秀清的意思是定都南京再进行北伐和西征。最后,杨秀清的意见占了上风,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关于定都南京还是继续北伐这个两个方案,究竟哪个更好的争论到现在一直没有平息。不过,这个争论并没有多大意义。这只是战略上的意见不同,不管采纳哪种意见,要看是否能够夺取全国政权。

如果采取洪秀全的方案,太平军采取进攻的姿态占领河南,下一步进攻北京。这个方案有一定的冒险性。而杨秀清的定都南京,建立根据地的方案则有它的合理性。所以,采取哪个方案都无可厚非。

但是,在定都天京之后,杨秀清的指挥出现了巨大的战略失误。这个失误就是错误估计形势,采取了北伐和西征并举的战略。这也决定了北伐军失败的命运。

在当时,虽然太平军获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敌强我弱的形势依然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既然建都天京,就要以天京为中心,建立巩固的政权。这样,随着自己的力量发展壮大,敌人的力量日益减小。等到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时,再发动对敌人的决战,这样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杨秀清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在向南京进军期间的顺利情况,使得他过低的估计了敌人的力量。他在定都天京后,对盘踞在天京城下的敌人的江南大营视而不见,反而发动了北伐和西征,这是极为明显的错误。

以太平天国当时的情况,应该集中兵力,肃清天京附近的敌人,然后以天京为中心,向四周进行发展。北方要至少控制淮河一线作为屏障。而西征的军队则要控制长江上游,另外派军队配合江浙一带的起义军。这样,就能够控制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地区,解决人员、财税等方面的问题。

而敌人则会因为失去江南半壁江山,再加上失去收取赋税的主要地区江浙一带,实力会受到巨大的打击。在时机成熟后,太平天国再发动北伐,这时会有利的多。

而杨秀清并没有看到敌强我弱的形势,自认为敌人不堪一击。他违背作战的基本原则,不理睬眼皮下的江南大营,将自己的根本重地置于敌人的兵力之下。而以不足的兵力进行北伐和西征,结果天京、北伐、西征三方面都同时告急,给太平天国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二、 北伐的战术上的失误。

在北伐的战术上,杨秀清也为北伐军制定了一个错误的战术。他给北伐军的指令是“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毋贪攻城糜时日”。这就是给北伐军下达了一个不要后方,袭击北京的命令。

从扬州出动的北伐军经过安徽河南,渡过黄河,绕道山西,突入河北,最后打到了天津附近。但是,在这里,他们遭到了优势敌人的围攻,再加上天寒地冻,衣物和粮草困难,最终只能南撤。在优势的敌人围追堵截之下,北伐军依然步步为营,希望等到援兵到达,再行反攻。但是,最终弹尽粮绝,全军覆没。

杨秀清为北伐军制定的战术,其实是一个孤注一掷的战术。北伐军一路上没有建立任何根据地,只是依靠进攻敌人得到补充。而到了北方,粮草补充变成了北伐军难以解决的问题。林凤祥向天京报告说,“兵将日日加增,唯欠粮米一事”。这一切都是无后方作战带来的后果。

而林凤祥、李开芳又执行杨秀清的指令过于死板。杨秀清指示他们到达京津地区后,等待援军到达,再图北京。林凤祥和李开芳在攻打天津不克,敌人大军云集的情况下,依然拘泥于杨秀清的指示,固守待援,正中了敌人的下怀。

而天京派出的几批援军都在半路上被击溃。在这种情况下,林凤祥、李开芳本应该果断南撤,这样还可以保存一部分骨干,减少损失。可是,两人终究没有能够机断行事,反而死守一隅,在敌人的围困下苦斗,最终覆灭。

杨秀清为北伐军制定的战术,既要求北伐军进行无后方作战,这就需要高度的机动性,要有极大的自主权。而杨秀清又给北伐军规定的过死,让他们达成袭击京津的目标。这样矛盾的战术,使得林凤祥、李开芳无所适从,最终失败。

三、 北伐失败带来的影响。

太平天国北伐的失败,虽然损失的兵力只有2万人,但是,我们从这支军队的表现来看,就知道这支军队是一支精锐之师。这支军队原本是萧朝贵的部下,林凤祥、李开芳率领他们一直担任太平军的前锋。

这支军队基本上都是广西的老兵,对太平天国信仰高,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勇敢,堪称太平军的精华。虽然太平军号称百万之众,但是这里面有很多老弱妇孺,能战的战士不多。所以说,这样一支精锐的丧失,对太平天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其次,我们看李秀成的天国十误中,与林凤祥、李开芳北伐有关的,还有第二、三误,都是为了救援北伐军遭受的损失,这都是北伐军带来的连锁反应。这些军队都是在西征中急需的军队,都这样随着北伐军而损失了。这使得太平天国的军队更是捉襟见肘。

为了援救北伐军,使得西征兵力不足,天京被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围得水泄不通。这造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了太平军在其他战场因兵力不足产生困难。使得太平军刚打下天京时的大好形势白白丢弃了。

而最为重要的是,这支军队本来是萧朝贵的军队。萧朝贵是洪秀全的妹夫,是忠于洪秀全的人。虽然萧朝贵已死,但是这支军队对洪秀全的忠心没有改变。如果这支军队不是被葬送在北伐中,它可以在洪秀全的指挥下,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杨秀清的野心。这就可能不会发生后来的“天京事变”了。

四、 结语。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派出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两万多人的军队,进行了北伐。这支军队骁勇善战,一路奋勇作战,一直打到了天津。但是,由于无后方作战,没有补给,没有援军,最终在优势敌人的围攻下,全军覆没了。

北伐军的失败,是由于杨秀清错误的战略和战术方针造成的。他在战略上轻视敌人,不按照军事原则制定计划,轻率的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发动北伐。在战术上,他一方面要求北伐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方针,无后方作战。一方面又要求北伐军以北京为目标,限定北伐军的战术自由。在这种自相矛盾的战术下,林凤祥李开芳无所适从,最终失败。

林凤祥、李开芳率领的北伐军是太平军的精锐,他们的失败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援救他们,杨秀清抽调各处兵力组织援军,不但援军纷纷失败,兵力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各处的战争。最终,太平军夺取南京时的大好形势被白白丧失了。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北伐军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