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灭蝗有失天意”皇帝犹豫不决,他果敢进言,山东不再饥民遍野_皇帝

2020-07-16 20:03:22 历史故事 夏晚情感 °c 繁体
A +  A -

原标题:“灭蝗有失天意”皇帝犹豫不决,他果敢进言,山东不再饥民遍野

姚崇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精明能干,关心百姓的疾苦,为唐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姚崇从小就受到他父亲的影响,勤奋好学,并且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他长大以后,进入朝廷当了官,主要是负责案件和刑狱方面的事情。姚崇由于执法公正,并且给很多人洗刷了冤情,于是受到了武则天的重视,武则天给姚崇升了官。之后姚崇担任了夏官侍郎,并且可以在朝堂上参与朝政讨论了。

有一次上朝,武则天对群臣们说:“以前周兴和来俊臣等人审理案子的时候,很多大臣都会被牵扯进去,并且以反叛的罪名处置他们。既然国家法律制定了下来,那么即使是我也不能违犯律法。对于一些案件,我也曾经怀疑的确有人是蒙冤入狱的。对此我派心腹到监狱中去了解实情。可是他们也都签了字画了押,对自己的罪行是供认不讳。如今,周兴和来俊臣都死了,但是却是没有了有关谋反的案子。这难道说明,之前被他们杀死的人,是因为受到冤屈才会死的吗,”一时间,朝堂上的大臣都三缄其口、面面相觑。

姚崇因为曾经在刑部办过公,并且执法的时候很公正,办的案子都很公道。所以从他手中活下来的人很多。针对武则天的这个问题,他果断地站了出来,向武则天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以前被告谋反而被关进大牢,之后被残忍杀害的人,都是受到了冤枉,这一切都是因为酷吏的诬陷才导致的。告密的人通过告发别人能立下功劳,所以人人都忙着去给别人罗织罪名。这种情况和汉朝的党锢之祸相比,甚至还要严重啊!陛下派人到监狱中向犯人们查问案情。被派去的人也害怕自己不能活下来,因而他们不敢替犯人们翻案。

假如,他们要是翻案的话,那么就会被那些酷吏残忍地杀害。如今,陛下早已经看透了这种情况,并且给予那些酷吏以应有的惩处,国家因此走向了稳定。自此以后,我用自己和我全家人的性命向陛下保证,现在的官员之中再也没有谋反的人。万望皇帝陛下今后要是看到别人关于这样事情的奏报,把它放在一边,不要管它就行了。如果真的有证据能证明有人犯了谋反的罪,那么我就任凭皇帝您处置。”

姚崇的一番话可谓是对武则天的批评,并且还很尖锐。但是武则天听完之后,非但没有发怒,反而表现得很高兴。她说:“以前宰相不敢违背我的意思,结果天下人都把我当成了一个滥行刑罚的君主。你现在所说的,很是符合我的心意。”

酷吏横行,朝中百官,人人自危,即使酷吏被武则天处置了,但是酷吏的遗风仍然使得群臣不敢说话。可是时任夏官侍郎之职的姚崇,不顾及自己官职卑微,冒着死去的危险向武则天进谏。武则天被他的这种智勇无私的精神所感动,之后果断废除了严刑峻法,这样稳定了武周政权,维护了国家法制。

唐玄宗继位后,姚崇被任命为宰相。开元三年的山东大地上,飞蝗遮天蔽日,所过之处,百姓的青苗瞬间就被吃光,旷野之中,任何草木的叶子都不复存在。如果不对蝗虫加以控制,就会造成大规模的饥荒,到时候难免饥民遍野,会引起国家的动荡。

然而由于封建时代的迷信原因,从百姓到官员,大多数人都认为蝗虫是天灾,并非人力可以控制,如果捕杀蝗虫就会遭到上天的报复,从而引发更大的灾祸。面对这种情况,百姓只能在田间地头,焚香祷告,祈求上天,而地方的官员对此也只是愁眉不展,未见有任何行动。

这个时候,姚崇果断站了出来,他向唐玄宗建议:“事不宜迟,应该立即派出御史,前往各地捕杀蝗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唐玄宗也听信“灭蝗有失天意“的话语,在这时显得摇摆不定。

姚崇此时心急如焚,他以历史上的两次蝗灾为例,向唐玄宗指出灭蝗一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果不加重视,难免造成百姓相食的惨剧。看到唐玄宗仍在迟疑,而反对者提出蝗虫太多,不可能杀尽的时候,姚崇决然地说:“如今山东蝗灾横行,百姓流离失所,身为官员怎能坐视不管。蝗虫自然很多,即使一时难以除尽,却也该尽力为之,减少蝗灾的损失。而且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然可以消灭蝗灾。如果灭蝗不成,我愿甘当罪过,辞去丞相一职以谢天下!”看到姚崇有如此决心与豪气,唐玄宗也终于表示派人灭蝗,任何人再继续表示反对立即处死。

姚崇并不是空口说大话,他深知灭蝗并不简单,因此早有准备。他将“捕蝗使“派往各地监督灭蝗,同时也将他精心研究的灭蝗方法带往山东各地。他们利用蝗虫的向光性,在夜间点燃笼火,在旁边挖坑,蝗虫被火光吸引而来,他们然后将蝗虫全部杀死,埋于旁边的坑中。一时间,山东各地夜晚篝火不断,浓烟四起。最后终于消灭了蝗虫。

然而,第二年山东再发蝗灾,姚崇令各州像去年一样再次捕杀。然而有一个州的刺史却拒不从命。他还写信给姚崇说:“蝗灾乃是天灾,应该靠人们积累自己的德行来感动上天,否则越杀越多。”姚崇并不因为连续两年都闹蝗灾而否定自己的看法,他也修书一封,痛斥这位刺史。

他说:“如果蝗灾是因为德行的原因,那看来你以前是没有恩德吗?如今蝗灾遍布,你身为父母官却坐视不管,让百姓怎么生活呢。难道这样就是有恩德的?灭蝗一事,刻不容缓,如果出现半点差池,唯你是问!”这个刺史看到姚崇如此坚决,只得奋力灭蝗。最后也成功地消灭了这次蝗灾。

由于姚崇的坚持,虽然山东连续发生蝗灾,却没有出现以前蝗灾之后饥民遍野的局面。百姓对他十分地爱戴,甚至将他的画像供奉起来,姚崇成为了万古流芳的名相。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姚崇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