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本来深得朱元璋和朱棣器重,可为何最终却会落得被冻死的结局?_朱棣
2020-07-16 20:07:42 历史故事 澳古说历史 °c 繁体
A + A -原标题:解缙本来深得朱元璋和朱棣器重,可为何最终却会落得被冻死的结局?
解缙被朱元璋视为亲子,这点是有史可查的。据《明史》所载,某一日,朱元璋召见解缙闲聊,闲聊的过程中,他对解缙说道:“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意思就是我和你在身份上虽是君臣关系,但是在恩情上却是形同父子,因此作为父子,你应当对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为何朱元璋会说在恩情上他们是父子关系呢?这还得从解缙的父亲解开说起。解开富有经纬之才,曾“二魁胄监,五知贡举”,当时朱元璋起兵反元之时,解开曾经给了他几点建议,继而让他在乱世中站稳了脚跟,所以对于朱元璋而言,解开对他是有恩的。如此,当解开的儿子解缙入朝为他效力时,因之前的恩情,朱元璋自然就将他当做自己的亲子来看待。
解缙,江西吉水人,是明初非常有名的一个才子,与徐渭、杨慎合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解缙自幼就聪颖绝伦,史称他七岁就能写文章;十岁一天就能背诵一篇千言的文章;十二岁就读尽《四书》、《五经》,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小神童”。年幼时的解缙,他的能力到底如何,至今日已无从查证。但是,从他的那几乎是畅通无阻的科举之路来看,他确是一位大才。
洪武二十年(1387年),年仅18岁的解缙,在第一次参加乡试时,就名列榜首,高中解元。次年,又在第一次参加会试的情况下,就以三甲第十名的成绩,成功高中,自此是一跃龙门,成为天子门生。18岁的解元,19岁的进士,在科举上,能以这样的年龄获得如此的成就,不但在明朝是少之又少,即使是放在中国千年的科举史上,都是个例。从这点,我们就可看出,解缙的才学绝对是顶尖的存在。
此时,年少高中的解缙不但科举得意,在最初官场也是极其得意。高中之后,他就被朱元璋授予中书省庶吉士之职,前往中书省学习政务的处理,要知道,此时朱元璋还没有废除宰相制,中书省还是明朝最高的行政机构,因此能前往中书省任职,可想而知,朱元璋是想将解缙作为日后的重臣来进行培养的。基于此,同年,解缙就被提拔为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为皇帝提供政务意见的要责。
按理说,作为朱元璋最重视的臣子之一,解缙此后应该是平步青云,一路高升的,但是事实上,至洪武二十一年后,就再也未见解缙的升迁记载,一直都在原地踏步着。而之所以会这样,究其原因就在于他说话太直,过于刚正。或许是年少轻狂,又或者是本性如此,解缙是只要看他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他就会立刻站出来加以训斥,甚至是连朱元璋都不放过。
比如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缙刚刚中得进士不久,他就给朱元璋上了一道万言书,在这份奏折中颇有许多不敬之词,比如“尝闻陛下震怒,锄根剪蔓,诛其奸逆矣。未闻褒一大善,赏延于世,复及其乡,终始如一者也”,意思就是我听说陛下你易怒,动不动就喜欢株连,就从未听说陛下您去奖励一个好人,即使是奖励了,第二天就将他当作奸佞给处死。这句话的潜台词很是明显,就是指责朱元璋不会当皇帝,总是赏罚不明,是拐着弯的骂朱元璋嗜杀成性,滥杀无辜。
试想,一个连皇帝都敢直白批评的人,解缙的刚直可想而知。当时的解缙,只要是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不管是谁,就是上去怒斥,是丝毫不给他任何面子,比如解缙就曾当着尚书沈潜公开指责兵部僚属玩忽职守,弄得沈潜是颜面尽失。再如解缙认为御史袁泰贪赃枉法,因此就代御史夏长文革疏《论袁泰奸黠状》,历陈其蔑视朝纲,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等种种罪行。可以说,解缙的刚直的性格,是让他得罪了一大批朝中的权贵,这些权贵皆对其是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此时,那些权贵为了除掉解缙,是纷纷向朱元璋行诬告之事,这时朱元璋虽有心重用解缙,但无奈的是朝中文武有近乎一半都对解缙有意见,所以朱元璋为了保住解缙,只能是将他罢职,让他回家面壁思过。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召解缙父亲进京,对他说道“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让他领着解缙回到老家吉水思过,等磨平性格,十年后再回到朝中效力。
就这样,解缙回到了吉水,终洪武一朝都再未入仕。
到了建文朝,初因御史袁泰的诬告,解缙并没有得到重用,反而还被降职,被贬为河州卫吏。直到建文四年(1402年),在礼部侍郎董伦的推荐下,解缙才被召回京师复职,任翰林待诏,并与十一月任内阁首辅(此时的内阁首辅非彼内阁首辅,与嘉靖、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相比,此时的内阁首辅只是一个秘书,只是负责给皇帝提供政务上的处理意见,并没有执行和决策权)。
靖难之役后,解缙并没有向方孝孺那般,誓死效忠建文皇帝,而是选择投靠朱棣。在这里,不得不说,解缙虽刚直,但一旦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他却似乎就再也不在乎什么刚直不刚直了,变得有些猥琐了起来。在朱棣破城在即时削,当夜,解缙、王艮、胡广等人相约来到吴溥家中,此时解缙是一副视死如归的忠臣形象,他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城破之时,就是他在文庙自缢之时”。如若没有之后的事情发生,我这里倒真的想说解缙,您真的是好样的。
但是,事实上,解缙最后的行为,却真的是让人有所不齿。在从吴溥的家中出来后,解缙并没有前往太庙,反而是以百米冲刺般地跑到了朱棣的大营中,向朱棣表示自己的忠心。角色转换如此之快,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此前信誓旦旦地说要去文庙自杀的事?此时早已被解缙抛之脑后。
当然,解缙的投靠,虽让他被人有所不齿,但是因其才学,是十分深得朱棣的器重,虽丢了名声,但却赢得了荣华富贵。对于“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的朱棣而言,朱棣是将其视为自己的肱骨之臣,并加以重用,此时的他是一路直升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进文渊阁参预机务,地位与六部尚书同等,成为整个王朝最受朱棣信赖的一批人。
但是,此时的解缙虽被重用,可是八年的面壁思过却似乎并没有改变他那太过刚直的性格。这时的解缙依然就是见到不爽的就一定要过去干,依旧是刚直无比,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他就会毫无顾忌的去做。
而正是因为这种刚直,埋下解缙早死的种子。
解缙刚直没有错,如若这种刚直只是在与群臣的交往中表现出来,这并没有错,毕竟对于皇帝而言,刚臣在朝堂之上还是很有用的,可以以振朝纲。但是,如若这种刚直是被用在皇家的家事上,其结局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毁灭。
解缙之所以会落了个冻死在雪中的结局,究其原因在于他太过深入朱棣的家事之中。历来,不管是谁,只要太过深入到皇族的家事中,他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比如曹魏时期的杨修,他之所以会被曹操所杀,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太过深入曹丕与曹植的夺嫡之战中,被曹操认为他的存在影响来曹家子弟之间的亲情。所以,聪明的臣子他们从来都不会太过深入的掺和到皇家的家事中,他们知道干预皇家的家事,虽有可能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权力,但更多的却是会让他们家破人亡。
自朱棣荣登大宝后,对于太子的人选,他曾是陷入长时间的犹豫不决中,他一直在嫡长子朱高炽与嫡次子朱高煦之间反复徘徊着,不知如何选择。首先朱高炽,身为皇嫡长子,他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成为储君的,但是对于他,朱棣却不是很满意,因为他的身体实在是太弱,是只会文而不会武,跟朱棣是一点都不像,因此朱棣并不太想立他为皇太子。而反观朱高煦,他却跟朱棣很像,是勇猛无比,战场上也是所向披靡,因此是深得朱棣的喜爱,朱棣也一直想将皇位传给他。
但是,当时朱棣虽钟意朱高煦,可是群臣们却都支持立朱高炽为储君,因为朱高炽是仁义之主,让他继位于国于民皆是有利的,而朱高煦却是一位行事无法度的主,让他继位,只会让国家陷入动荡之中。由此,当时的群臣们是极力反对立朱高煦为储君。
就在这时,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朱棣就召见解缙前来,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答案。按理说,对于这种皇帝私底下询问储君人选的事情,只要稍微有点政治敏感度的官员,他们都知道该如何回答,那就是避而不谈,一切全凭皇帝做主,只有这样才是最佳选择。但是,解缙显然不知道,此时在朱棣询问他储君人选一事上,他就直白的说道:“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立朱高炽为储君。
这时,朱棣听后,并未作出反应,只是默不作声,并不打算立刻做出决定。按理说,这个时候即使解缙支持朱高炽,他也不该再说下去,毕竟第一次说只算是建议,如果再说,那就是算逼迫了,而这对解缙而言,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只是朱棣并不明白。此时的他,依旧是固执的请求朱棣应该立朱高炽为储君,并反复的叩头说:“好圣孙”,提醒朱棣如果立朱高炽为储君,那大明至少可以保证二代昌盛。
或许就是因为解缙的这句好圣孙,最终是让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储君。也就是如此,夺嫡失败的朱高煦对解缙那是恨之入骨,欲将其除之而后快。
而就是朱高煦的报复,最终让解缙是走向了末路。
永乐八年(1401年),朱高煦以解缙入京不朝拜朱棣,而是会见朱高炽为由,诬告解缙有不尊朱棣与谋逆之心。但是事实上,在当时解缙之所以不去见朱棣,那是因为朱棣当时并不在南京,而是在北方打战,所以解缙只能是去见太子。然后,正在解缙回任地之时,好巧不巧,朱棣就回京了,而此时解缙并不知道。朱高煦就是借着这个空隙,去行诬告之事。
试想,朱棣本来就是造反上位的,再加上他本人又是生性猜忌之人,所以听说解缙居然在与太子谋划着什么,他自然就是大怒,秉着宁杀错,不放过的精神,他是立即下令逮捕解缙。要知道,此时的解缙在被逮捕前,他还在为朱棣一朝出谋划策,当时他见赣江两岸旱情严重,便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引水灌田。只能说,帝王家真的是一个绝情的存在。
试想,解缙入狱后,朱高煦岂能放过他?其是拼命的折磨于他,让他生不如死。就这样,到了永乐十三年(1415年),随着朱棣一句“缙犹在耶?”,解缙被活生生的冻死在雪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