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牺牲留下一对儿女寄人篱下,儿子后来成湖南首富
2020-07-17 20:04:20 历史故事 趣观历史 °c 繁体
A + A -原标题:秋瑾牺牲时仅32岁,留下一对儿女寄人篱下,儿子后来成湖南首富
引言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样大气磅礴的诗句,出自我国近代史上一奇女子——秋瑾笔下,是她所写诗词中最直抒胸臆,表达忧国忧民情怀的一首《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在短短32年的生命历程中,她致力于女权斗争和革命运动,是近代妇女的杰出代表。纵观历史,我国曾出现过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在政治方面,有吕雉、武则天等人;军事方面有平阳公主、梁红玉、唐赛儿等。风雨飘摇的近代史上,更有无数女英雄涌现而出,1860年率村民抵抗英法联军侵略的冯婉贞;15岁即英勇就义的刘胡兰;经受日寇百般折磨不投降的赵一曼等等。当然,还有很多无名女英雄不为我们所知,但她们同样为中华民族抗战和崛起付出了鲜血和生命。
▲赵一曼塑像近照
提到近代女英雄,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就是“辛亥女杰”秋瑾。1875年,秋瑾生于福建云霄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官至湖南郴州知州。家中风气较为开化,秋瑾自小与兄长一同上私塾,好文史,能诗词,15岁时又学会了骑马射箭,曾自号为“鉴湖女侠”,堪称文武全才。有人评价她为“此身若为男子,定当为国破贼!”虽然秋瑾不是男子,但她确实以身殉国,为革命、为国家倾尽所有。
▲秋瑾故居
011896年,21岁的秋瑾嫁给王廷钧,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秋瑾携女儿随同丈夫入京复职。此时八国联军侵华刚刚过去两年,大清朝摇摇欲坠。1904年,秋瑾不顾丈夫阻挠,孤身前往日本留学。留学期间,她经常参加留学生大会,结识了一众仁人志士,其中就包括鲁迅、宋教仁、黄兴等等。
▲秋瑾剧照
同时,她也时常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她与同学发起妇女组织——共爱会,并多次开展妇女运动,她以恢复汉人中原为宗旨,参与创办《白话报》,在主编《白话》月刊过程中,得到孙中山的建议,自此愈加善用报刊宣传革命思想和女权理论,曾发表《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等文,猛烈抨击封建制度,批评满清政府,大力宣传女权主义。归国后还曾创办著名的《中华女报》。
▲秋瑾纪念碑近照
1905年,秋瑾留学归国,不久后便加入光复会。此时,国内革命形势也有了迅速发展。几个月后,她再次东渡日本,入青山实践女校学习。此次留学期间,她在革命上迈出了一大步——正式加入同盟会。1905-1096年间,她写下许多革命诗篇,并表示:“愿将生命作牺牲。”不料一语成谶,这位女斗士不久便慷慨就义。
▲秋瑾被抓前剧照
1906年,秋瑾归国后,为防止亲人被牵连,严肃声明与家人断绝关系。一年后,因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本应做接应的秋瑾也被供出。她毅然表示:“革命要流血才能成功”,拒绝逃往他处。此语与1989年谭嗣同就义时所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异曲同工之处。1907年7月13日,秋瑾被清军逮捕,两日后从容就义,年仅32岁。
▲秋瑾故居近照
遇难后,由于“谋反”罪名牵涉太多,甚至没有人敢为这位女斗士收尸。1909年丈夫病逝后,12岁的儿子王沅德才去到绍兴,迎母亲灵柩回湘潭,与父亲合葬一处。父母双亡后,王沅德与妹妹王灿芝被秋瑾好友悄悄收养,寄人篱下。辛亥革命那年,14岁的王沅德继承母志,加入同盟会,后经不懈奋斗,终成一方巨贾。
▲秋瑾儿子王沅德旧照
王沅德在经商方面才能卓越。1918年在上海正风大学毕业后,曾任教员等职。后开始涉足商界,长沙、湘潭、武汉等地都有他的产业。湘潭当地绸缎庄、当铺和湘潭电灯公司均有他的股份。在悉心经营下,王沅德一度成为湖南首富。身为烈士后裔,王沅德多次资助革命活动,多次出面保释被捕共产党员。
▲湖南省文史馆
他在教育方面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曾筹建“鉴湖中学”,以秋瑾之号命名来纪念母亲;1941年,捐出株洲大冲田地创办新群中学。作为当地首富,他屡屡仗义疏财,每年为贫苦乡邻“放年米”。1951年土改时,主动将私产上交人民政府,极大推动了当地土改步伐。后来在湖南文史馆任秘书,整理母亲秋瑾的资料。
结语 秋瑾母子均为中国革命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奋斗与抗争,是时代中有志之士的缩影。秋瑾更是时代先行者,是近代女性革命的一面旗帜。他们不是被逼到无路可退的底层人民群众,但他们懂得《世说新语》中所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这种敢为天下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每一个时代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参考资料: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世说新语》《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