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陆地和海洋,究竟谁才是撑起经济循环的主流?中国历史已经证明!_经济

2020-08-06 21:38:43 历史故事 纵横私家谈 °c 繁体
A +  A -

循环的故事你知道吗?下面历史随心看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原标题:陆地和海洋,究竟谁才是撑起经济循环的主流?中国历史已经证明!

对于经济体来说主要存在两条循环通道,一条就是跨越国际的外循环,一条就是依靠庞大国内市场的内循环。在这个“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并行的时代,究竟谁才是撑起经济循环的主流呢?或者说,陆地和海洋,谁才是中国经济的命门?或许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到答案!

一、先秦至西汉初,内循环为主

我们知道,人类的文明发展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虽然其中并不缺乏交流碰撞,但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显然特殊的地形给予了人们很好的保护。因此,从先秦至西汉初,神州大地的经济是以内循环为主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鲁国产了素缟,要往外卖,那么在春秋时期主要有这么两个销路:一个是在鲁国国内卖掉,一个是通过商人转运到他国去卖掉,至于具体转运到哪个国家,那么就要看商人们的分销能力了。

但是这个范围大体上局限于“中国”,整个商品的生产、流通、销售都是在“国内”完成的,这就是历史上比较封闭的经济内循环方式。

二、张骞凿空之后接入经济外循环

对于商人们来说贱买贵卖是最好的获利方式,尤其是把某地的特产贩运到边远地区进行销售。虽说说中国从很久之前就不缺乏和中华文明区外的地区进行通商,但是当时毕竟还是极少数,不过在张骞通西域之后事情就变得不同了。

虽然说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和乌孙一块打匈奴,但是主要目的并未达成,好在产生了积极的副作用,那就是“陆上丝绸之路”从此贯通,我华夏经济开始逐渐接轨周边国家和地区,进入了外循环模式。

于是中国人生产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开始大量运往西域地区,换回来的有宝马、宝石、香料等物品,此外大批的植物也开始引入中原,我们的食物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这是古老的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接入外循环的链条,并获得了巨大的好处。

三、唐宋海上丝路扩大了经济外循环规模

中国丝绸之路有两条,陆上一条,海上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鼎盛于唐宋时期。尤其是宋朝,有宋一朝海运一直十分发达!

海上丝路和陆上丝路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货运规模,陆上丝绸之路顶多就是几百匹骆驼驮着货物,总共也不会太多,但是海上丝路有大船,货运量可以说是十分惊人!一艘海运大船一次运输的货物,少说也有一两百吨的规模。

而且宋朝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已经十分发达,指南针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不夸张的说宋船已经可以通航“世界”。

巨大的海运外贸规模带来的就是经济外循环规模的空前扩大,中国的商品不仅拥有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而且获得的利润更是成倍增加。此外,外国的商品也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经济循环的链条从此变成中国-外国1-外国2-外国3-中国的外放模式,不再是单纯的中国国内的单循环模式。

在这一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更加频繁,互相影响也变得更加深刻。

四、明清海禁,大规模的经济外循环被打断,经济内循环重回主流

虽然说丝绸之路一直发展的不错,明朝初期甚至开启了“宣德华而柔远人”的郑和下西洋,但是明朝开始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虽然说主要是为了对付倭寇,隆庆期间也曾开关,但是这之后,中国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在即将到来的“海洋时代”充当弄潮儿的机遇。

清朝海禁更是严厉,期间虽然短暂开放,但是政策再度高压,一段时间内都是“民间片板不得入海”,许多远洋大船统统被拆毁,好不可惜!

好在还留了一个“广州十三行”,不然中国连看眼看世界的窗户都没了。

但是朝廷虽然严禁海运,架不住民间总有私自驾船出海的,毕竟面对高昂的利润,资本是敢于冒着杀头风险的,不仅如此,它还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清朝南洋猖獗的海盗中就有不少是做走私生意的,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政府给逼的!要不然谁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跑去当海盗呢?

不过这些毕竟只是少数,只有少数的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到外国的洋玩意儿。对于大部分的中国百姓来说,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全部都是国内产的,内循环下中国百姓的日子其实挺惨的,不过紧紧巴巴也是一辈子过去了。当然,这主要是因为落后的生产力没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导致的。

五、鸦片战争后中国重新接入外循环

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的中国大门,原本内循环的中国再次接入更大范围的外循环。

不过这次中国沦为的是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这个循环的中心是当时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

这次接入外循环让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开始解体,并且诞生了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和近现代企业,但是带来的更多的是屈辱和彷徨,毕竟这是被迫的!

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短暂的“新内循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终于自己做了自己的主,外交上我们不仅“另起炉灶”,还“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并且“一边倒”向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

当时的中国其实是一种扩大化的“新内循环模式”,这个经济循环模式是以本国国内为中心,同时接入苏联等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扩大化的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我们用本国的物品(主要是农产品)换取工业设备、工业产品,开始了艰难的工业化进程。

不过这个内循环虽然相比完全的封闭好很多,但是距离西方发达地区的经济外部大循环还是差了不少。毕竟当时的中国人基本是没有什么消费力的,此外生产能力也十分有限,经济循环最重要的两端都严重落后,经济怎么能有大发展呢?

七、改革开放后中国再次接入经济外循环大轨道

1978中国改革开放,毫无疑问这对于中国来说是完全正确的决定!开放以来外资来投资生产,我们输出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换取丰富多彩的商品,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了空前的满足。

与此同时,国内的生产也开始多样化起来,中国建立了世界最齐全的工农业生产体系。而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人们的钱袋子也开始充盈起来,消费开始生长。

于是中国在生产、消费这个经济循环的两端开始爆发,尤其是生产,如果不出口到外国,生产过剩那是常有的事情。与此同时一部分人的消费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消费升级开始启动。

不过,好景不长,疫情影响下打破了中国经济的外循环格局。因为大量过剩的产品根本无法再卖到国外去,而国内的消费并没有培育起来,因为人们手里的资金其实十分有限,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钱都用来买房子去了。

所以为了释放消费力,打通生产-消费的“最后一公里”,长远看房价将会得到抑制,房住不炒会是至少十到二十年之内的主流。

随着外部市场逐渐萎缩,培育国内市场,做大国内市场规模将是中国经济未来的主流。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将形成国内生产国内消费的内循环为主的经济模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因为中国依然要接驳世界,海洋时代退居其次之后,陆运和航空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虽然航空目前也很惨淡,但是总会逐渐走出阴影)。所以我们有了中欧班列,有了一带一路,内陆城市这次将拥有比沿海城市更大的机遇。

与此同时,生产必然会做出相应调整和升级,以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消费新需求。

而一个稳定和壮大的国内市场对于中国来说,毫无疑问将是我们最有利的对抗外来风险的武器。

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内循环为主并非一条不通的路,但是一定不是一条坦途,不过熬过去之后,中华必定再次震惊世界!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循环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