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宋元嘉年间,魏太武帝统一了黄河流域
2020-09-08 15:46:04 历史故事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南北朝宋元嘉年间,魏太武帝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使得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更加繁荣。
随着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佛教和佛教艺术经西域流传到了敦煌、凉州,继而再传到中原;并且在北方各族统治阶层的大力提倡下,成为门阀地主阶级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一种意识形态,当时造寺建塔、开窟造像之风极为盛行。
如,北魏官员杨衒之在《伽蓝记序》中就说:“宝塔骈罗,争写天下之姿,竟模心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但可惜的是,这些实物在永熙至武定年间,也就是公元532年到550年间被战火基本摧毁殆尽了。
好在敦煌莫高窟保存了一部分北魏时代的佛教艺术文物,石窟寺建筑、彩塑和壁画。此篇,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些保留迄今珍贵的北魏时期的艺术品情况。
敦煌石窟寺的建筑形式是平面长方形,前部有仿木结构建筑“人字披”屋顶,两披有椽,横梁两端以本质斗拱作为承托,斗拱下绘制立柱;后部有中心方柱,四面开龛造像,或于左右两壁开列龛,这种形式通常称为“塔庙”。
彩塑分为有圆雕、高浮雕和浮雕(也称影塑),圆雕主要有佛像、菩萨像;高浮雕有装饰在龛楣梁两端的龙头与凤首;浮雕有伎乐、飞天、供养菩萨,浮雕位于中心塔柱四面龛上部,是附属龛内主像的。
这些主像和菩萨的面部造型丰圆略长,眉高眼凸,鼻梁隆直,形象上虽然有所谓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宗教规定,但容貌神态和衣冠服饰却与当时的审美观念及社会生活习俗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第259窟的佛禅定像,发髻为染石青色,桔红色面部露出含蓄的微笑,身着印度通肩式红色袈裟。此像衣纹密集,以阴线刻出来,有的贴上泥条,泥条中间再刻阴线;有的用三条阴线并成一条“衣纹”,随着肢体变化而起伏,具有薄纱透体的感受,很类似犍陀罗雕刻手法。菩萨像则高髻宝冠,袒胸露臂,项饰璎珞,斜披大巾,腰束羊肠裙,裸足无鞋,这显然是印度、波斯等国的式样。
这个时期的彩塑,大都体型健壮、神态端庄,设计手法简朴、色彩明快,而且阴刻线是中国殷周至秦汉以来用在甲骨、铜器、画像石、陶俑和石雕上的传统技法,因此可以看出它是中国传统雕艺术和西域佛教艺术相融合的一种新的风格。
壁画的题材和内容就更为丰富了,有千姿百态高居“兜率天宫”的伎乐;有千枝莲花中出生的贤劫千佛;有佛在某时某地说法的场景;有守护天宫的金刚力士;有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中的各种人物、衣物及建筑;有虔诚的供养人画像;以及用伎乐、飞天、菩萨、化生、忍冬、莲花、云气、火焰等组成的仿木结构人字披椽间的图案,“交木为井”式的平基图案、弓形的龛楣图案和边饰。
这些壁画的表现形式和手法,无论是写实的、夸张的、变形的、象征性的,都充分利用了艺术上的均衡、对比、对称、统一、调和等形式“美”的原则和“满”的特点,不但与建筑和彩塑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而且也是有着浓厚的装饰性。
敲黑板知识点:北魏时期的主要壁画在构图上分有主体式单幅画和横卷式连环画。壁画的人物面部造型特点和塑像基本一致,大多采取易于表现面部五官特征的半侧面角度,注意人物的动作、手势,人体比例已达到一定的准确程度。
壁画线描有主线与辅助线之别。主线先以土红线勾轮廓稿,后涂色、晕染,再以浓墨线描定外轮廓,且红、黑线不一定吻合,在奔放飘逸的运笔方式下,显得更为生动;辅助线用白色在披巾、长裙的转折边沿处勾线,突出层次效果,或用在山石、花草和装饰图案上,显示出线与形、色与相结合的完美效果。
并且,这个时期使用了挺拔劲秀的铁线,对于人物的性格、动物的健美等予以表现,丰富了魏晋以来绘画中传统的线描形式。
总之,北魏壁画中人物十分传神,非常注重描绘佛的庄严与慈祥,菩萨的典雅和文静,伎乐飞天的轻盈与健美,金刚力士的健硕和威武,世俗人物的生活气息和真实。
北魏时代的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是我国中原地区传统艺术和西域佛教艺术相融合,而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新风格,非常值得朋友们前往观赏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