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历史上第一座城市——“彭泽聚”考_观点评论
2020-01-13 10:02:01 历史故事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c 繁体
A + A -原标题:宣城历史上第一座城市——“彭泽聚”考
陆再奇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081期
“城市”一词最早见诸于《诗•鄘风•定之方中》一文“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由“城”和“市”组成。最早的“城”实际上是用泥土围起来的村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市”为物物交换场,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城市学研究者认为,城市并不一定有城(指围墙),但必须有市(指集市)。笔者认为,从城市应具备的要素来看,宣城历史上有文字载的第一座“城市”应为战国时期楚国名邑——爰陵邑所在地彭泽聚。
彭泽聚为爰陵邑、爰陵县、宛陵县和丹阳郡治所所在地,史书记载是明确。彭泽聚为城市,史书记载不明确,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没有“城”,不符合人们对城市的习惯定义。三国孙吴时建造的有围墙的城市因遗址无法考证(注:吴赤乌二年,敕诸郡各治其城廓,江南郡有城始此),今人多以公元326年左右,西晋时宣城内史桓彝选择陵阳山建造的“宣城郡子城”,为宣城第一座古城。
彭泽聚,彭泽为地名,聚,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聚,会也,邑落曰聚”;邑,有三种含义,分别指城市,都城:城~。都~;旧指县;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1957年,寿县邱家花园出土的,战国时期楚怀王颁发鄂君启的水陆通行免税凭证——“鄂君启节”,铭文注明的舟节路线为:“自鄂往,逾湖,上汉,庚鄢,庚芑阳,逾江,庚黄,逾夏,入汜。逾江,庚彭,庚松阳,入浍江,庚爰陵。上江,入湘,庚邶阳;入庚鄙;入资、沅、澧、油。上江,庚木关,庚郢。”“爰陵”一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和黄盛璋两位老先生反复论证,就是指今天的宣城。“鄂君启节”是我国最早的经商免税通行证。当时,楚国幅员辽阔,城邑数百,均设水陆关卡,税官驻守,征收往来商队关市税。由此可见,公元前323前时,爰陵邑城——彭泽聚不仅是城市,而且还设有向来此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收税的官员。
彭泽聚,楚国为爰陵邑,秦为爰陵县,汉为丹阳郡、宛陵县所在地,前后存续时间长达600多年。彭泽聚的具体位置,史书记载的并不明确。笔者整理相关史料,认为应在凤凰桥附近的宛溪河东岸。千百年来,彭泽聚所在的地形地貌,由于水土流失和人类的改造,具体确切位置和四周边界的范围,有待考古发现和史料的进一步挖掘。《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载:丹扬郡,故鄣郡,属江都。武帝元封二年更名丹扬,属扬州。户十万七千五百四十一,口四十万五千一百七十。有铜官。县十七:宛陵,彭泽聚在西南。清水西北至芜胡入江。莽曰无宛。清嘉庆《宁国府志》载:(彭泽聚)今名彭泽街,在大东门外。《汉书注》谓在宛陵西南,因旧丹阳郡治在今郡城东北。
清光绪《宣城县志》载:丹阳旧治在阳德门外,则距今所云迎春寺即永庆者当不远。阳德门,南唐宣州刺史林仁肇建新城时称“安定门”。元至正十四(1354年),更名为阳德门,位于济川桥西,意为接受阳光普射,又称“大东门”。永庆寺,清乾隆《宁国府志》载:在城东北里许,郡邑每岁迎春于此,俗名迎春寺。唐末刺史台濛(唐末五代时吴王杨行密部将,公元903年,斩叛将田頵,以功授检校太保、宣州观察使)舍宅建,旧名保寿。宋太平兴国时赐额今名。寺内松风亭,亭下有古柏二株,旧传为五代台濛手植,因古松得名。梅尧臣《永庆僧舍松风亭》诗曰:“谁按黄金徽,满指清风度。但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野僧何所乐,乐此数株树。宁邀俗客来,草绿涧西路。”前有永丰桥。永丰桥,清光绪《宣城县志》载:阳德门永丰寺前,俗称迎春桥,明正统中住僧并照建。国朝乾隆乙丑年(1745),里民于柏树下募建殿三楹,今圮。
所以丹阳郡治应该在迎春寺附近,大东门外里许的位置,彭泽聚在西南,也就是在在这个位置的西南,从而判断出应在今凤凰桥附近。
清光绪《宣城县志》对彭泽聚的方位做了考证:案《前汉志》丹阳郡宛陵注:彭泽聚在西南,清水西北至芜湖入江。泾下注:泾水出芜湖。泾水当宣邑上游,其出芜湖,则经宣之西境,今之青弋江是。其曰西南彭泽聚,当在陵阳,泾之东北毗连碕崖,距江未远,而仍沿彭泽旧名或别有说,今无可考耳。宛之清水,则似指双溪合流之大河,下汇北埼、南埼、固城诸湖,故称“五湖”。郑樵谓山川之形,终古不易。而其间小有变迁,非独川流壅决靡常,即山岩石骨、地脉转输时复消长。志称:吴赤乌十三年(208)八月,丹阳句容及故鄣宁国诸山多圮,或者分江水断流,即其时邪?该文作者认为,彭泽聚应在泾县、陵阳县东北距离长江不远的地方,而非大东门外的彭泽街,这是对彭泽聚的又一种解释。笔者认为次说是不对的,如果按照这种解释,彭泽聚早已离开了宛陵县的辖地,为什么还要把彭泽聚放在宛陵县下进行描述呢?
从彭泽聚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来讲,完全符合我国古代城市建设要求。《史记•货殖列传》载:我国早期的城址就多选择在江河的沿岸,或平原的中心。江河有舟楫之利,又可以为城市提供丰富的水源。平原多物产丰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选择江河的沿岸建城,一般位于河流的二级阶地之上,既可以解决城市供水,又不至于被洪水所冲没,所谓“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对于具体的城址,要经过精心选择,“因天材,就地利。”通过水阳江、青弋江水系,经长江北达中原腹地,南下江浙沿海,西进巴蜀。
彭泽聚,作为一座城市,笔者认为最初及相当长期时间内,既有城墙(推测有泥巴围起的墙),又是物物交换场所或商品交易市场。彭泽聚的城墙毁于何时,史书没有记载。据史料记载推测,可能毁于战火或秦代迫于秦始皇的淫威自行折毁(注;秦兼并六国,曾下令夷坏天下城廓。因此,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以备守卫毁而不建,是因为汉高祖刘邦不准重建。宋嘉定《宁国府志》载:汉高帝六年,令天下郡邑城,时江以南犹为楚之封国。也就是说,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令天下郡县筑城,时长江以南含爰陵县在内,曾为为刘邦手下战功显赫的异姓王韩信楚国属地,刘邦害怕这些异姓王利用城池发动叛乱,不准建建城。)或自然灾害,或兼而有之。
秦汉时期,彭泽聚可能是因为有市场无城防。所以清光绪《宣城县志》彭泽聚考一文指出:“旧志指俗传之彭泽街为彭泽聚,颇觉未安。盖聚者,聚落之谓,非郡非邑。而道里适均,商民填咽,远近乐赴,北方曰“虚”,亦曰“集”,今时犹然。考汉志所称“聚”者,与铁官、盐官、工官及乡亭等同例。若仅仅以街名牵附,恐非班氏之指”。 汉制,郡、县筑城以后,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聚不是一级行政单位,只是自然意义上的居民单位。但聚中往往有市。《汉书•地理志》所记的“聚”,有刘聚、彭泽聚、秦聚、直聚、永聚等16处以上。《后汉书•郡国志》所记的“聚”,有唐聚、上程聚、士乡聚、褚氏聚、曲遇聚、阳人聚、桃江聚等等55处之多,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区。
笔者认为,以此为据否定彭泽聚为丹阳郡和宛陵县治所所在地,不符合秦汉时期长江以南地区郡县的实际情况。当时,中原地区城市布局密集,经济发达,商业繁荣。长江以南,“地广人稀”,风俗与中原各异,居民多为越人。用西汉淮南王刘安话说:“越,方外之地,酂发文身之民也。”这里“非有城郭邑里,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越人愚戆轻薄,负约反贾,其不用天子之法度。”至于“蛮人”所居之地,朝廷虽然在那里设了郡县,但语言各异,“幼无别”,“不待贾而足”。
公元325年,东晋散骑常侍、万宁县男,谯国龙亢(今属安徽怀远县)人桓彝(276—328年,宇茂伦)出任宣城太守时,依据“度地卜食,体国经野”、“国必依山川”的建城原则,在与彭泽聚隔宛溪河相望的陵阳山建造“宛陵”城。
(作者系宣城市档案馆副馆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xclswh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