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民国汉族信仰风俗

2020-06-01 08:55:01 历史故事 °c 繁体
A +  A -
一、封建迷信趋向式微

  民国初年,掀起了一次破除神权迷信的运动。“自民国成立”,“激烈反常之辈,又主张废弃孔祀”,“破除迷信 神权之说”,“一唱百和”,到处出现“毁坏佛像,打碎城隍,占据寺院庵观,驱逐僧道女尼”的现象。 《三教大会议》,《大公报》1912年19日,“杂 录”。湖南、安徽、浙江许多省份,都发生过毁庙反神的风潮。各类神职人员,惶惶不可终日。“僧人也,尼姑也,今皆在淘汰之列”。 《僧尼道与学堂之关 系》,《申报》1913年3月8日,“杂评三”。家庭中供奉的“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也有遭取缔的。随之而来的新文化运动,则以“赛先生”(即科学)为武 器,猛烈抨击有神论和有鬼论。陈独秀发表《有鬼论质疑》,指出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用科学法则说明,所谓“天合天罚天幸”、鬼神、灵魂、炼丹、符咒、算命、 卜卦、鬼摄影、扶乩、风水、阴阳五行等都是万不可信的,森罗万象中并没有神灵为之主宰。“人类将来真实之信解行证,必以科学为正轨。一切宗教,皆在废弃之 列”。如果“鬼神之说大张,国家之运告终”。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民国的宗教信仰风俗较之前代有所收敛。在天津,“自历代以来,佛教颇盛,寺院遍设各 处,香烟若云,梵吹如雨,晨钟暮鼓。声闻全市。津人之信仰者,十凡八九。……有志之士,痛夫国势之受凌夷,知非大兴教育,不足以开通民智,抵御外海,乃盛 倡毁寺办学”。自民国“毁寺兴学之议起,佛寺十九被毁,所存者寥寥数处而已”。 张焘:《津门杂记》。上海在近代以后,渐成为中国佛道两教的中心之一。据 民国《上海县志》记载,到1927年为止,载入名称的79个寺庙中,只有近50个还在部分或全部仍作为宗教寺院继续使用。

  二、农村俗神崇拜风头不减

   民国时期,在各地城市及知识分子中,宗教信仰之风虽然有所弱化,但在广大农村及城镇的普通市民和手艺工匠中却仍信神重祀,对各种神衹膜拜不已。此时,汉 族社会的神灵崇拜主要表现在庙会和常年供奉神像等方面。庙会,往往和人们祭祀土神、各行业祭祀祖师以及佛教和道教的宗教活动紧密结合。

   在北方,有常年供奉神像的习俗。将近年关要祭祀可供神灵。此时除了供奉各种美味食品外,神桌前还要设香炉、蜡扦、花筒或香筒等。蜡扦上插大型“素蜡”, 有些烫以金字,如“花开富贵,云现吉祥”。蜡扦下压黄线、千张、元宝等,称为“敬神钱粮”。花筒内插上金银佛花。神桌前地下摆蒲团,供礼拜用。家宅六神, 如灶王、财神、土地等均须上供、烧香。如果家中没有常年供奉的神像,一般要在除夕日临时设天地桌,也要摆祭器、陈供养、挂钱粮、烧香秉烛。据说除夕夜至初 一晨为诸神下界,考查人间善恶,所以届时人们都须恭谨行事。同时在院内正中要设香炉点上檀香和芸香,富室要烧藏香,以迎接诸神的光临。北京接神仪式一般由 尊长主持,首先查好当时喜神、财神、福神以及阳贵、阴贵诸神的方位,然后主祭人才正式举着高香到院中向各个方位依次叩首,表示恭接诸神。礼毕举香回到堂 上,插入香炉,再三叩首,全家按尊卑长幼次序三叩首。然后请香根,将神像和黄线、千张、元宝等一起请下,拿到院中钱粮盆里与松木枝、芝麻秸同时焚化,最后 燃放鞭炮,表示接神仪式完毕。 常人春:《老北京的风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第125~130页。

  民国时,所供奉的神甚 多,大约有天神、灶神、财神、火神、宅神、栏神、门神、井王、土地等,而以天、灶、财三神为最上等。淮阳人所以敬奉这些神的理由是:天神调风雨,灶神主家 政,财神司财源,火神司烽火;宅神保院庭,门神掌门禁,井王管水泉,土地司五谷。各司其职,各掌其事,对于人类的祸福和生活的安危有极大的关系。敬奉神时 需用礼品,以香纸炮烛最为普通。不过较为级别较高的神,如天神、灶神、财神、火神、土地等,则除了普通礼品外,还供以食肉、果品之类,以示有别。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