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传位,设了一个高明的圈套,从此开创中国历史“家天下”_伯益
2020-06-04 20:13:52 历史故事 野史才有料 °c 繁体
A + A -原标题:大禹传位,设了一个高明的圈套,从此开创中国历史“家天下”
我们知道,在远古时期,首领的更迭,采取的是“禅让制”,也就是上一任首领,把首领的位置传给真正有贤能的人,而不管那个贤能之人是不是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贤能。
尧传位给舜,是这样;舜传位给禹,也是这样;可是,等到禹传位的时候,就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简单来说,禹选择接班人的标准,不是看他是否贤能,而是看他,是否是自己的儿子。最终,禹还是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事实上,大禹在传位的时候,设下的一个高明的圈套,从此开创中国历史“家天下”
为什么说,大禹在传位的时候,设下了一个高明的圈套呢?我们不妨从头来说。
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想必我们都听说过,既然有“大禹治水”,那么很显然,那个时候,是肯定有水患的,而且水患还非常严重。当时管理天下的,还是帝舜,经过多方治理,黄河水患依然不能平息,最后,帝舜又把治水的任务,交给了大禹。
其实,禹的心里很明白,当时实行的是“禅让制”,只要自己能把水患平息掉,那么,将来首领的位置,一定就是自己的,所以,禹早已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水治好。
只要你能把水患治理好,能够让广大的百姓不再饱受水患之苦,那么,就算你有争当天下首领的心机,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就在禹接到了治水任务的那一刻,禹的这个高明的圈套,其实就已经开始了,首先,就表现在选助手上。
大禹去治水,一共选择了两个助手,他们就是皋陶(gāo yáo)和伯益,为什么要选择皋陶和伯益呢?因为大禹明白,如果自己能够接替舜而成为天下之主,那么按照“禅让制”,将来再接替自己的,就一定是皋陶和伯益的其中一个;那么,这又有什么不一般的地方吗?稍安勿躁,我们继续往下看。
果然,禹治理水患很有成效,他也自然而然地接替了舜,而成为了天下之主。禹即位之后,立刻就昭告天下,把皋陶确定为自己的继承人,并大力宣扬皋陶的治水之功。在治水上,皋陶当然是有功的,不过,禹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还不是这个原因,而是为了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真心举荐贤才的诚意。
显示诚意是真的,而皋陶的年龄,更是真的!要知道,皋陶不但比禹的儿子启的年龄大,而且,比禹本人的年龄,也要大,呵呵,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琢磨过来了呢?事情的发展,和大禹的料想,完全一致,皋陶果然还没有来得及继承帝位,就已然死去了;于是,禹就积攒下了第一个绝妙的借口:不是我想把位置传给我的儿子,而是我要传位给的那个人,已经去世了!
有第一个,其实还有第二个,那么,禹第二个绝妙的借口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我们已经说过,禹选择的助手,除了皋陶之外,还有一个,那就是伯益。在皋陶去世之后,禹很快就再次昭告天下,确定让伯益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当然,禹这样做,同样也是有他的如意算盘的。不过,伯益却很年轻,用对待皋陶的方法去对待伯益,显然是行不通的,于是,禹就换了一个新的思路。
禹的这个新的思路,说白了,也很简单,那就是,禹虽然已经把伯益确定为了自己的继承人,可是,他却从来不给伯益树立威信的机会,相反,禹把这样的机会,全都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启。于是,伯益原地不动,而启的威信却日益增高,最后,竟发展到了各路诸侯不去朝见伯益,而是去朝见启的地步了。如此一来,禹的第二个绝妙的借口,也就有了:不是我想把位置传给我的儿子,而是现在看起来,我儿子确实要更合适一些!
有了这两个绝妙的借口,禹再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启,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怎么样,禹的圈套是不是很高明?正是因为禹的这一高明,中国历史从此也就步入了“家天下”的时代,而这一时代,一直延续到了最后一个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就是大清王朝的宣统皇帝。好了,亲爱的小伙伴们,关于这个问题,你又是怎么看的呢?一起来留言讨论吧!
欢迎关注野史才有料,谢谢你这么漂亮还来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