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黄兴留守南京城为何功未成而身先退?
2020-06-05 09:37:14 历史故事 °c 繁体
A + A -清末十年也是“破屋”的一部分,虽然清末新政为了挽救政权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只是,清王朝的春天来得太晚而又先天不足,尤其是其中一大缺陷,即财政的匮乏不足以支持其新政的持续推进。
革命往往意味着战争,而打仗是天底下最花钱的事。没有钱,就调不动军队也开不了战,道理不言自明。由是,无论北方袁世凯还是南方革命党人,辛亥年后都同样面临一个重大问题–没钱。而辛亥革命之后担任南京留守一职的黄兴,更是倍受缺乏财政资金的困扰。
南京乱象:要钱的人挤破了门
1911年南京光复后,因为要推进“北伐”,当时驻扎在南京城内外的各路军队名目繁多,如城内有浙军、沪军、光复军、铁血军、卫戍军等合计不下10万余众。若加上江苏境内及各地陆续开来的援军,则不下20万人。
时任南京临时卫戊司令兼第一独立混成旅旅长的许崇灏(许崇智之弟,原第九镇管带)回忆说:南京光复后,号称师长者二十六人。情形极为混杂,名虽曰师,而兵不过千人或数百人而已。此等师长皆自称革命有功者,终日奔走于南京留守之门,要索饷械,无所不在,甚至彼此利用种种手段,钩引他人之营连长投编所属,以期巩固自身之地位。而为营连长者,每有朝秦暮楚以求升官发财之目的,革命精神扫地无遗矣。
东南底定不过旬日,即有20万义军云集金陵,这固然是革命大义的感召。但是,革命将士们毕竟不是神仙,他们也要吃饭穿衣、要发饷、要武器还有各种日常的补给。这每天下来,维持费不是小数目,何况这些人所要的东西还远不止日常开支这么简单。
据革命党人李书城回忆,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的原因之一,就是众人认为他与外国关系好,能使革命政府获得承认并借得巨款而归,“但结果都成泡影,因而他们对孙先生多不谅解”。
没有钱,孙中山、黄兴等人在南京的日子简直度日如年。被提名为实业部长的张謇,最初把解决财政困难的希望寄托在孙身上,谓孙先生“久在外洋,信用素著”,如能募集外债一万万两或至少五千万两以上,那么临时政府的问题将迎刃而解。但是,借债并非易事,孙中山四处奔走,不遗余力,但直到临时政府解散,仍旧一无所获。
据查,民国临时政府财政部3月份支出975万元,其中陆军部即支出893元,占到了总支出的绝大部分。由于财政困难,革命军中普遍拖饷缺饷,每天来陆军部要钱的少则十几起,多则几十起。作为陆军总长的黄兴,这段时间可谓焦头烂额,每日疲于应付。据其子黄一欧回忆:先君担任陆军总长、参谋总长兼大本营兵站监督,发军饷、买军火都要钱,因为军饷没有着落,经常奔走于南京、上海间,累得吐了血。想通过张謇设法向上海借几十万应急,他一拖就是个把月,急得先君走投无路。
发行公债:募得500万元应急
为缓解经济上的困窘,孙中山等人也想了很多办法,如发行军需公债、发动南洋侨民捐款、向外国银行借款等,但筹集的经费杯水车薪,到手即尽。1月8日,临时政府发行1亿元军需公债,但结果并不理想,总共才募得500万元,其中还有不少是来自美洲及东南亚华侨的支持。之后,临时政府又发行100万军用钞票,但因没有担保,商人不惜以罢市相拒绝,而轮船招商局、汉冶萍等借款也都无功而返。
此时的南京,城内外到处都是骚动的士兵,他们成群结队,嚷着要发放欠饷,几有哗变之势。私下里,孙中山曾无奈地承认:倘若数日之内无足够的资金以解燃眉之急,则军队恐将解散,而革命政府也将面临瓦解之命运。胡汉民也说,当时的革命政府,“军队不堪战斗,乏饷又虑哗溃”,随时有兵变的可能。身为陆军总长的黄兴甚至自称:和议若不成,自度不能下动员令,唯有割腹以谢天下!
南北和议进行之时,黄兴曾对率桂军来援的革命党人耿毅说:我何尝不想北伐扫荡虏廷,直捣黄龙。但附和革命者,不是盘踞地方,就是拥兵自卫,只求目前名利,不计将来祸患,有的甚至还与袁世凯暗通声气。黎元洪本非革命者,我若过于强制,他即与袁世凯单独媾和。大势如此,我何能独持异议。孙大总统初回国,尚不知其中内容,责我过于软弱,我只好忍受。时为黄兴参谋长的李书城对此也颇有同感,其列举了七八个都督和民军将领,认为革命军一旦与袁开战,“他们很可能反戈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