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竹不成寨:西双版纳傣家人的竹编工艺真是绝了_傣家人
2020-06-14 00:09:45 历史故事 醉美西双版纳 °c 繁体
A + A -原标题:无竹不成寨:西双版纳傣家人的竹编工艺真是绝了
俗话说傣族“无竹不成寨”,傣家人自古以来就和竹子有着不解之缘。
竹林环绕的傣寨,一座座竹楼建筑,用竹篱笆围起来的院子,门口放着竹编的鱼篓、竹子做的扫把,家中陈设也几乎都是竹制品,竹桌、竹凳、竹杯、竹碗……
傣家人擅长用竹子编织各式各样的竹器,从竹楼到饭盒、鱼篓,都是傣族世代相传的竹编技艺。
傣族的竹编工艺历史悠久,造型古朴,从生活中来,应用到生活中去,竹编织用品既美观又实用。
丰富的竹资源
傣寨大多竹林环绕,竹林随处可见,傣家人喜欢吃鲜竹笋和用竹笋腌制的酸笋,而竹子则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材料。
西双版纳的傣族常用的竹子种类有:黄竹、甜竹、苦竹、毛竹、龙竹等,根据竹子不同的材质,使用在不同的地方。
黄竹材质较硬,比较适合制作院落围栏,最常做成院子的竹篱笆;
甜竹、苦竹,这两种竹子主要是采摘食用竹笋;
毛竹,这类竹子比较有韧性,主要用来编制各类竹编制品,编制的竹器结实耐用;
龙竹,因粗大结实,主要用于建盖干栏式民居,竹楼就是用这类竹子搭建起来的。
傣家人爱竹也善于用竹,傣族男子从小就学习竹编,几乎人人都有一手精湛的竹编技艺。
他们利用竹子的资源优势和竹子的特性,制作成不同的物件满足生活的需求。
芭箩—傣家人的爱情信物
芭箩,是一种挂在腰间的小竹篓,十分的小巧精致。
傣家姑娘身着漂亮的筒裙时,常常会在腰间系上一只芭箩,走起路来,芭箩就会随着身体轻轻摆动,十分的优雅。
当你看到傣族姑娘带着芭箩,你就知道人家已经是名花有主了。
芭箩是傣族青年的爱情信物,年轻的傣族男子会为心爱的姑娘精心编织一只漂亮的芭箩作为定情信物,而傣族姑娘则用亲手织绣的筒帕作为回赠。
蜡条盒—赕佛必备的竹器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奉南传上部佛教的民族,许多与赕佛有关的器具也是竹编制品。
蜡条盒就是一种竹编制品,蜡条盒通体人字纹,由盒盖与盒身嵌套组成,是傣家人用来装自做的蜡烛,家家户户都备有蜡条盒。
蜡条除了在拜佛时使用,傣家人的许多原始宗教祭祀会用到,几乎所有仪式都要用到蜡条。
木毫—工艺复杂的精致餐桌
竹桌,傣语称为“木毫”,桌子分为桌面和桌座两个部分,一般为圆形和方形两种。
桌面由数百根竹篾编织而成,有的还编织成各种篾行和色块交错的几何图案。
桌座为圆筒形,一般由几十根篾条斜交叉呈“六角纹”的几何镂空图案,筒状的桌座也让竹桌更为稳固。
竹扇—别致奇特的手工艺品
傣族的竹扇造型十分别致奇特,充满民族特色。
竹扇由扇面以及把手两部分构成,扇把长约35cm,扇面由宽约八毫米的竹心篾条呈“十”字形相交编制而成。
结语
竹编的手艺和竹编织品的使用时至今日仍在勐远仙境附近的几个村寨中很好的保留了下来,村寨中的老人家们还时常为家里编织一些竹桌,鱼箩等竹制品。
勐远仙境
但伴随着时代的变化年轻的一辈们渐渐的淡忘了竹编的手艺,现在的小姑娘们都很难收到小伙子亲手编织的信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