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必须完成任务——“两国将军”洪水的长征精神
2020-06-15 08:34:33 历史故事 °c 繁体
A + A -新华社河内9月13日电 通讯:必须完成任务——“两国将军”洪水的长征精神
“这就是革命!如果一个人决心参加革命,就必须经受得住各种磨难和打击,否则怎么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呢?”
这句话来自拥有越南和中国两国将军军衔的洪水。洪水响应胡志明主席的号召,积极投身中国革命,成为新中国开国将领中唯一的外籍将军和世界上少有的“两国将军”。在洪水的革命生涯中,曾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他骄傲的经历。
洪水原名武元博,1908年生于越南,1925年来到中国,曾就读于黄埔军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1956年10月在越南河内病逝。在他短短48年的一生中,有31年奉献给革命事业,在中国大地上转战26年。
谈到父亲到中国投身革命,洪水的女儿阮清霞说:“他觉得自己必须到中国去,因为中越两国山水相邻,关系密切,而且从中国的革命中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
阮清霞在河内的家中墙上挂着一幅巨画,画中洪水异常瘦削,手持烟斗,目光坚毅。阮清霞向记者展示她父亲不同时期的照片,追忆父亲的长征历程。
1934年1月,洪水以“少数民族”代表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但不久后,因为支持毛泽东,洪水受左倾错误路线冲击,被开除党籍。
当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在朱德、刘伯承的关心和保护下,洪水被编入直属队参加长征。在长征路上,他发挥了自己能说会演的特长,积极开展工作,有力鼓舞红军指战员的士气。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后,毛泽东恢复了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左倾错误路线得到批判,对洪水的错误处分也被撤销。
可是,仅仅7个月后,由于反对张国焘“红军主力南下”,洪水又一次被开除党籍。恼羞成怒的张国焘甚至想将洪水枪决,幸亏朱德、刘伯承积极营救,他才逃过一劫。
长征途中,来自热带国家的洪水与战友两次爬雪山、过草地,后来洪水所在的部队被敌人打散,他第3次爬雪山、过草地,孤身一人北上寻找大部队。
一路上,洪水为人放牧谋生,甚至沿路乞讨,最后到达陕北。找到先行北上的毛泽东时,洪水已是骨瘦如柴、蓬头垢面,身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袍,大家几乎认不出他。在延安,张国焘的错误受到批判,对洪水的处分再次被撤销。
“没有党籍,照样参加长征;没有党籍,照样完成长征!只是张国焘胡闹,让我3次爬雪山、过草地,多了一些折腾和曲折!”回顾长征,洪水如此作结。
阮清霞说:“父亲告诉我,每个人都被他的努力所感动,他坚持了长征精神,那就是必须完成自己的任务!”
阮清霞动情地说:“洪水为中国共产党做出贡献,身为他的女儿,我很自豪。我认为自己有责任从父亲的一生中学习,并把他的精神,特别是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他和长征精神。”
多次为越中合作牵线搭桥的阮清霞,认为父亲的长征精神对现在中越关系的发展仍有指导意义,“越中两国有那么多共同之处,需要相互帮助。我们应向前辈学习,合作和相互支持,这才是越中两国共同前进的最佳方式”。(乐艳娜 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