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面对传染病的扩散,古人是怎么采取隔离的_古人

2020-02-14 15:01:50 历史故事 清風明月逍遥客 °c 繁体
A +  A -

原标题: 面对传染病的扩散,古人是怎么采取隔离的

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到疫、疾疫、疠等文字,这些有关疾病的文字可能含括瘟疫、瘴气、痢疾、流行感冒等多种传染病。

自古地方志即有“三年一小疫,十年一大疫"的说法,反映出古代传染病之普遍。史上最早的疾疫记录是在东周春秋时期,“鲁庄公二十年(公元前674年)夏,齐大灾",根据《公羊传》的解释这场“大灾"就是大疫。之后关于疾疫的记载不断增加,粗略统计历代疾疫发生次数为,周代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

一般来说,天热大灾之后,就是大疫的开始。如隋代大业八年(612年),“天下大旱,继而发生大疫,染疫者多死",除了旱灾外,水灾过后也会导致疫情发生,如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河北地区发生大水灾,来年三月就爆发疫灾。

在周代,“医"就已独立于其他职官之外,设有医师职官。周代民间疾疫也有专门的医生来治疗,称为“疾医"。

秦汉时公共卫生问题开始受到重视,有告诫人们不可吃老鼠碰过的食物;绝不能吃被虫子、蚂蚁咬过,或是掉在地上的果实等等。秦朝规定凡是麻风病病人都要送往“疠迁所"隔离起来。

汉代延续秦代作法,灾易发生时朝廷也会推出相关政策,要各地方政府在农村设立告示,并倡导简单避疫方法,让民众提升警觉以此控制疫情。如疫情过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朝廷也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如开仓放粮、减免租税、从各地调来粮食物资保障疫区居民基本吃穿。或是皇帝头缩减享乐开支,用于救助疫区病患,或是将朝廷管辖的土地给予疫区居民开发,让他们能够在灾后回复生活。东汉元初六年(119年)会稽发生瘟疫,朝廷直接派太医亲自到民间为百姓治病。

西汉也延续秦代的隔离措施,《汉书.平帝纪》载:“元始二年(2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汉平帝下令腾出一些住宅作为染上疾疫民众的隔离区域,集中给予病患进行治疗。

另外,如果军中传出传染病,也会隔离观察。

东汉桓帝延熹五年,东汉军事家皇甫规所率的军队于行军途中突发时疫。《后汉书》载:“规因发其骑共讨陇右(今甘肃省),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由于军队士兵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皇甫规先将染病的军士安置在庵庐里,让他们与健康的士兵隔离开来。

可见突发传染病,便采用隔离病患的方法在两汉时应当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隔离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