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趣闻杂谈> - 正文

李煜的一生全文?

2022-12-03 10:34:38 历史趣闻杂谈 蕴蕴若酒 °c 繁体
A +  A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提及南唐后主李煜,我们往往会恨其不争,悲其不愤、怒其不决、悯其不惮,这是作为皇帝,软弱无能的他。然读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诚然欣赏他的诗词,干净、漂亮,平仄起伏,朗朗上口。这是作为古诗词人,文采斐然的他。

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他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因貌有奇表,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却偏偏钟爱奢荣。登基即位不思朝政,吟词舞墨,夜夜笙歌,自削国号,向虎视眈眈的赵匡胤连年纳贡,妄凭长江天险,以图苟安。

日常豪奢的生活自然是他表现的内容,比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词的上阙,是李后主对自己奢华生活的真实写照。红日已高,金炉添否。据史书记载后主宫中非常官丽堂皇。宋·陶谷《清异录》卷上记载:“李后主每春盛时,梁栋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简密插杂花,榜曰锦洞天。”“金炉”、“香兽”等已并非—般人家轻易置得。又何况是“次第添”。词中可知这场歌舞进行已久,排场亦大。但李煜对这些花销用度并不吝惜。通宵达旦的歌舞,奢丽浮华的器具,放浪不拘的宫廷生活,在他眼里是那样的和谐自然。

下阙的首句写作者眼中佳人的舞姿,发散钗落,可以同上阙首句对应看到,歌舞一直未休,可能是夜以继日的。李煜已经酒醉不支,但却仍旧以花解酒,力图继续饮宴。“别殿遥闻箫鼓奏”跳开歌舞的场面描写,从侧面反映这里的活动是如何的喧闹。李煜在词中的种种作态表明他对自己始终是抱着一种自得、欣赏的态度,他自我陶醉的心情甚至可以说明——他大概乐于或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这种生活。

他的词,在艺术上精美之极,却与内容上的腐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同李煜后期的词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亡国之前,放浪形骸;亡国之后,满眼悲怆。

开宝八年(975年)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右内史侍郎陈乔自缢,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十八岁之后的他,除了写写诗词,什么都不能做,也什么都不敢做,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绝后的杰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词帝。

李煜的绝笔——《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李煜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他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以上六句为铺垫,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这首词虽要了他的命,却也让他获得了永生。活着的时候碌碌无为,亡国后软弱无能,死后却有后世人传唱他的诗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对于李煜的一生,也许可以这么总结:南唐后主,千古词帝。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李煜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