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锦元的一生,汪锦元故事简介
2021-03-09 17:46:09 历史人物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中国革命是艰辛的,除了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还有那些在敌后默默付出和牺牲的“红色特工”们,他们的革命道路同样危险异常,一个不慎就将失去宝贵的生命,这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他们深知革命哪有不牺牲,不流血的。
但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着来自身体和精神上的非人折磨,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了,所以“红色特工”们的意志并不在前线流血牺牲的将士之下。他们不计较功名利禄,不少人的姓名甚至被时间无情遗忘在了历史长河中,但他们同样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不应该被后人遗忘。
龙潭三杰之李克农将军
1940年3月30日,头号大汉奸汪精卫在南京粉墨登场,这时的他几乎每天都要和日本人打交道,而他此前的翻译周隆庠已经“高升”,所以此时汪精卫急需要一个信得过的日语翻译兼随从秘书。
周隆庠第一时间就把自己曾经的下级汪锦元介绍给了汪精卫,汪精卫夫妇亲自面试了此时仅30岁出头的汪锦元,对这个中等身材,老成持重,不多言笑,彬彬有礼,和气谦恭的年轻人很是喜欢。
汪锦元就这样潜入了汪伪政权的核心,为组织抗日提供了不少重要情报,甚至有一次因为他的情报,组织成功瓦解了汪伪政权的卖国计划,汪锦元更是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表扬。
汪锦元悲惨的前半生
汪钟卿,早年留学日本,期间结识了在东京美术学校就读的大桥对子,二人坠入爱河后于1909年10月生下了一个男孩,并给男孩取名大桥俊男。
一年后,汪钟卿带着妻儿回到了中国老家,汪家在江苏吴县盘门也算是名门望族,汪钟卿的大哥汪甘卿还当过清政府驻奥地利的公使,刚见到自己的这个侄儿就很是开心,给他取了一个中国名字:汪锦元。
这样的家境,汪锦元本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和不错的未来,可惜好景不长,汪钟卿在汪锦元9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一个外国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可以说很难生存。
清末留日学子
为了让汪锦元有个好的生活,大桥对子决定前往上海教书,不久后也把汪锦元接到了上海念小学,但她那点微薄的工资很难维持二人在上海的生活,更何况还要供汪锦元念书。
大桥对子最终决定把汪锦元送回东京汪锦元的外婆家,学习了半年的日语后,汪锦元外婆把汪锦元送到了神户姨父姨母家,让姨夫姨母供他念书。
但姨夫姨母因为生意一度失败,勉强供汪锦元念完小学后就把他送到了一家工厂当学徒,可惜这个厂的厂主是个黑心资本家,不仅克扣汪锦元的薪水,不时还对他拳脚相向。
小小年纪的汪锦元受不了虐待,愤然离开了这个工厂,去到了一家乐器店当学徒,年仅13岁的汪锦元就在异国他乡尝尽了生活生活的艰辛和人情冷暖。
特别使他不堪忍受的是日本社会上对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民族歧视,这使汪锦元很小就形成了极强的民族自尊心。
当时工厂里的童工们 光荣的后半生
1929年,得知儿子在日本过得并不好后,大桥对子将儿子从日本接回了中国,由于此时的汪锦元已经精通日语和中文,大桥对子就托关系将汪锦元安排到了日森虎雄办的“上海通讯社”当抄写员。
期间,汪锦元接触到了不少关于中国共产党活动情况的内部文件,而当时“上海通讯社”有个名叫手岛博俊的记者,此人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中共秘密党员。
汪锦元和手岛博俊的关系特别好,每次日森不在的时候,汪锦元就会和手岛博俊聊天,一次聊天中,汪锦元就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手岛博俊。
手岛博俊又把情况向上级反映了,经过调查后发现,泄密的是一个周姓区委书记,汪锦元在不知不觉中就为组织立下了一次功劳。
年轻时的汪锦元
后来由于日森也不是什么好人,同样经常虐待汪锦元,汪锦元不堪受辱,愤然从“上海通讯社”辞职,后经过朋友的介绍,汪锦元又在日本人开办的“日晔社”工作,期间他发现这个“日晔社”其实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中国十九路军各处驻地等情报。
他将这个消息告诉手岛博俊后再次愤然离职,离开后汪锦元又在手岛博俊的介绍下来到了“江南日报筹备处”工作,期间汪锦元认识了一个叫日高的日本人。
随着越来越熟,日高将自己要被上级派到江西瑞金去长期潜伏的消息告诉了汪锦元,说者无意,但听者有心啊,汪锦元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手岛博俊,汪锦元为组织再立一功。
后来手岛博俊被组织安排到了其他地方执行任务,在离开前,手岛博俊将汪锦元介绍给了另一位日籍中共党员西里龙夫,西里龙夫从1934年底开始对汪锦元进行教育和考察,机会成熟后,西里龙夫又将汪锦元介绍给了潘子刚、陈汝周,终于在1936年12月,汪锦元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淞沪抗战”爆发后,汪锦元一直穿梭于上海的大小街头,替组织传递情报,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潘汉年等上海特科的组织领导认可。伪上海大道市政府成立后,组织就开始考虑安排汪锦元打入敌人内部。
抗战时的大上海
而由于汪锦元母亲的身份特殊,所以汪锦元很快就成为了伪政府国际问题经济研究所的职员,并认识了时任所长的汪精卫日语翻译周隆庠,后来周隆庠不断“高升”,已经不再适合担任汪精卫的翻译了,所以就有了文章开始的那一幕。
由于汪锦元母亲的关系,汪锦元备受汪精卫夫妻的信任,不管是什么活动都会带上汪锦元,而汪锦元也因为这个身份,从中获取了许多重要情报,并将情报第一时间交到了他单线联系的上级李德生手上,再由李德生转呈组织。
在汪精卫身边“卧底”两年多的时间,汪锦元作为一线情报人员,为组织提供了许多价值极高的情报,尤其是那份把东北割给日本,还把察哈尔、绥远、华北、长江下游、华南岛屿割让给日本人长期占领的《日支关系调整纲要》。
汪锦元利用身份得到这一情报后,第一时间就交到了延安,组织随后据此揭露了“日汪密约”,引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公愤,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反响,使日本和汪伪卖国集团狼狈不堪,计划最终破产。汪锦元因此还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表扬。
世界上最帅的男人 不幸被捕
可惜,“佐尔格国际间谍案”后,使汪锦元和整个“南京情报组”遭到了灭顶之灾。说到这个佐尔格,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就连日本首相秘书都是他的下属情报人员,而当年把汪锦元介绍给组织的西里龙夫也是他的属下。
1942年7月29日,汪锦元、李德生等一批“红色特工”被捕,当即就被押往了日本,不久后汪锦元等人就被判处了死刑,等待执行。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汪精卫夫妻那里,自己的贴身翻译竟然在自己家中被日本人悍然抓走,还被日本人判处了死刑,他汪精卫不要面子的?
尤其是汪精卫妻子陈璧君更是对汪锦元很是喜爱,跑到日本人那里又哭又闹,日本人没办法,也为了安抚一下“汪伪集团”,于是答应将汪锦元等人引渡回南京受审,汪锦元等人也被改判为无期徒刑。
汪精卫夫妻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的败亡已经成为了必然,但他们不甘就此束手就擒,于是挖空心思寻找出路,最后竟然妄图向新四军寻求“局部和平”,以达到其所谓的“避免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目的。
但问题是派谁去和新四军交涉呢?这个时候日军想到了被他们抓获的李德生,在日军看来,李德生是他们抓获的中共情报人员中职务最高的一个,所以派他去最合适。
李德生辗转来到淮南抗日根据地,时任华中局敌区工作部部长扬帆奉命接见和审查李德生,并将日军的企图告诉了时任华中局代书记、新四军代政委饶漱石。
如此重大的事情,饶漱石也做不了主,于是向延安方面请示,延安方面同意与日军接触,了解敌人的真实意图,但不能做任何实质性表态。
就这样,扬帆两次进入南京,会见了日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扬帆见日军唯唯诺诺,低三下四乞和的样子,趁机提出了释放汪锦元等人的要求,并得到了日军方面肯定的答复。
饶漱石
1945年5月30日,汪锦元、陈一峰等“红色特工”回到了淮南抗日根据地,但由于汪锦元等人离开组织被日本人长时间关押,按常规必须做详尽汇报,并接受严格的审查,汪锦元表示自己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人民,对不起组织的事,愿意接受组织的审查。
1个多月后的一天,扬帆找到汪锦元,正式告知汪锦元,决定恢复他的组织关系,留在联络部工作,级别定为团级。这表明了党对他的信任和褒奖。并在组织的精心安排下,汪锦元的母亲被组织从敌占区上海通过多道封锁线,接到了苏北盱眙县黄花塘抗日根据地,母子阔别多年终于重逢。
抗战胜利后,汪锦元被组织派到了上海,接管上海地下工作。临行前,华东局书记、新四军政委饶漱石特地接见了汪锦元、陈一峰等人,对他们在抗战期间的工作给予表彰。在解放战争中,汪锦元屡屡为组织提供重要情报,为解放上海和全国解放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汪锦元先后在上海东方经济研究所等单位任职。1992年,汪锦元因病去世,享年83岁,上海市有关单位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新中国成立了 结语
这就是“红色特工”汪锦元的传奇一生,就像文章一开始说的那样,汪锦元和其他一些“红色特工”一样,默默潜伏在敌人的重要位置,用生命为中国革命送出了一份又一份重要情报,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不应该让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世人所遗忘,这也是麻花写这个系列的重要原因。希望大家喜欢,有不足和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大家在评论区指出,你们的支持是麻花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