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真的想废太子吗_刘邦废太子揭秘
2020-07-24 19:17:38 历史战争 灣整勁 °c 繁体
A + A -废太子,历史随心看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不是刘邦的嫡长子,按照规矩,继承皇位是板上钉钉,但改立太子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时常发生。既然规矩是人定的,那么就可以被人来修改。从营中归来后,刘邦就宠上了,吕后如果不去争、不去抢,权力必将被戚夫人夺走。
刘邦不喜欢刘盈,因为刘盈性情仁厚,反而更像圆滑的刘邦,在戚夫人枕边风的影响下,刘邦准备改立太子,那么为何最后刘邦没有成功改立太子为刘如意?是因为不够宠爱戚夫人吗?
一、吕后拼死一搏
戚夫人相貌较好,且能歌善舞,深得刘邦欢心,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因为刘邦宠爱戚夫人,才令刘邦决定去改立太子,但改立太子事关重大,其中涉及到诸多因素,所以说就算刘邦本人也不能完全拍板。
史料记载“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
本身是皇后,刘盈是吕后所生,是为嫡长子,而刘如意是刘邦第三子,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刘盈就被立为太子,刘盈的先天优势很明显。
母以子贵,因为吕雉生下了刘盈,所以吕雉的地位最为尊贵,而且吕雉还是刘邦的原配夫人,然而一旦刘盈的太子位不保,刘如意成为太子,换言之,下一届的就是刘如意,那么吕后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戚夫人野心极大,仗着刘邦的宠幸,经常,要求刘邦改立太子,以吕后的能量,自然早就发现了戚夫人野心。于是在很早之前,吕后和戚夫人就已经势同水火。
如果刘如意成为太子,将彻底瓦解吕后的权势,假如吕后不加以阻止,那么之后的“人彘”可能会成为吕雉的结局。所以吕后要不遗余力地阻止戚夫人,甚至要杀掉戚夫人和刘如意。
吕后为保住儿子的太子位置,找到了帮忙,张良本不想再参与皇家争端,对他百害而无一利,但碍于吕后的权势,张良只得委曲求全,给吕后出了一对策,那就是请出商山四皓,让四位隐士来辅佐太子。
原先刘邦曾经花重金去聘请商山四皓,但这四位没有给刘邦面子,就是不出山,待看到这四位隐士真心辅佐太子刘盈,刘邦也是深感欣慰。
史料记载“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等送走了商山四皓,刘邦才对戚夫人说,不是我不想换太子,而是刘盈羽翼已经丰满,不能再动。这一次的改立太子的风波暂且告一段落,吕雉就像一只凶狠的母老虎,不论是谁,只要有人敢欺负她的孩子,她就要和对方拼命。
二、大臣以死相谏
之所以刘邦能开创大汉帝国,跟他的驭人手段有着莫大的关系,刘邦是想改太子不假,但如果大臣们不同意,他刘邦也无可奈何。刘邦不可能为了一个戚夫人,得罪了满朝文武。
本是一儒生,在乱世,读书人想要混口饭吃很困难,辗转多次,叔孙通才投奔了刘邦,而刘邦最反感读书人,但叔孙通有他独门妙招。在战争时期,叔孙通不显山不露水,而到了天下平定之际,叔孙通主动要给刘邦制定礼仪制度。
刘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叔孙通演练一遍,这一看非同凡响,刘邦终于体会到了帝王的尊贵之感,叔孙通也成为刘邦手下重臣。
汉九年,叔孙通升任太子太傅。汉十二年,刘邦病重,已在弥留之际,刘邦再次提出要改立太子。大臣们大多持反对意见,叔孙通本就是太子老师,更是据理力争,甚至要以死抗衡。
叔孙通是这么说的“今天子仁孝,天下人都很清楚,吕后和陛下曾经共同吃苦患难,怎么可以背叛,如果陛下一定要改立太子,请先杀了我!”
别看叔孙通是个读书人,却颇有气节,为了保住太子地位,甘愿豁出一条老命。刘邦见此场景,也只能认输,而他刘邦本人也走到了人生尽头。
刘邦有心保护戚夫人和刘如意,奈何他也要以国家社稷为重。叔孙通、等反对改立太子的大臣,也成了吕后的恩人,对此吕后也是感恩戴德。
三、刘邦心有不忍
想当初,刘邦之时,吕公将其的女儿吕雉,许配给他,那是多大的恩德。刘邦经常出门在外,而吕雉不仅要耕作农田,还要养育儿女,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这些点点滴滴,刘邦必定也是铭记在心。
在彭城之败后,刘邦狼狈逃窜,路上救下了刘盈和,但刘邦为了自己逃命,竟将儿女踢下马车,如果不是及时救起,刘盈和鲁元公主也将死于乱军之中。
要说刘邦没有一点亲情观念吗?这必定不可能,在成就大业之后,刘邦也想弥补妻子儿女,不到迫不得已,他不想也不会去剥夺吕后的权力,因为他本来就欠吕后的。
纵使戚夫人是刘邦的心肝宝贝,但也无法动摇吕雉在其心中的地位,糟糠之妻不可弃这个道理,刘邦也应该是清楚的。
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改立太子的问题,刘邦一直处于矛盾之中,他的确是喜欢刘如意,不太喜欢刘盈,他也想保住戚夫人,但他又不想得罪吕后,所以最终改立太子的事情成了敷衍和搪塞。
改立太子不成,为了给戚夫人一个最后保障,刘邦派周昌去保护刘如意。刘邦去世后,吕雉独掌大权,周昌也只能保得了刘如意一时,却保不了一世。之后刘如意、戚夫人先后惨死在吕后手中,吕后还是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