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战争> - 正文

揭秘: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是同一场战争吗?_淞沪抗战

2020-05-17 21:45:23 历史战争 顏做 °c 繁体
A +  A -

导读: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时任第19路军副总指挥将军讲出这句发自中华儿女们灵魂深处的怒吼。

当下,正值纪念八一三之际,有些读者或许会疑问淞沪抗战淞沪会战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相通共同之处?

淞沪抗战,又称“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为了纪念这场战争,上海还有一条一二八纪念路。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也称之八一三淞沪会战,也是一场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是中日双方在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那么,我们不妨来浅谈一下这两次作战。

一·二八淞沪抗战

淞沪抗战发生在1932年,当时九·一八事变刚刚发生不久,日本政府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压迫南京国民政府屈服,在上海不断寻衅挑起事端。1月28日晚,日本海军陆战队以所谓“日僧被殴事件”为借口,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19路军发起了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19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的率领下,奋起抵抗。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派遣主动请缨的任第5军军长,率领所部增援淞沪抗战前线。19路军与第5军协同配合、并肩作战,给予日军以重创。

淞沪抗战爆发后,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积极动员民众组织救护队、担架队、通队和运输队等支援淞沪抗战,提供保障。

然而,由于国民政府执行所谓“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中日双方于5月5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上海停战协定》,并规定了日军可以留驻上海,为日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提供了条件。

签订《上海停战协定》

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为反抗日军侵略,浴血奋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伤亡惨重。中国军队一雪前耻,给予日军以“九·一八”事变以来最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付出了伤亡约1.4万人的重大代价。

更可悲的是,“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等人以“事变期间红军发动赣州战役”等为借口,正式确立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八·一三淞沪会战

发生后,日本海军又在上海地区寻衅挑战。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保安队击毙。日军借此事件派军舰游弋黄浦江及长江口,作进攻威胁。

为抢得战争主动权,我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奉令率领第87、88师等部向上海推进,并于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试图赶敌下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日军大本营随即组建了上海派遣军,以为司令官,率两个师团开往上海增援,9、10月间,又相继增兵计达30万。中国方面也不断向淞沪战场增兵,先后调遣了70多个师赴沪参战。

中国军队英勇抗日,不畏牺牲,战事空前惨烈,其中尤以四行仓库保卫战名扬中外。后因日军从杭州湾金山卫等处战场侧翼登陆,对上海战场形成合围之势,守军为避免更大牺牲,于11月8日起撤离上海。11日,上海沦陷。

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中日双方都相继投入重兵,死伤数量堪称巨大,为抗战开始后正面战场上第一次大规模交锋。中国官兵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猛烈炮火,舍命卫国,坚持到11月初,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妄想。

此役改变了中日战争战略局势,成功吸引侵华日军主力从华北战场南下华东,我方夺取了战略主动权,更为我国工矿内迁、保存民族工业实力赢得了宝贵时间。

结语

同样发生在上海的两场抗日战争,无论是淞沪抗战还是淞沪会战,都是近代羸弱中国在日本侵略铁蹄肆虐下的一个缩影。历史总是惊人地类似,在这两次战斗中,日本为了找到侵略中国的借口,上演了“日僧被殴”以及“日海军中尉被击毙”两起换汤不换药的拙劣把戏,昭示着日本的野心。同样相似的有国民党中央政府的软弱,还有备受战火蹂躏的中国普通百姓、更有一线将领和士兵们的顽强不屈。

虽然这两场战斗都以我方失败告终,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没有屈服在日本法西斯的淫威之下,为最后实现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民族的独立,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两场战争,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敌人,同样的爱国心。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淞沪抗战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