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唐淮源:誓死与中条山共存亡的国军军长_中条山
2020-05-28 19:56:06 历史战争 樂催 °c 繁体
A + A -(1886—1941),云南江川人,云南讲武堂毕业,滇军,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1941年中条山会战被日寇围困不得脱身,于山西夏县自杀,壮烈殉国。曾豪言:“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
唐淮源牺牲后,国民政府于1942年2月特颁发褒扬令,追赠其为陆军上将。1986年6月,经民政部批准,云南省人民政府追认唐淮源为革命烈士。
2014年9月, 唐淮源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唐淮源(1886-1941),字拂川,汉族,江川县人。国民党陆军第三军军长,率部驻守山西省中条山,因陷敌重围,弹尽援绝,誓与中条山共存亡,壮烈以身殉国于山西省中条山县山之巅,是中牺牲于战场上的国民党四个上将之一。
唐淮源于1886年出生于江川县翠峰乡麻栗园村,未满周岁,父亲弃养(有亡故之说),唐母,外无叔伯之亲,内无斗米之蓄,佣于乡绅,苦节抚孤。
唐淮源稍长,伴侯氏子读,因聪明好学,事母至孝,深得塾师胡歧山怜爱,屡有资助。
1909年9月,唐淮源乡试得中,赴昆明省试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被编入丙班二队,与朱德和同乡金汉鼎等为同学,相交甚厚,。唐淮源,做事切实,为人忠厚,学习刻苦,在同学中人缘极好,深得教官和学友的好评。其间,受李根源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加入同盟会。
1911年10月30日(旧历九月初九),参加云南“重九”起义。1
1月1日,参加。时云南扩充新军,下级军官十分缺乏,便从讲武堂学生中挑选优秀学生100余人编为特别班。唐淮源与朱德、金汉鼎等同被选入特别班,加紧训练,提前8个月于1911年11月毕业,派往军中,出任排长。
1915年11月,复辟称帝,同年12月25日,云南首发讨袁护国,唐淮源随将军率领的护国第一军于次年1月出师四川,与陈宦的北洋军作战,时担任副连长。战斗中,唐淮源足智多谋,屡建奇功,升任营长。
1918年,升任步兵第五团团长,旋调四川宜宾县任县长,颇有名声。任上,在乐山留有铭文:
,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泻。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欲,肾水自足,少思虑以养心气,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得滋味以养胃气,省语言以养神气,多读书以养胆气,随时令以养元气。忧愁则气结,忿怒则气逆,恐惧则气 ,拘迫则气郁,急遽则气耗。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拙字可以寡过,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苟字可以养福,静字可以益寿。
继后,升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参加靖国等役。
1922年初,滇军内讧,唐继尧回滇复辟。
3月10日,唐淮源与朱德、金汉鼎离滇。4月达重庆,投四川督军,6月,川军混战,唐、朱、金离渝赴沪,住上海孟渊旅社,不久移居苏州虎丘祠。
6月16日,晋见,后朱德赴欧学习,唐、金入粤参加北伐,始投于第三军,转战入江西。
1927年,唐淮源任国民党陆军学校南昌分校教育长。
1928年10月,国民党南京政府决定整编全国军队,唐淮源调任12师副师长兼35旅旅长。
1933年3月8日,升任十二师师长,督师赣皖。
1936年10月,任第三军副军长兼十二师师长。
1937年抗战爆发,升任第三军军长。唐淮源治军极严,部队每到一地,明令不得惊扰百姓,滋事生非,违令严惩。
9月19日,是农历八月十五,朱德与唐淮源在山西省阳泉火车站见面。随后,唐淮源所部转战燕赵,挥师冀晋,参与冀西、晋东、晋南诸役,旧关杀敌,晋南肉搏,娘子关一带予敌重创。在华北战场上唐淮源率部抗日,沉着果毅,屡挫顽敌、威镇华夏。
1938年夏,唐淮源所率的第三军,奉命由东北战场转入晋南中条山作战。中条山为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为了保卫这一战略要地,调集了两个集团军7个整军,一个改编旅,一个游击队,约16万人防守中条山。唐淮源所部第三军,隶属第五集团军,为滇南健儿组成,守中条山中部闻喜、夏县以东区域。自同年十月始,协友军击败敌寇13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保卫了潼洛。每当前方情况险恶时,唐淮源总是亲自到前方去督战,挽回了许多危局
1939年4月17日,唐母辞世。是年秋,战事稍缓,唐淮源请假回乡奔丧,父老得知,摆案跪迎,唐淮源下马入村,跪拜恩师胡岐山,并赠银70大洋。其间,奋笔言志,写下一诗: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转回。
还写下了一副对联:
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明志誓死报国,抱定与中条山共存亡之决心。
1941年3月,日军秘密从华北、华东、中原调兵,达25万以上,数倍于我,装备精良,扑向中条山,志在必取。
5月7日,日军从东、西、北三面兵分四路发起猖狂进攻,企乘背水之危,歼我于黄河北岸。中条山飞机轰鸣,炮声震天,硝烟弥漫。我军将士,予以迎头痛击。因无备,无应急措施,更无后续预备部队补救。是日,我军前沿阵地即被敌军攻破数处,战场形成犬牙交错之状,我军相互之间联系配合受阻不畅。
5月8日,防守垣曲的我四十三军,阵地被破,数度逆袭,未能扭转形势,于下午提前撤退,使得日军乘虚而入,将中条山我军阵地分割成两半,整个中条山战场局势危急险恶。战区司令长官部下令撤退。
5月9日,当我军其他部队已经突围撤退时,唐淮源仍在指挥第三军将士以死相拼,以守土卫国,的精神,沉着果敢指挥所部官兵,反复冲杀,声震苍天,气吞黄河!
5月10日,唐淮源收到撤退电令时,已经陷入重围,无路可退。唐淮源组织突围,在温峪大道与敌遭遇,展开激战于东北高地。
5月11日,第三军伤亡过半,,粮尽援绝,后路已断。在这危急关头,唐淮源召集手下三位师长,毅然言道:
“现情势险恶,吾辈对职责及个人之出路,均应下最大之决心,在事有可为时,须各竭尽心力,以图恢复态势,否则应为国家民族保全人格,以存天地正气。”“中国军队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唐淮源下令以团为单位,,以分敌势,分头突围。唐亲率十二师之一部,向县山且战且走,遇到日军大部队,左冲右杀,无法逾越,不得已转向西,处于不利地势,又被敌军阻于东交口附近。敌我,血染黄土山河。唐淮源亲自冲在前方,我军与敌殊死决战,杀声震天。
5月12日,唐淮源率众且战且走,后来他进到樊家沟县山顶一间土屋内,身边仅有几个通兵和报务员。唐淮源自云南讲武堂毕业投军三十年,身经百战,屡建殊勋,由排长逐级升至军长。现在身陷绝境,他以气壮山河的气概在笔记本上写下遗书:
“余身受国恩,委于三军重任,当今战士伤亡殆尽,环境险恶,总军两部失去联系。余死后,望余之总司令及参谋长收拾本军残局,继续抗战,余死瞑目矣!” 随饮弹殉职于,是年55岁。
一代抗日名将唐淮源,慷慨就义,壮烈殉国,九天为之动容,三军为之哭泣。
1941年,国民党江川县党部奉令于县城东门营建唐公祠,供奉陆军上将唐淮源将军牌位及肖像。同时,县长主持了隆重的追悼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