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建立的要塞有哪些?_日本
2020-06-03 07:47:00 历史战争 轟唉 °c 繁体
A + A -1931年后,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日本对苏作战纲要》,妄图以我国东北地区为战略后方,侵略苏联。为了造成对苏进攻势态,做好对苏作战准备,关东军在中苏边境划设了东部正面、东北部正面、北部正面和西部正面4个作战区域,并于1932年至1945年分3期在南起吉林珲春、北至内蒙古海拉尔约5000公里中苏边境的战略要地,面对苏联依山就势秘密修筑了l4处分别为“特”、“甲”、“乙”、“丙”、“丁”5种类型的军事要塞群。据研究人员踏查统计,要塞群相加约1000公里,共有8万多个永备工事,由日本关东军组建14个国境守备队驻守。当年的要塞,大部分在今黑龙江省境内。其中大多已被发现,部分要塞也得到开发和初步研究。
(一)东宁要塞
东宁与当时苏联隔绥芬河相望,过境后即达乌苏里斯克市,从乌苏里斯克市均有铁路、公路直达近在咫尺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直接控制通往太平洋的交通要道。因此,日本关东军不仅在东宁大量屯兵,还构筑了坚固异常的军事要塞。东宁要塞群北起绥阳镇阎王殿,南至甘河子,由勋山、朝日山、丹鹿山、409高地、麻达山、三角山、甘河子、阎王殿、北天山、出丸山等地面、地下和山洞等军事筑垒组成,每个要塞的面积都在4万平方米以上。出丸山要塞距苏联只有500米,几乎修到了苏军的鼻子下面。2003年我们在东宁要塞考察时,站在山洞炮口位置,不远处的俄罗斯边防瞭望架清晰可见。整个要塞群分为作战区、保障区和后勤支援体系三大部分。山洞里不仅有完整的弹药库,还有发电室、监视所、供水、暖气和厨房等设施。要塞群正面宽110多公里,纵深70多公里,共修建飞机场10个,军用公路1957公里,永备铁路400多公里,永久性工事400多处,300平方米以上的永久地下弹药库84个,野战炮阵地45处,仓库400多座,兵工厂1个、陆军医院4个、兽医院6个,最多时有关东军4个师团,1个旅团、两个守备联队,总兵力达l3万多人,军队将领最高为中将衔。其中勋山要塞为方阵式上中下三层的军事工程,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要塞工事和山洞炮口距苏联仅2000米。胜洪山要塞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经探察,已知该要塞在掏空的山体里用钢筋水泥浇筑的地下阵地有升降竖井,有监视所两个、战斗指挥所1个、发电室1个、弹药库1个、包扎所1个、屯兵室5个、出入口4个、通气口14个,交通甬道6000多米长。该要塞西侧为日军兵营和重炮阵地,南侧为战车壕,北与出丸山要塞相连。
(二)虎头要塞
虎头要塞位于虎林市虎头镇境内,日本关东军以数亿巨资,历时6年筑成。虎头要塞的对面就是当时苏联边境城市伊曼,从伊曼可假道西伯利亚大铁路和与铁路并行的公路,便捷地直抵前苏联远东著名的军港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日本关东军曾吹嘘虎头要塞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乌苏里斯克咽喉的匕首。虎头要塞群正面宽100余公里,纵深40至50公里,中心区占地100多平方公里。整个要塞由猛虎山(东猛虎山、中猛虎山、西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等7座山体地上、地下联为一体的攻防兼备阵地组合而成。虎头要塞以猛虎山为主阵地,以虎东山、虎北山为两翼前沿阵地。猛虎山阵地为虎头要塞的中枢部,是日军虎头国境守备队司令部所在地。地下工事同样以猛虎山为中心,由山底向东、西猛虎山延伸。地下设有指挥所、通讯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池、粮秣库、弹药库、发电所等,构筑要塞地下工事时,还专门修设了通风口、排气孔、直通山顶观察所的升降竖井和反击口等通道。所有工事都在山底部以钢筋混凝土浇筑,重要部位浇筑的混凝土达3米之厚。地面还利用地势构建了环山战斗掩体和交通壕。
虎头要塞的火力配置,除30厘米、24厘米、100厘米口径榴弹炮,l5厘米口径加农炮,90式、38式野炮,92步兵炮,山炮,迫击炮和高射炮以外,仅从专门配置在虎头要塞的41厘米大口径榴弹炮和日本从法国进口的24厘米口径列车炮遗迹,就不难看出日本关东军对虎头要塞的重视程度。大口径41厘米榴弹炮炮塔构筑于西猛虎山西麓,炮塔遗迹为圆形结构,环状基础外径32米,内径17.6米,垂直高度l2米,正面钢筋水泥厚度达4米。该炮为日本大正末期大阪工厂试制,弹底直径41厘米,弹头直径40厘米,长160厘米,弹身长度为4米,装药量1000公斤,炮身直径l米,炮长20余米,最大射程20公里,操作该炮需士兵20名。这门号称“亚洲第一炮”的炮口直指当时苏联境内的伊曼铁桥和拉佐水塔。构筑于虎头镇以西火石山西麓的24厘米加农列车炮阵地,开掘于山体底部,甬道总长73.5米,内有大房间两个。这尊最大射程为50公里的加农列车炮原为东京湾富津要塞的备用炮,也被穷兵黩武的日本关东军配置到虎头要塞,用来加强对当时苏联境内伊曼铁桥的威胁和打击。
(三)爱辉要塞
伪满时期的爱辉(现为黑河市爱辉区)和当时的黑河、孙吴与当时的苏联远东最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仅黑龙江一水之隔,均属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日本关东军在“黑河省”修建了大型兵工厂两座,各类弹药库500多处,兵营60处,飞机场13个。现在的黑河属于当年日本关东军划设的北部正面战区,作战区域主要集中在当时的爱辉县和孙吴县境内,阵地正面宽100公里,构筑永久性阵地16处,钢筋混凝土野战阵地30多处。属于日本关东军第四军作战区域的要塞群以爱辉要塞(西岗子第6国境阵地)为中心,主要包括孙吴霍尔莫津要塞(胜山第5国境阵地)、黑河要塞(第7国境阵地)、法别拉要塞(第13国境阵地)。
现已发现并得到初步开发的孙吴胜山要塞位于孙吴县满达乡境内,距县城40公里,紧靠黑龙江边。据研究,日本侵略军于1932年占领孙吴之后,便开始在划定的逊别拉河以北,东起曾家堡机场,西到平顶树机场,北起清澄山,南至乌云山,总面积达255平方公里的山地和平原上构筑永久性军事阵地。到1938年,以上村干男为司令官的关东军独立第四军司令部进驻孙吴。该军在北部正面作战区域配置了4个师团,1个独立机关枪大队,两个轻装甲车中队,有战车联队、野战重炮旅团、重炮兵联队、炮兵情报班,8个高射炮部队,还有独立航空队、工兵大队、野战通队、无线情报队、气象队、测量队、架桥与渡河材料队、信鸽队,驮运师团、照空部队、飞机中队、装甲中队等。有资料显示,要塞的日军兵舍每室可住百人左右,胜山要塞已发现同样规模的兵舍4处,均以高强度水泥浇筑在大山腹部,洞口伪装得与山体一样,兵舍水泥厚度可抗御50吨级的坦克和重炮的轰击。1990年秋,孙吴县曾接待过一个由当年关东军士兵组成的旅游团,该团人员带有一份《123师团史》附图,附图标明,孙吴北向的山地就筑有曾作为123师团秘密指挥部的“特仓”,并注明“特仓”前能通过轻重炮车,道路不宽但很坚固。“特仓”阵地的入口在草原下面数十米的地方,有南北两个隧道口。“特仓”内有师团长室、参谋部、作战室、通讯室等。经孙吴县有关部门的探察,已经找到了“特仓”的部分遗地。要塞亚雷高地的炮台比较集中,每隔20米便有4个炮台遗址。当年在孙吴要塞服役的原日军上等兵北原茂卫在回忆录中描述说:“亚雷高地的炮台,只要一按电钮,其炮身就可以自由上升下降……”
黑河要塞北门镇地下工事遗址为当年日军在黑龙江中苏边境按作战区域划分l4个国境阵地中的第7国境阵地,是日本关东军北部正面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与虎林、东宁要塞一样,均为“特”类和“甲”类。北门镇地下工程遗址是当年日军的一个地下炮兵指挥所,由地下通道、发电机室、竖井、工作间、休息室、通风机和两个各约600平方米的地下弹药库等组成。工事分上下两层,底层为工作室,分别以文字明确标注,如“浸透槽”、“炊事场”、“将校室”等。上层有直通炮阵地的专用地下通道,还修有单兵出入,构筑了5个半地下式的炮阵地和纵横交错的战壕、交通壕,外围是一道沿高地呈半月形的反坦克壕。
四)绥芬河要塞
绥芬河是西起满洲里,经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直抵原苏联的中东铁路最东端重要边境城市。铁路线从绥芬河出境后,即于乌苏里斯克(双城子)与西伯利亚太铁路相会合,沿铁路可北上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等重要城市,南下即是面对大彼得湾和日本海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和纳霍德卡。日本关东军在绥芬河修筑了绥芬河要塞群。要塞群正面宽40公里,纵深20至30公里,主要由绥芬河、鹿鸣台、观月台三大要塞群、野战阵地和15处地下要塞组成。目前,绥芬河市正在筹备开发前山、地久山、天长山等要塞阵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