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挨日本人一枪竟换回了一万万两白银?_李鸿章
2020-06-16 20:36:58 历史战争 寫胡 °c 繁体
A + A -导读:历史,距离我们越远,有的会越来越模糊,有的却越来越清晰,而就属于后者。一件黄马褂,血染东瀛,让50万纽约人追捧,也让百年后的我们看清了李鸿章的真实面影。黄马褂本来只是清代官服的一种。清昭连《啸亭续录·黄马褂定制》中说:“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为什么侍卫穿马褂?因为马褂衣长只及股,袖长至肘。行动起来利索。为什么后来唯独能将“黄马褂”这个符号普及到“文武百官”?是因为满清好这个。说到底清朝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根据清官规定,三类人可以穿黄马褂:第一类是出行时,各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等随从,必须穿着黄色的马褂以壮行色。这种黄马褂称之为“行职褂子”,没有花纹及图案。因为是因职而穿,所以离开工作岗位,或者不与皇帝同行时便不能穿。第二类是皇帝狩猎校射时所赏赐的。这种黄马褂称之为“行围褂子”,按规定只有跟随皇帝狩猎时才可以穿。平时无故穿上属于犯禁,是可以被治罪的。
最后一种黄马褂是因特殊功勋而得到的奖赏。这种赏赐又称“武功褂子”,得赏的人可以在任何隆重的场合穿。这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赐穿黄马褂”。据考证,这种赏赐方式在清初并不盛行,大概是在或以后才开始出现。特别在对太平军作战时候,赏赐了不少黄马褂给那些镇压的有功者。后来太后把规矩给坏了。一次,一高兴,生生地将一件黄马褂赏赐给了为她开火车的司机。李鸿章的这件黄马褂和这根三眼孔雀花翎故事非常多。当李鸿章过七十大寿时,“两宫赐寿,赏戴三眼花翎”。《异辞录》有一段话说:“同光以来,每逢庆典,常得异数。紫缰三眼翎,本朝赐近支八分,今以当古之九锡,人臣所不能有。”七十大寿这个时候,是李鸿章事业的颠峰,朝廷给他的荣誉和实惠,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他的老师。但是这一切因为一场战争刹那间被“拔去”和“褫去”了。
1894年9月16日平壤失守,次日翁同龢抨击:“合肥(李鸿章)事事落后,不得谓非贻误。”皇帝一气之下,给李鸿章予以“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的处分。这相当于现在的“行政记大过”、“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戴罪立功”的李鸿章后来还是没打赢仗,黄海海战爆发后,北洋舰队,让人家从海陆两路夹击攻占了辽东,威胁京畿。甲午战败后,清朝政府派代表赴日本谈判,日本不予接待。1895年2月12日慈禧看了美国驻华公使田贝转来的东京来,说:“所指自是李某,即著伊去,一切开复,即令来京请训。”2月13日,光绪谕令李鸿章“作为头等全权大臣,与日本商定和约”,“赏还翎顶、黄马褂,开复革留处分”。
《纽约时报》1894年8月6日有一篇报道叫《李鸿章黄马褂被清廷褫夺,带罪领军》说的就是这件事情。报道说:“李鸿章黄马褂被褫夺,算不上什么划时代的事件。然而引人注目的是,这可被视为大清朝廷力图以加强法纪来整合民心所用权术的一个范例。对西方观察家来说,本想弄明白如下事实,即为什么李鸿章在头天被任命为清军最高统帅,而次日甚至同日又被褫夺清国贵族的最高荣誉?这项荣誉赋予清国臣民身着‘黄马褂’的权力,而这种‘黄马褂’据说是大清皇族专用服装,禁止非皇族人员穿用。这个的结果令人感到啼笑皆非!”
熟悉清国人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人指出,“虽然朝廷颁布了禁止李鸿章再穿黄马褂的命令,但并没有同时撤销任命他为帝国军队统帅的圣旨。虽然李只能穿他的普通官服,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做清军统帅。如此看来,黄马褂的回收只不过是个警戒,希望这位帝国司令警惕,在抗击日本军队时必须有上好的表现。如果成功了,他可以指望重获黄马褂的殊荣,这无疑将是对他丰功伟绩的最高奖赏;但如果失败了,等待着他的可能是割掉他的马尾辫子甚至砍掉脑袋。”差一点掉脑袋的败将李鸿章来到日本马关的春帆楼和“媾和”谈判。1895年3月24日下午4时,第三轮谈判结束过后,满腹心事的李鸿章步出春帆楼,坐轿子返回驿馆。谁知,就在李鸿章乘坐的轿子快到驿馆时,人群中突然窜出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朝李鸿章脸上就是一枪。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染黄马褂,倒在血泊之中。迷迷糊糊中,他还不忘叮嘱随员,将换下来的黄马褂血衣保存下来,要求不要洗掉血迹。然后一声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
今天,在合肥大兴集李鸿章享堂的正殿内,有一个紫檀木制成的玻璃橱,玻璃橱中陈列着一件染满暗黑血迹的李鸿章黄马褂,应该就是马关的这件。小山丰太郎用的可能是土枪吧,威力不够大。李鸿章中的这一枪,子弹正好嵌在左眼下方一寸的位置。子弹虽然留在了体内,但并没有伤及眼睛。李鸿章不让取出来,俄国医生也坚持不取。一是老先生时年七十三,一动不如一静。二是老先生可能希望留下这个让伊藤博文揪心的“罪证”,和日本人做“有理、有节的斗争”。果然,一颗子弹换回一万万两白银,最后理亏的日本人要价从三万万两降到两万万两。这“一枪”甚至还引来了俄罗斯、法国、德国对日本掠夺辽东的联合干预。在他们的压力下,特别是俄罗斯有意无意地在远东作调兵姿态,吓得日本不得不接受中国三千万两白银的“补偿”,放弃了辽东。毕竟日本打败清国后,自己也累得只剩一口气了。
李鸿章血染风采的这档子事儿,欧美的报纸都有实时的详细报道。李鸿章和“yellow jacket”(黄马褂)多次上了他们的版面。他的黄马褂、三眼花翎、失而复得,而且还有一股子血腥味,这些让西方读者浮想联翩:原来,在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家,一个将军打败了,只要脱去他的黄马褂,就等于责罚了他。当黄马褂被重新还回,就意味着一个官员重新被信任。原来血袍可以“报国”。他们马上联想到《灰姑娘》童话中的水晶鞋,魔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