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维和部队在马里八个月内遭到31次火箭弹袭击_中国军队
2020-06-16 20:43:57 历史战争 嶄炸 °c 繁体
A + A -伴随着高昂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沈阳军区领导把一枚枚金灿灿的荣誉章,郑重地挂在数十名从西非大陆执行维和任务凯旋的官兵胸前。千人大礼堂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表彰大会颁奖现场,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执行任务的画面,它记录着395名维和官兵不辱使命的动人故事,是他们,在维和部队蓝色的旗帜上镌刻下中国军人光辉的业绩。
“背负的是重托,履行的是使命”
2013年4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立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团(简称“联马团”)。应联合国请求,中国决定派遣包括工兵、医疗和警卫3支分队的维和部队共395名官兵前往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去年12月,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先遣队抵达马里共和国著名城市加奥。
因为曾发生过军人政变,加奥古城显得破败不堪,也暗藏着各类恐怖袭击的威胁。到达营地第一天晚上,分队31个哨位全部上岗执勤,9个机动巡逻小组警戒在责任区,由3套显示线、6道阻隔设施、15套应急预案组成的防御设施和应急处置手段,被东战区司令部树为“战区楷模”。
接踵而来的是超负荷的任务。由于东战区基达尔二级医院未能如期部署,预定保障3000人的医疗分队,需要承担近5000人的保障任务,有时要同时抢救9名重症伤员。繁重的任务压得官兵们喘不过气来,但没人叫苦叫累。
在马年举国团圆之时,官兵们依然在抢修防卫战区工事,率先实现了住宿条件由简易帐篷、废弃民房向箱体板房、固体建筑的升级,搭建成集住宿盥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营区设施;建立了雷达、夜视、热成像、红外报警监控网,成为非盟外第一支部署到位、第一时间接受任务、第一个处置恐怖事件的维和部队,“GOOD”成了联马团评价中国军队的专用词。
在官兵们心中,维和行动是我军开展军事外交工作的特殊阵地,也是各国部队展示形象、相互学习的特殊平台。“联马团”的军事及文职人员来自47个国家,是个“小联合国”。中国军人在对外交往中严格遵守《执行维和任务40条要求》,倡导开展“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活动。据医疗分队队长肖刚介绍,他所参加的任务区司令官每月工作总结会上,每次都是用很长时间来表扬中国维和部队。
在任务区,中国维和警卫分队圆满完成697次机动巡逻、警戒护送等安全防卫任务,被联马团司令卡祖拉称为“联马团的王牌”,东部战区要求47个国家维和军人向中国维和部队学习。
在沙漠腹地执行建设任务的荷兰工兵,频繁遭受恐怖袭击。艰险危难之时,他们想到请求中国警卫分队为其提供安全防卫。这是我军自1996年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首次派出安全部队为外军提供全域安全防卫。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荷兰建设任务区东邻机场,三面环灌木丛,极易遭受火箭弹袭击。警卫分队抽组特战、排爆等专业40名官兵,采取“远方预警、狙击布控、空地一体、机动支援”等战法进行布阵。
为了应对近在咫尺的威胁,官兵们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军事素质:狙击手400米外都能一枪命中移动气球,哨兵3秒钟内即可完成从警告到制服的5个步骤,改装的触发式警报装备可有效防卫营区外半径500米的范围。
8个月内,官兵们在近60摄氏度的酷暑环境下连续执行任务,经受31次火箭弹袭击、遏制多次近距离可疑武装攻击。联马团最高安全官侯赛给予“你们是我见过的最专业、最过硬、最负责警卫部队”的高度评价,荷兰联合高级代表专程前往营地致谢。从此,“有困难,找中国军队”镌刻在了47个国家维和部队官兵的心中。
“燃烧的是生命,建立的是功勋”
马里是联合国维和区中武装派别斗争最激烈、恐怖袭击最频繁、维和部队伤亡最严重的任务区,4股敌对势力中有3股被联合国列入制裁名单,武装交火、恐怖袭击此起彼伏。
今年5月中旬以来,马里局势进一步恶化,反政府武装推进至距维和部队营地不到20公里的距离,战区司令部直接暴露于前沿,民事部门做好了撤离的最坏打算。为威慑反政府武装,5月23日,警卫分队组织了实兵实弹演习。
演习中,模拟了遭汽车人弹攻击、社会骚乱冲击等12种突发情况,参演官兵使用5种武器,打出了近乎完美的好成绩,前来观摩的战区司令马马杜将军, 十分动情地连续用中文高呼“中国军队万岁”。
动荡的时局使维和官兵随时面临着紧急任务的考验。6月4日凌晨,外国5名维和官兵遭遇路边炸弹袭击,在与反政府武装激烈交火中受伤。医疗应急分队立即驾驶装甲救护车,冒着随时可能遭受袭击的危险,把伤员安全接回医院。
5个医疗室里,抢救同步展开:1名受伤人员左眼被炸伤,眼科主治医生周润海迅速对其眼部炸伤进行清创缝合,并针对左眼视神经挫伤严重的实际申请空运后送;1名右腿被子弹贯穿的士兵,出现胫骨粉碎性骨折,如不减压就有截肢或肾衰的危险,骨科副主任万世勇立即进行切开手术,成功保住了这名士兵的下肢。
接手患者后,很多医护人员连续看护了近50个小时,直到伤员全部脱离危险,才放心地休息。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苏和视察医疗队时听到这些故事,感动地在留言簿上写道:“感谢中国,感谢医疗队一流的奉献与合作!”
“付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友谊”
一座泥土墙围成的小院里,88岁的老村长和一群中国军人地围坐在一起。
没人能想到,就在半个小时前,这位老村长还带着众多村民,怒气冲冲地来到维和部队营门前,恶狠狠地质问正在警戒的下士马招:“你们为什么而来?你们荷枪实弹,会不会伤害到村民?”
闻讯赶来的指挥长张革强,带着翻译和官兵登门拜访,与老人一道深情回忆的中马传统友谊,在聊天中娓娓讲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真诚友好的话语,推心置腹的解释,如,让担忧转化为笑容,质问变成致歉。老人感慨地说:“马中两国关系用‘友谊’这个词来描绘是不够的,至少是兄弟般的关系,因为中国军人把马里当作自己的祖国来帮助。”
张革强指挥长听说老人长期被腹泻困扰,就安排经验丰富的军医赵军帮助诊治,很快帮老人去除了病根。从此,这位耄耋老人一家与中国维和官兵成了好邻居,他们逢人就夸中国军人好,还时常与中国军人交流掌握的安全防卫息。
战乱给马里带来严重创伤,人民生活极度贫困。中国维和部队总是地为马里重建多做好事,先后36次紧急执行沙暴修桥保通、救治难民等人道主义救援任务。
今年3月6日中午,工兵分队突然接到联马团东战区帮助加奥恢复电力供应的加急命令。原来,加奥地区唯一一座发电厂上午11点3台变压器出现故障,严重影响当地市民的正常生活,还给医院等民生场所造成严重不便。接到求援的工兵分队,立即安排技术人员赶往电厂。经过近4个小时的紧急抢修,成功恢复了供电系统。
有一次,肆虐的大风裹挟着沙尘暴在一夜之间吞噬了加奥第8城区通往尼日尔河的排水桥,桥梁坍塌,堵塞了河道,河水,近万名居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
接到当地政府的紧急求援,中国维和部队立即报告战区司令部,连夜出动人员修桥保通。经过6昼夜奋战,清除了堆积如山的沙石,还援助物资架设了一座承载量达30吨的友谊桥。河道疏通、桥梁架好时,无数当地民众围着中国维和官兵,伴着欢快的鼓点跳起了民族舞蹈。
付出的是爱心,种下的是和平,收获的是中马两国人民的友谊。在暴力示威游行冲突最激烈时,当发现有中国国旗升挂在营门口,民众总是相互劝说着自动散去。饱受战乱之苦的当地民众,见到拿枪的人很害怕,唯独见到中国维和官兵,他们会主动接近,有的还会竖起大拇指喊“你好”。孩子们遇到有中国军人路过学校时,总会欢笑着簇拥到他们身边,称他们是来自东方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