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历史> - 正文

甲午战争是如何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的_甲午战争

2020-01-12 10:00:54 经典历史 自媒体联盟 °c 繁体
A +  A -

同为亚洲国家的中国日本,现代化的起点是大致相同的,都是始于19世纪60年代左右。1885年以后,随着其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日本进入了现代工业化阶段。但是当时日本的国力仍然无法与中国相比。

日本的工业化真正完成还是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之后。明治维新时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富国强兵”的发展战略,政府通过发动战争直接为企业开拓市场,日本每一次的经济繁荣都与侵略战争紧密相联。一般认为日本工业化第一阶段为1868至1920年,这个阶段主要发动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第二阶段为1920至1950年,这个阶段主要发动了对华全面侵略战争以及对整个亚洲的侵略战争;第三阶段为1950至1977年,虽然这个时段日本没有发动战争,但是却成为了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重要原料供应基地;第四阶段为1977年至今,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全面衰退时期,到了2003年伊拉克战争才开始有所起色。

尤其是在工业化初始阶段,1894年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占领了朝鲜和中国台湾市场,并确保了重要工业原料的产地,获得的巨额赔款为金本位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的10年间,日本工业发展迅速,日俄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以军事生产为中心的电气、机械、煤钢等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得到新的发展契机。

而在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彻底成为了一个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洋务运动宣告彻底破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北洋海陆军彻底覆灭。北洋海陆军是新军中的精华,是李鸿章数十年来不惜重金、不遗余力在“购备西洋精利军器为第一要著”的建军原则下建立起来的,是当时全中国第一支“劲旅”。就以北洋舰队为主力的海军而言,拥有较多的新式铁舰、快船和蚊船,军容之盛,远非南洋和福建海军所能比拟。1895年北洋海陆军全军覆没,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洋务运动“自强”的破产。

其次,甲午战争之后洋务民族工业一蹶不振。《马关条约》规定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并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因为列强享有“利益均沾”的特权,即正式承认了各国资本在华直接投资的合法权利,使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上升为资本输出。此规定的实施直接造成了中国民用企业的纷纷破产。战后,清政府的财政陷入绝境,非但无力继续投资洋务企业,而且对民用企业实行“丢盔弃甲”的政策。1895年6月,清政府发布上谕,决定将民用企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即主要是甩卖给国内的官僚、地主和商人。在被甩卖的洋务企业中,一些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外加列强用“中外合资”、贷款等手段对其诱骗,从而被列强控制或直接沦为列强在华资本。其余的一般转化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民用企业的纷纷丧失,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

再次,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在财政上彻底失去了融资能力,而日本却为其工业化筹集到了充足的资金。中国仅军费、赔款、赎辽费三项之和就达到3亿两白银,再加上其他一些不可估量的直接经济损失,中国直接损失至少有五六亿两白银之多,相当于清政府六七年的财政总收入。巨额财富为日本进行国内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雄厚的财力保障,并且利用这一契机完成了由轻工业主导的工业类型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类型的转变。同时,日本尝到了战争的甜头,为其以后发动一系列的侵华战争拉开了序幕。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则彻底沦为外国的殖民地,错失了第一次现代化的机会。三十多年后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再次击破了国民党政府现代化的努力,可谓甲午战争的高级版。历史有惊人的相似,战争的决策者们必须深思。(摘自《学习时报》张学博/文)

责编:周璇




甲午战争是如何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的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甲午战争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