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功绩最显赫的皇帝雍正,十大历史功绩,为大清延续100年!
2020-05-30 09:55:24 经典历史 retumu历史网 °c 繁体
A + A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历代皇帝中,说到功绩最大的,那么要数雍正帝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功绩最显赫的皇帝雍正,十大历史功绩,为大清延续100年!
雍正,即爱新觉罗·胤禛,他是清朝第五位皇帝,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让康乾盛世得以连续下去。
雍正皇帝的十大历史功绩!
一、整饬吏治
康熙末年,官场贪污腐败成风,社会风气日益败坏,国库空虚。雍正皇帝即位伊始就说:“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面从背非,种种恶劣之习,皆朕之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较之古来以藩王而入承大统,如汉文帝辈,朕之见闻更过之。”对贪污行为严惩不贷,其抄家追赃的手段也是雷厉风行,成就了“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官场氛围。
二、整顿财政
摊丁入亩,即废除人头税,改为按土地多少收税,这样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火耗归公,此举集中了征税权利,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财政收入的同时,还起到了整治贪污腐败的作用,一举两得。
三、设立军机处
雍正七年,正式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大臣兼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他们的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话记录的。此举加强了中央集权,真正的集权力于一身,总理天下庶务,这也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四、平定西北叛乱
雍正即位初年,罗布臧丹增叛乱,雍正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兵分三路,一举平定西北叛乱。平定叛乱之后,雍正重新划分了青海和蒙古游牧边界,从此青海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单位,垫定了西北稳定的局面。
五、改土归流
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的改革。雍正四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取消了土司,改派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改土归流对于减轻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有帮助,对清朝实施全国性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有重要意义,但清朝在推行改土归流时过度强调使用武力,对一些地区的反抗采取了残酷的武力镇压,也给西南部分少数民族带来了灾难。
六、强化密折制度
雍正帝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密折起源于康熙二十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实施统治。为充分发挥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这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七、秘密建储制度
由于雍正皇帝亲身经历了康熙末年有名的“九王夺嫡”,所以他深知建储的重要性,这个方法彻底避免了康熙末年皇子竞争皇位引发激烈竞争的局面,此方法也一直被其后世延用。
八、废除贱籍
贱民,即没有户籍,不属于士农工商之列,不能读书,不能做官,只能生生代代为奴。雍正皇帝彻底废除贱籍,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民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九、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政策是指官员地主也必须缴纳赋税,即废除他们免税的特权。此举牺牲了官绅的利益,但却巩固了王朝的统治,加强了清政府的统治,促进了清政府统治的稳定。
十、对俄政策
雍正五年,雍正帝派遣策凌为首席代表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条约》,第二年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这也是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补充,划定了清俄中段边界,稳定了清俄边界局势,促进了清俄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
为什么说如果没有他,大清将会早亡100年?
当时,连年征战,国库已经不堪重负,官员腐败,贪污盛行,把国库当成了自家的钱袋子,如果这样的情况不改变的话,大清朝恐怕是撑不了几年了。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雍正皇帝站了出来,他冒天下之大不韪,颁布了一系列措施,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样的举措让社会更加公平,安抚了百姓,不过这些措施实施起来并没有很顺利,不同地方的士绅和读书人都阻止,但是雍正下了很大的决心,把这几件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功夫不负有心人,雍正最后还是成功了,体现在了国库里面多了五千万的存银。
所以后来有人说,之所以有后来的乾隆盛世,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雍正的存在,乾隆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太差劲了,说到底,就是一个富二代公子哥,贪财好色,花钱毫无节制,几次下江南把祖宗积攒的那点积蓄又给挥霍了空了,成天让一个大贪官和珅哄得团团转,所以在乾隆的后期,盛世的迹象人们已经看不到了。
取而代之的是腐败的官吏,增多的各地农民起义,清王朝正一步步走向下坡路,可以说,乾隆就是把大清国送掉的人,如果没有此前雍正的那点积累,也许嘉庆的时候,英国人就来了,所以说雍正的功绩堪称最显赫的。
那么他最终的结局是如何呢?
雍正之死,始终是被层层神秘浓雾掩盖的历史之谜。官书对雍正之死的记载非常简单,所以,历来对其死因猜测颇多。有传说是被吕四娘刺杀的,还有说是被宫女、太监缢死的。除此之外,许多学者猜测是被丹药毒死的。这些说法,哪些是可信的?雍正之死历史有没有留下什么蛛丝马迹?康熙第八世孙金恒源先生在其出版的《正本清源说雍正》一书中对此事进行了全新的论证。也许我们从中能得到一些答案!
关于雍正之死,史书记载非常简单,只是说,前一天,雍正在圆明园行宫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当晚即死掉了。由于事发突然,很多大臣甚至都来不及反应过来,这位大清皇帝就已经驾崩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雍正的死亡,官方并没有给出他的死因,史料更没有记载。朝廷这副遮遮掩掩的样子,简直就是欲语还休啊,世人好奇不已,正所谓事出反常即为妖,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如果雍正死得很“正常”,朝廷绝不会这副态度。这自然就引起人们的疑惑,再加上当时关于他为人的传说和评论颇多,就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猜疑,总之,老百姓的脑洞大的出奇,于是各种不得好死的说法就产生了。
一种说法认为,是被吕留良案中逃脱的吕四娘入宫刺死的,此说到今天仍颇为风行。1981年,考古工作者曾发掘雍正地宫,未打开即作罢。可是社会上传说棺材已经被打开,雍正有尸身而无头。
那么,吕四娘的来历究竟如何?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有的说是吕留良之子进士吕葆中的女儿,在吕留良案中,她携母及一仆逃出,为替父祖报仇,习学武艺,后来潜入宫中,杀掉了雍正。还有一种说法是,她的师父是一僧人,原为雍正剑客,后不乐为其所用,离去,培养了这位女徒。
金恒源先生认为,这些说法都没有道理。雍正处置吕家,戮尸、斩首之外,吕留良孙辈均被发配边远地方为奴。乾隆时,吕家的后代有开面铺、药铺的,有行医的,还有人成为捐纳监生,被清政府发觉后,改发配黑龙江为奴,后住齐齐哈尔。吕氏后裔俱在,不过遭到严格管制,不能自由活动,当然更不能替祖上报仇了。
吕四娘主仆三人的逃出是不可能的,当时办理此事的浙江总督李卫以擅长缉捕盗贼而著称,他奉命兼管江苏盗案,若吕留良后人果有逃出的,他自然有能力搜捕到案。再说他曾为吕家题过匾,吕案发生后雍正没有责备他,他心怀畏惧,下死劲处理有关人员,完全不会让主犯的子孙逃脱。
还有一种传说,说雍正九年,宫女与太监吴守义、霍成在雍正睡熟时,用绳缢之,气将绝,用太医张某之药而愈。
金恒源先生说,这是子虚乌有的事。在明朝倒发生过类似的事。明世宗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世宗被宫婢杨金英等缢而未死,用太医许绅之药而康复。雍正和嘉靖都庙号“世宗”,民间传说,把明世宗事安到清世宗身上,也是难免的。
没有资料表明雍正被谋刺过,倒是雍正的孙子嘉庆真被人谋刺过。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从圆明园返回大内,进神武门,至顺贞门,突有旗人陈德向他行刺,未及近前,已被拿获。这个发生在宫禁的行刺案件,也可能成为后人附会刺客杀害雍正的版本。
雍正对道家的长生成仙非常痴迷,丹药中毒的猜测是否可信?
清末民国初年就有人提出:“世宗之崩,相传修炼饵丹所致,或出有因。”当代学者杨乃济先生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等第一手资料,撰写了《雍正帝死于丹药中毒旁证》一文,金恒源先生认为,杨乃济先生的论述是客观、可信的。
雍正年轻时即好佛、崇道。做了皇帝后,他求仙访道、企求长生,更是为此忙得不亦乐乎。他不仅把道士请进宫内,待以上宾为他炼丹、服用,还希望自己住的皇宫能像有名望的佛寺、得道仙观,包括周边环境制成模型以利仿建,可见他对道家的长生成仙说已经到了几乎痴迷的地步。
有一份史料上说,雍正宾天时“七孔流血”。这是当朝重臣张廷玉的私人记录,也就是小日记里,找到的线索。雍正病危时,曾急召大臣,交代身后事,张廷玉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说,他很可能是看着雍正死的,他的话,可信度极高。那么,张廷玉到底记录了些什么呢?原来,张廷玉见到的雍正,是“七窍流血”的,显然雍正的死相很惨,所以给张廷玉吓了一大跳,他在小本本里写他见到雍正时的反应是“惊骇欲绝”啊!
七孔流血是严重中毒的反映,雍正长期服用道士所炼之丹及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药”,这些丹药中汞、铅、朱砂等矿石含量较高,又都是高温烧煅而成,热性很大。十三阿哥允祥去世后,为渴求长生不老,雍正加大剂量服用丹药终致中毒,是情理中事。
乾隆还未正式登基前,已急急传谕驱逐宫中道士,可见雍正之死同道士有密切关系,因为乾隆深知丹毒之害,才会把驱逐宫中道士放在诸多国事之上立马行之。
长期贪图女色,乃至乱服春药可能是导致雍正最终猝死的直接原因之一。
金恒源先生认为,雍正称帝执政13年,基本上处在众判亲离、孤家寡人之态势。他在生命垂危时请同胞兄弟出山辅助又遭坚辞,其情其状其心态之苦也就可想而知了。此外,雍正的身体状况,在雍正七年后,由于政敌被杀的杀、关的关,基本上也都摆平了,相对以前而言,雍正多少有了一点“闲”。而帝王一旦有了些“闲”,也就开始贪图女色,病也就随之暴露了出来。
朝鲜史料有一条说法,“雍正晚年贪图女色,病入膏肓,自腰以下不能运用者久矣。”朝鲜使者在给本国国王的报告中没有必要去故意捏造、肆意攻击雍正,这条史料当可作为雍正晚年身体亏损的一条辅证。
概括起来,雍正之死同他多年勤政之累的体力透支有很大关系;同他心神长期不得安宁、夜不能寝、精神不能贯注、惧怕报应有很大关系;更同他长期以来不断服用丹药、体力大量积毒有关;他晚年为求长生加大剂量服用丹药,乃至乱服春药更是导致他最终猝死的直接原因。将雍正之死单一归结为纯被工作“累死”未必全面。民间所传吕四娘复仇、斩雍正之头云云纯系民间想象之说,没有可靠证据,不是历史事实。
雍正暴卒,朝廷极力隐瞒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不论雍正是刺杀而死还是病故,总要留给他,作为一个皇帝的体面,估计这就是当时所有大臣心里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