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德军高层有脑子的都知道东线打赢的机会微乎其微,如果这个时候谈判会取得什么样子的结果?
2020-08-19 09:15:12 历史 互联网 °c 繁体
A + A -1943年2月,在斯大林格勒奋战6个多月的第6集团军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在保卢斯元帅带领下投降,曾经的33万雄厚兵力只剩下了9万余人!德军将领认为,这等于打断了德国在东线的脊梁。毫无疑问,大多数有识之士都认为,德国不可能战胜苏联了。
正当所有人失去信心之时,曼施坦因抓住机会发起反击,在1943年2月19日到3月15日的短暂时间内,发动了永载史册的哈尔科夫反击战,一下子打垮了苏联军队的主力,重新稳定了东线德军的防线!这个时候,在德国内部确实出现了对苏讲和的声音。
其实不难理解,从1941年到1943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轴心国在苏联战场损失了300万以上的部队,仆从国都没有信心再继续打下去,西班牙选择将它的志愿军团(又称蓝色军团)撤回国;土耳其态度骤变,不愿意再向德国提供稀有金属,而芬兰和意大利都不耐烦的想要脱离协约国。
希特勒的麻烦远不止这些,1943年2月,他的爱将隆美尔在埃及兵败如山倒,德意联军损失10余万人之后,一路小跑的撤回突尼斯,这里是轴心国在非洲大陆最后的阵地了,一旦失守整个欧洲的南翼都将不再安全。希特勒不能允许突尼斯失守,他断然拒绝了隆美尔放弃非洲的要求,向突尼斯空运了30余万援兵,又让以死守捷米扬斯克包围圈而闻名的阿尼姆上将接替隆美尔,希望突尼斯能尽可能坚守。
(非洲军团投降)
突尼斯战役在1943年的5月的中旬结束,德国把投在非洲的全部赌注都输光了,包括阿尼姆本人都做了俘虏(几乎就是第二个保卢斯)。在如此残酷的现实面前,希特勒肯定也想过谈和,至少和英法与苏联其中的一方谈和,降低两线作战的压力。
(1943年2月的欧洲)
英国和美国会和德国谈和吗?明显不会,因为英美自从参战以来打得毫不费力,还如愿以偿的将势力扩展到整个北非和近东,美国更是赚足了战争财,它恨不得战争一直打下去,所以希特勒只能寻求与苏联谈和。
苏联在不到2年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刚开打就有300万常备军被消灭,人口和工业资源集中分布的乌克兰、南俄国土全部沦陷,即使被收复的地区也是一片焦土,如果德国愿意谈和,苏联是会考虑的。有传闻认为,苏德两国外长确实有过接触,但苏联人的谈判条件让德国无法接受。
苏联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势如破竹,虽然瓦图京一时疏忽在哈尔科夫被曼施坦因击败,但苏德两军的实力对比并没有改变,1943年7月中旬爆发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只有78万人可用,而苏联却又190多万人的兵力(不包括预备队),且苏联人的坦克数量是德军的整整2倍,在这种悬殊的实力对比下,苏联的态度强硬,德国很难争取到有利于自己的谈判结果。
因此,希特勒希望用库尔斯克会战夺回主动权,把苏联打回谈判桌,他的底线应该是保持占有第聂伯河西岸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假如说苏联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这个结果是有很大可能出现的。
(德国谈判的最底线)
只要苏德休战一年,哪怕半年的时间,就足够让东线德军缓过劲来,更不会让英美盟军轻易登陆意大利和法国,第三帝国的国祚能大幅延长,甚至改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