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乾隆为何在晚年时期下令凌迟尹嘉铨?

2020-08-22 04:05:23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说到乾隆其实还真的是一位明君了,一生都在为国为民治理国家,但是乾隆好像仔细的分析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了,《四库全书》算一样,还有平定叛乱。这些我们也不多说吧,我们说说乾隆晚年的一件事情吧,话说乾隆在晚年竟然下令凌迟处死了尹嘉铨,而尹嘉铨当时还是一位退休的人,那么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乾隆为何在晚年时期下令凌迟尹嘉铨?

一、尹嘉铨的作死之路

原本尹嘉铨也是一个官二代,他的父亲尹会一在雍正年间就已经深得雍正喜欢,后来乾隆登基后,更是让其成为道德楷模,人们对他孝顺母亲的行为十分赞同,一时间人尽皆知。

但是尹会一并没有当上宰相或者什么,仅仅也就是担任过江苏学政、河南巡抚以及礼部侍郎等官职,和宰相没法比。

尹嘉铨在父亲的名声以及势力支持下,以一个举人的身份走上仕途,并且顺风顺水,先后担任过甘肃、山东的一些地方官,最后成为大理寺卿,不过没做多久就告老还乡,开始过上幸福的退休生活。

按照这种节奏下去,他这辈子基本与凌迟是不沾边的,可是他越老越糊涂,开始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有一次乾隆去民间游玩,距离他家不远,恰逢尹嘉铨父亲尹会一三十年忌辰,于是尹嘉铨想出一个馊主意,写封奏折叫自己儿子拿去交给乾隆。

乾隆看完奏折十分不悦,因为奏折内容是向乾隆讨礼物,希望乾隆给他死去的父亲赐谥号。要知道谥号是不能随便赐的,每个朝代都是要对国家有巨大贡献之人才能赐谥号,而且死后就有相关人员进行核实。

乾隆为何在晚年时期下令凌迟尹嘉铨?

比如清朝曾国藩谥号“文正”,这是文官最高谥号,清朝总共赐予的人也就八个。尹嘉铨的父亲按照生前的所作所为以及对国家的贡献而言,远远达不到赐谥号的标准,所以乾隆对他的要求感觉很无奈,写回信给他:

“谥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此奏本当治罪,念汝乃父子私情,故免之。若再不安分家居,当罪不可逭矣!”

意思就是告诉他这个谥号不能随便乱要,叫他安分一点好好养老。眼看谥号要不到,接下来他又写信请求乾隆让自己的父亲和孔子一样设置庙堂让后人祭拜。

这个请求更加无理取闹,乾隆看完对他彻底无语,打算给他点颜色看看,就叫人开始对其进行彻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尹嘉铨的书信来往中有多处以下犯上或者对清政府不满的言论,让乾隆直接对其进行治罪,判了一个凌迟,后来考虑到他父亲的功劳,网开一面改成斩首。

就这样,尹嘉铨自己把自己作死了,留给后人的除了启示就是启示。可是为何乾隆要把他处决呢?我们可以试着继续分析一下。

乾隆为何在晚年时期下令凌迟尹嘉铨?

二、乾隆处决他的原因

乾隆也是一个聪明的君王,肯定不会随便把尹嘉铨处决,之所以最后事情变成那样,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尹嘉铨父亲功劳不足以赐谥号

前边已经分析过,在每一个朝代都一样,需要对国家有突出贡献者死后才会赐谥号,而尹嘉铨的父亲论功劳而言,并没有那么大,完全达不到赐谥号的标准。要是乾隆听取尹嘉铨的意见给他父亲赐谥号,别人肯定也会效仿,这样一来事情就是失去控制。

乾隆最不想看到的还是国家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影响稳定,所以必须对他进行处罚以儆效尤,防止其余人员争相模仿。

乾隆为何在晚年时期下令凌迟尹嘉铨?

2、尹嘉铨沽名钓誉

表面上看尹嘉铨是在给自己的父亲请求谥号,实际上对于已经死去之人而言,不管什么谥号都无济于事,这个谥号最终真正能够蒙荫的还是后代,也就是尹嘉铨与他的子孙们。

可是仔细一看,尹嘉铨这一生的作为与他的父亲比起来更是相差甚远,要想得到这样的名誉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乾隆根本不会考虑。乾隆也不傻,他明明知道尹嘉铨的真实目的,第一次提醒他一下,给他个警示,希望他能够自己有点分寸。结果尹嘉铨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要得寸进尺,那不是明摆着作死么。

结语

乾隆为何在晚年时期下令凌迟尹嘉铨?

很多时候,人要学会知足常乐,不要因为闲着没事瞎琢磨一些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欲望是魔鬼,最终害人又害己!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晚年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