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解放战争为什么共产党能取得最后胜利?

2020-08-22 07:20:03 历史 互联网 °c 繁体
A +  A -

最近刚刚拜读完有关解放战争美国态度变化的一本书,既然那么多人已经从士气民心上说了,那么我就仅从战略部署上谈一谈解放战争国民党为什么败了。

一、非常严重的错估了共产党军队的军队实力

由于在抗日战中两个战场的问题,国府对于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了解甚少。1945年初蒋介石在军事委员会上疯狂叫嚣“比较敌我的实力,无论就那一方面而言,我们都占有绝对的优势”,“比匪军丰富十倍”,只要3个月至6个月,就可以“击败共军”。他制定的战略方针是“速战速决”:“先占领据点,掌握交通,山点来控制线,由线来控制面”,继而“步步进逼,使之被迫决战,然后一举歼灭。”甚至在开战前,国府估计共军应有40万左右,重武器甚少,也没有坦克和飞机。事实上根据那个时候美国派往延安的访问团观察,共军总体规模上应该在70万到120万左右,而且在苏联的帮助下,正在加紧配发大口径榴弹炮,甚至从苏联来的情报看,推测斯大林正在希望将二战中苏联的一部分装甲部队通过新疆送到共产党的区域。

二、过早的开启战端,导致师出无名

1945年10月10日刚刚签署双十协定,尽管双方在军队国家化和解放区政权的问题上仍有异议,但双方已经确立了“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的首要原则,更重要的是双十协定要求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然而事实上在重庆谈判期间,国民政府就偷偷下发了《缴费手本》,阎锡山甚至还提前动手进攻了上党地区。国府只把双十协定看做国共划分地盘的谈判,双十协定刚刚签署,国民党的110万大军就分三路向解放区开进,甚至在美国的帮助下,通过海路提前进入东北

正因如此,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引发了要求和平民主的各民主党派以及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当时通电满天飞,最多的时候一天全国有70多起通电。党派、个人、学生组织、工人组织纷纷就内战发表意见。

三、战争初期主顾抢地盘,没有消灭有生力量

凭良心讲,战争初期国民党的部署速度还是相当快的。一方面得益于美军海空支持,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铁路线路的大贯通,再加上国民党军队特别是正规军正在美械化,运动速度大大加快。但也暴露了国民党的指挥问题,只顾占地盘,却没有消灭共军有生力量。而反观我军早在1945年下半年的冲突时期,就在上党战役中全歼阎锡山10个师,平汉战役时合围国民党7个师并全歼。毛主席制定的第一阶段即战略防御阶段,持续了将近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我军一直避免主力决战,边打边撤,城里呆不下去就去农村,农村呆不下去就进山。这一阶段国民党的美械师确实厉害,刘伯承、陈毅等人在回忆第一阶段的时候都说国民党美械师运动速度快、战斗力强、咬上就不松嘴。同时国民党军队还具备兵力优势,集中对我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东北民主联军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之后才稳住阵脚,华东、中原、西北战场上都只能通过分散转移的大运动来摆脱国民党军队。然而正是在这样的防御中,我军积极通过“大幅后退、拉开纵深、寻找机会、优势包围、相机围歼”的战略,相继打掉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整编74师、胡宗南“天下第一师”的整一旅,在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等地都取得了实质胜利。胡宗南自己都感叹,大山里转了几个月,共产党主力不见了,自己的主力打没了。到1947年6月份,国民党方面战斗减员71余万人,部队也从最开始的117个旅,打到85个旅。而我军通过运动作战,到一个地方解放一个地方,同时也收编国民党残部,快速壮大。

三、国民党缺乏大纵深战略,部队不敢动,进了城就不出来

如果说国共军队指挥的高低不同,最重要的一点可能就在于懂不懂大纵深。国民党最开始还以大战区作为战争的划分,后来发现由于无法调节各大兵团之间的协防配合问题,开始以省为单位进行战斗。国民党这些部队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力雄厚却直扑城市,越大的城市越喜欢,战报写的震天响,广播里天天都是国军再克一城。进了城就不想动,部队全都撒到城市里防守,好好的作战部队,都变成了城放部队。最后实在没兵了,开始从“全面进攻、齐头并进”转为重点进攻,只集中进攻陕北和山东。反观共产党,则抓住国民党集中进攻留下的空档,刘邓大军在47年6月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插敌人后方,时刻威胁南京和武汉;随后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这些地区都属于国民党看不上的山区、穷区,但这三个兵团却呈“品”字形摆在国民党军队后面,大大打击了国民党前线军队与后方补给的连接,牵制国民党至少一半的兵力。正因为刘邓大军的存在,白崇禧的部队不得不钻进大别山,给林彪在东北战场发起秋季、冬季攻势创造有利条件。

四、国民党战略收缩不彻底,仍然不愿放弃较远地区

1948年开始,内战形式已经不利于国民党军队,我军已经在军队人数、武器装备上逐渐超过国民党,甚至在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民党本应收回在东北甚至在北平的军队,全部投入到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准备决战,但蒋介石承受不了丧失北方所带来的政治影响,丝毫不顾及美国的建议,还寄希望于组建所谓的战略预备队和海空优势。国民党仍然网图通过强化防守重点城市,逐步消化、限制的共产党包围部队。

事实证明,在1948年冬发动的战略决战面前,国民党的军队不堪一击,兵败入山倒。不但迅速丧失大片土地,主力部队还损失了150余万人,100多万的部队和国民党当政大员选择起义。至渡江战役以前,国民党在长江以北已再无主力部队。

五、兵败如山倒却仍心存幻想

1949年4月,国共代表团在北京谈判,国民党在兵败入山的情势下仍试图“划江而治”,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共代表团仍在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在15日将最后修正案送交国民党。可惜的是,国民党仍然拒绝了这最后一份可能给中国带来和平、带来统一的和平协定。最终,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17日武汉解放,10天后上海解放,再5天后西安解放。到1949年的9月,解放军可谓神兵天降,翻山越岭的去相继歼灭国民党仅剩的宋希濂兵团。到11月,蒋介石手里只剩成都和宜宾的情况下,居然仍然负隅顽抗。

总结来看,国民党在内战爆发之前大约有430万部队,光陆军就有86个整编师,248个旅,而我军正如美国延安观察团所估计的,当时只有127万人。事实上,当初连毛主席对于解放战争的最终结果也是不大乐观的。在48年8月召开的九月会议上,毛主席最初的方案,是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个旅,争取在五年内打倒国民党。但历史证明,谁也无法相当国民党号称500万的军队,在短短时间内就被消灭了。

原因何在呢?总结起来5点,第一低估对手,第二只抢地盘,第三没有大战略,第四舍不得坛坛罐罐,第五过于乐观,心存幻想。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解放战争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