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大的理想是什么?
2020-08-23 08:30:21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李白最大理想“济苍生”、“安黎元”。
李白(701一一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中亚碎叶城,(在今巴尔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域)父亲径商,家境富裕。李白约五岁时,随家迁入四川。幼年学习儒家经典,百家杂学,喜好击剑。青年时代,留连于家乡的名山大川、江河名胜,写下了赞颂壮丽山河的诗篇。他的诗歌,自然、豪放、热情、壮美,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富于创造性。他的理想是“济苍生”、“安黎元”。
李白其中一首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尤能簸却沧溟水。他很自负,常以大鹏自比。
鲁仲连、谢安等是他追幕的理想人物,他常常用他们的事迹来鼓励自己:
齐有倜傥(豪迈)生,鲁连特高妙,眀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却秦(秦兵围赵,鲁仲连击退了投降派,使秦兵后退)振英声,拂衣可同调。《古风十》
李白在自己的诗中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和不平凡的抱负。他很早就立下了“奋其智能、願为辅弼(宰相)的大志,决心要“济苍生”、“安黎元“(百姓)。他向往举贤授能的社会。希望有圣君贤相出来管理国家实行开明政治。他不屑于走科举的道路,而想一鸣惊人,于是以安陆县(湖北省)为中心,到处漫游,想借求仙、学道、隐居造成声名,让西安的朝庭或者皇上知道,以便能得到赏识、重用。742年,果然他得朋友吳筠的推荐,被当朝天子玄宗召入长安,为瀚林待召。他在长安的生活中,相传有御手调羮、力士脱靴、贵妃棒砚等故事。李白蔑视权贵和酷爱自由的精神,很快招来朝庭达官显贵们的打击,不到三年,李白便被排挤出长安。由于政治的黑暗,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重重,李白具有进步意义的理想始终难以实現,他的“济苍生”、“安黎元”报国立功的壮志也一再受到挫拆。
755年,安史乱起,李白正在宣城游历。756年,永王李磷以灭胡抗敌为号召,在江陵起兵,李白又激于“济苍生”和“安黎元“的爱国热情,加入永王军幕。李白想,在这里满可以象“鲁仲连、谢安那样施展才能,报效国家。然而事与願违,由于做为哥哥的肃宗李享怕李璘力量壮大,派兵消灭了李璘,同时李白也受到牵连,788年被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理想遭到破灭,又不断受到里暗现实的打击,而李白仍然执意不倦的追求着。《行路难》其一是这方面的代表做。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筋(筷)不能食,找剑四顧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曰边。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诗人的心情是苦闷和矛盾的,“欲渡黄河川、“将登太行”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冰塞川”、“雪暗天“,无路可走。面对美酒珍羞也无心可用。诗人想“闲来垂钓碧溪上”,去过归隐的生活,但还是梦见朝迋,还是不甘心放弃自己的理想。最后喊出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仍然相信总有一天能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