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救援?
2020-09-05 18:00:46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早就死翘翘了。
孟获和诸葛亮的南中之战,发生在225年。
而蜀汉灭亡是在263年,是38年之后。
当年孟获既然是受到蛮人支持的南中豪族领袖,年龄不可能太年轻,最起码也有三四十岁。
那么,38年之后孟获就是七八十岁甚至90岁。
而汉代的医疗很差,人的寿命并不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死时72岁,就已经算是相当了不起的老人了。司马懿医生服务过4个曹魏的领袖,曹操、曹丕、曹叡、曹爽。
而普通人也就是诸葛亮这样,181年-234年10月8日,死时53岁。
当年能活到50多岁就很了不起了,孟获根本不可能活到蜀汉灭亡的时候。
就算孟获存在,会怎么样呢?
第一,孟获根本来不及救援。
十月,曹魏大将邓艾挑选精锐,从阴平小路无人之地隐蔽前进。
结果仅仅打了1个月,11月蜀汉就宣布投降,打开成都城门迎接曹魏。
前后差不多1个月时间。
而当时孟获所在的南中,大体是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
这里距离成都直线距离也非常远,更别说沿途大部分是山地、密林和河流,地形极为复杂。
短短1个月时间,孟获就算活着,也不可能率领大军赶来救援
第二,孟获已经没有多少实力。
诸葛亮不是弱智,平复了南中叛乱以后,使用了很多政策对付当地人。
其一,是对南中地区分而治之。
除了原有的越嶲、牂牁、建宁、永昌四郡,又增加了云南(郡治在今云南祥云县)、兴古(郡治在今云南砚山县西北)两郡
在南征作战中有功的李恢、马忠和吕凯、王伉等人都被任命为郡太守。
由此,在行政规划上,将蛮族的地盘划分开,分而治理,不让他们有过多的联合叛乱机会。
同时,诸葛亮还釜底抽薪,使用军工作为诱饵吸引南中军人为蜀汉作战。
《华阳国志 南中志》这么写:(诸葛丞相)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无当飞军英勇善战,这支由少数民族精壮之士组建的精锐部队在日后北伐当中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择选精壮之后,剩下青羌中羸弱的配给大族富豪做部曲。
由此,蛮族军事力量大减,不足为患。
这种情况下,孟获也无法控制南中地区,最多只能控制自己部落,充其量几百上千人,沦为地方部落土司而已。
第三,孟获没有救援蜀汉的意愿。
孟获效忠蜀汉其实是被迫的,主要是军事上被连续击败,无法抵抗。
然而,对于孟获来说,效忠蜀汉和效忠曹魏其实没有区别。
因为即便蜀汉时期,孟获这些地方豪强,也是自治的。
除了郡以及太守,地方多采用孟获这种豪强自治管理。
诸葛亮曾经介绍自己的政策:如果任用朝廷汉人,一来势必就要留下兵力保护,留兵就要运输粮食,加重朝廷开支;二来战争刚刚结束,少数民族兄死父丧,天天与汉人官吏打交道,早晚埋下隐患;三来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即使汉人按照律法秉公论断也不会被信任,只会加深误会。所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不留兵、不运粮,把南中变成一个“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自治地区。
既然都是自治,效忠蜀汉和曹魏又有什么区别。
第四,南中对于蜀汉有积怨。
《三国志 蜀书 李恢传》中记得很清楚:“南土平定,……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是费用不乏。”《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中也有相同记载:“亮收其俊杰建宁爨习、牛提孟琰、及获为官属。习官至领军,琰辅汉将军,获御史中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
就是由于蜀汉征税征物太多,引起了南中老百姓的仇恨。
在孟获被平定之后,南中地区也不断叛乱,只是没有很大规模而已。
既然都叛乱了,谁还回去救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