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什么要在洛阳建都,而不在西安?
2020-09-24 21:41:05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今天历史随心看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治通鉴》记载:武后数见王、萧为崇,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后徙居蓬莱宫,复见之,故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资治通鉴》说武则天迫害王皇后、萧淑妃惨死,两女化为鬼祟,常来骚扰武则天,武则天害怕,所以迁都洛阳,终身不归长安,以躲避两人鬼魂。
这种说法显然深受封建迷信影响,同时也是为了塑造武则天阴险毒辣的形象。
实际上,国都乃一国根本,定都大事,关系国本。
武则天之前,秦,西汉、隋、唐定都长安,东汉、西晋定都洛阳。作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武则天一改惯例,定都洛阳,绝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1、经济因素:经济重心的变化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经济繁荣,全国的经济重心位于关中,定都长安是将政治重心与经济重心重合,最大程度发挥国都坐制天下的战略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全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北方是五胡乱华,十六国或同时并存,或先后迭代,北方形势极其混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与此同时,南方相对稳定,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趋于繁荣,人口也不断增加。
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东南财赋已为关中倚重。东南路途遥远,财赋转运极度依赖水运,因而隋代开凿大运河、唐代大力整治漕运,方能将东南财赋转输北方,供应关中地区需要。
然而漕运成本很高,江南的粮食先经大运河运输到河南的洛水、汴河,再逆黄河西上,经潼关附近再逆渭水而上,殊为不易,耗费大量人财物力,导致民力凋敝。
《新唐书》载:“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自高宗以后,岁益增多,而功利繁兴,民亦罹其弊矣。”
洛阳位于河南,乃黄河、洛河、伊水、济水交汇之处,水运极其便利,可直接接入大运河,得漕运之便,东南粮食财赋可以很方便供馈洛阳,武则天将都城迁往洛阳,可以最大限度接近经济重心,利用东南财赋,更有利于发挥国都坐制天下的战略意义。
2、政治考量:摆脱关陇集团的影响关陇集团是以关中、陇山地区为代表的门阀士族势力,从北朝开始便成为国家最大的政治集团,实质控制着政权,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从血缘而言都出自关陇集团。
隋唐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杨坚、杨广、李世民等都曾致力于打击关陇集团,关陇集团势力衰落,大不如往,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关陇集团在唐朝中期以前仍有不小影响,武则天虽出身官宦之家,却并非门阀士族,一人难以与关陇集团对抗。
关陇集团的根基在关中,武则天迁都洛阳,一定程度就是为了摆脱关陇集团影响,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且武则天以周代唐,改朝换代,自然不能以大唐国都为都,选择洛阳为都城,正是昭示天下,大唐的时代已经结束,洛阳是大周的神都。
3、战略需要:应对国防形势的变化隋唐之前,中原政权的外部威胁主要来自西北和正北方向,秦汉的匈奴,西晋时的五胡,隋唐的突厥等,都是中原政权的巨大威胁,定都长安有利于控扼西北,应对异族入侵。
经过李世民对突厥的持续打击,突厥分裂,势力一蹶不振,西北地区的国防压力减小,而东北方向的少数民族开始陆续崛起,特别是契丹不断侵扰唐朝,其进军方向大多自河北而来,河北一带的国防压力陡然增大,军事重心不得不东移。
洛阳位于中原地区,地理上有“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说法。
它北枕黄河,隔河遥峙太行、王屋等山,北有邙山为屏,南有伊阙之险,再南遥峙熊耳、少室诸山;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中有伊、洛平原,适合制内御外,无论对西北还是对河北,都可以比较方便监控边境,从容出师,应对国防形势的变化。
综上所述,武则天选择以洛阳为都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地理和国防形势做出的明智之举,既适应了政治上改朝换代和摆脱关陇集团势力的需要,又顺应了经济重心东移和国防形势变化的历史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