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怎样评价冯玉祥?
2020-10-04 15:01:04 历史 互联网 °c 繁体
A + A -还不知道:评价的历史读者们,下面历史随心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分析,接着往下看吧~
一些对冯玉祥将军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说他是“倒戈将军”、有的说他是大军阀,也有人说他是中国革命的先驱。我认为有些评价比较片面、偏激。我们要评价一个人,就要从他一生所做的事情全面的去看、去了解,从大的方向去看,特别是像冯玉祥这种历史人物,我们就要看他在民族大义上面的作为,而不能从其人生中某一件事情,就给其进行定论。还要看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面临的具体情况,给予公正的评价。
至于对冯玉祥将军,我认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已经给出了非常切实、公正的评价。1948年9月1日,冯玉祥将军从美国纽约,乘坐苏联的“胜利”号返回祖国,在航行到黑海时,客舱无端起火,冯玉祥不幸罹难,也有人说他是死于暗杀。1949年9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为冯玉祥将军举行追悼会。周恩来总理在悼念冯玉祥时说:“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民主主义战士,虽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将军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这也充分说明,冯玉祥将军在民族大义上是值得称赞的。
冯玉祥出生低微,能够出人头地确实不易冯玉祥老家安徽巢县,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父冯有茂本来在一家财主家当佣人,后来因为陪着财主的儿子一块学了点武艺,竟然考中了武秀才,混到清朝军队当了一名小官。冯玉祥就是其父驻扎在河北时出生的,其父母一共生了七个孩子,只有冯玉祥和他大哥活了下来,其余的都夭折了。由于冯有茂职位低,收入少,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冯玉祥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艰辛。到冯玉祥十五岁的时候,为了让家里多一个人挣钱,冯玉祥在其父的朋友帮助下,到保定的一个兵营当了兵,正式开始了他不同凡响的军旅生涯。
1902年,冯玉祥改投袁世凯组建的新军,在训练中他刻苦操练,各项考核成绩都名列前茅,职务得以不断提升。这时他遇到他人生中的贵人,新军的协统陆建章和标统王化东对冯玉祥非常器重,陆建章还将其妻子的侄女嫁给了冯玉祥。
冯玉祥对清政府的各种丧权辱国的行为非常痛恨,对外国侵略者有着强烈的仇恨。1912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冯玉祥等人也在滦州组织发动了起义,举起反清的大旗,但可惜很快起义失败,冯玉祥在陆建章的搭救下逃了一命。随后,冯玉祥跟随陆建章转战陕西,颇得陆建章和袁世凯的赏识,很快被提升为少将旅长。在多年以后,冯玉祥最终成为占据一方的西北军首领。
冯玉祥在反对封建帝制上的行动我们看,冯玉祥早在1912年,就参与了反对清政府的起义。到1917年,被黎元洪和段祺瑞革职的冯玉祥,得知张勋率领“辫子军”,在日本侵略者的支持下,攻占了北京,宣告复辟,再次将溥仪扶上了皇位。冯玉祥立即变卖家产,联络人准备讨伐张勋,7月6日,冯玉祥率旧部,参与讨伐张勋,并最终击败张勋,仅仅12天的复辟匆匆收场。
民国十三年(1924年),在直奉大战期间 ,冯玉祥对直系把持政府发动内战不满,秘密率领部下用三天时间,神不知鬼不觉的赶回北京,发动了“北京政变” ,并软禁了通过贿选就任的总统曹锟。随即,冯玉祥邀请孙中山到北京主持大局。1924年12月31日,孙中山抵达北京,可惜当时北京政权已被段祺瑞控制,冯玉祥已被排挤出京。不久孙中山也在北京病逝。
这期间, 冯玉祥还有一件事要提一下,就是将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紫禁城。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部将鹿钟麟带人要求溥仪按照摄政内阁会议决定,搬出紫禁城,消息传出,举国称快。这标志着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彻底划上了句号。试想一下,冯玉祥当时这种敢为天下先的行为,还是非常有勇气的。
冯玉祥抗日的行动冯玉祥在很早的时候就和共产党人有接触,曾和李大钊接触频繁,其对共产党也非常有好感。早在1931年,冯玉祥就在日记中写道:“共产党的主义是真光明正大”,并同意在他所办的军校中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当他听说上海的中共中央缺少通讯工具时,曾卖掉他在北京的一套住房,购买了一部电台赠送给中共中央。
“九一八”事变后,对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冯玉祥给予了强烈的谴责,他给蒋介石发电报,谴责蒋介石媚外误国,督促全国军队开赴前线,正式抵抗日本侵略者,“雪此无上之耻”。冯玉祥奔走于南京和上海,呼吁“精诚团结,抗战救国”。1932年3月6日,蒋介石发出“侈言抗日者杀无赦”的命令,但冯玉祥对此毫无畏惧,他曾对人:“我是下了决心要抗日的,能动30万兵就动30万,能动2万就动2万,即使一个兵也弄不动,我一个人爬到房顶,拿两杆枪,打死一个日本兵就够本,打死两个就赚一个。”
1933年,在冯玉祥的组织下,聚集了张家口的各军和地方组织,成立了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同盟军总司令,很快,抗日同盟军的队伍聚集达10万人。以吉鸿昌为北路军总指挥,分三路向察北地区出击,在击毙日军1000余人后,同盟军收复了察哈尔东北各县。冯玉祥决定乘胜收复东北四省失地,并成立了“收复东北四省计划委员会”。但冯玉祥的行动遭到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反对,最终同盟军被他们从内部分化瓦解,冯玉祥无奈之下返回泰山隐居。
1935年,冯玉祥再次走出泰山,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冯玉祥曾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等职务,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
反对内战,与蒋介石决裂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一面在美国的帮助下,积极准备内战,一面假心假意的邀请共产党谈判。在毛主席到重庆谈判的时候,冯玉祥让其夫人到机场去迎接,并且不顾蒋介石阻挠,打破他自己从不饮酒的习惯,在家中宴请了毛主席和周总理、董必武等人,并表达了对国内和平的渴望。
在国共谈判失败后,冯玉祥也遭到蒋介石的迫害,被迫远赴美国,并在美国继续呼吁停战建立和联合政府。冯玉祥在美国发动反美援蒋运动,他四处演讲,并亲自写信给美国总统杜鲁门,还到美国下议院拨款委员会申述反美援蒋的理由,最终促使美国对蒋介石政府的援助从6000万美元,缩减为1800万美元。冯玉祥的举动令蒋介石大为恼火,宣布开除冯玉祥的党籍和公职,并断绝了冯玉祥的经济来源。但冯玉祥并没有退缩,他给蒋介石写了一封公开信,公开宣布自己矢志推翻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务求在中国建立真正民主和平”。
我们看冯玉祥的一生,从清军的一名士兵,到国民党的一级上将,他的经历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不要总强调与他什么时间倒戈啦!什么军阀作风啦!也要看他所处的时代和背景,在那个军阀混战的时代,他的力量并不强大,为了在夹缝中生存,不可避免的有投机取巧的行为,但我们看他是非常爱国的,对国家大事的态度是一贯的。面对外来侵略时,他从来都是积极主张一致对外,也的确付出了实际行动。
冯玉祥不但自己爱国,也注重在军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治军严厉,纪律严明,而且他自己身体力行,冯玉祥一生艰苦简朴,与士兵同吃同训练,对士兵非常关爱,要求官长与士兵共甘苦,以子弟的心肠去带兵。他还曾编著了《军人精神》《战阵一补》等书作为军事训练教材。
的确,冯玉祥的部下,叛变投降,做汉奸的不少,但我们也不要忽略他的部下中抗日的将领也有很多,比如赵登禹、佟麟阁、张自忠、吉鸿昌等。所以单纯的以某一方面来评价冯玉祥为“倒戈将军”,是不公平的,还要看他倒的是谁的“戈”?军阀混战,各自为各自的利益,说不上谁更高尚,也说不上哪一条路是正确的。只要他在民族大义方面没有问题,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