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儿子,为何做了汉奸
2020-12-18 09:28:52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张家之所以会出现这两个败类,是当时社会上全盘否定传统教育,提倡西式教育的必然结果。
此二人的人生轨迹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致力于大兴实业、推广新式教育的普及。
他创办了一大批新式学堂,包括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和南京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
这些新式学堂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后来都成了中国复兴的中坚力量。
而他兴建的实业就更了不起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那都是当时中国现代化的标杆,特别是湖北枪炮厂和汉阳铁厂,使得我们在重要物资上开始实现自给自足,减少了对列强的依赖。
正是因此,张之洞在清末民初的中国具有极高的威望,是很多爱国青年的偶像。
奈何张之洞英明一世,却生了2个不争气的儿子,简直把他的老脸给丢光了。
张之洞一生有13个儿子,我们这里要说的是他的十一子张仁乐和十三子张仁蠡。
张之洞生下这两个孩子的时候都属于老来得子,非常心疼他们,本想好好教育他们,将他们培养成振兴中华的栋梁之才。
奈何晚清不太平,张之洞这种大能人整天公务缠身,实在是抽不出空教育孩子。
加上当时科举已废,到处都流行学习西方。家中自然没人教这两个孩子四书五经、礼义廉耻。
加上家中女眷的宠溺,这两个孩子从小就被惯坏了,还不自知。
当张之洞归西的时候,张仁乐11岁,张仁蠡9岁。这两个孩子在心智成型的时期却彻底失去了约束。
不久后,张仁乐便按照张之洞生前给他规划好的,去日本留学了。
由于日本的国情和晚清比较类似,花了几十年时间发展成世界强国,当时的人们觉得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因此家里条件好的人家都纷纷把子女送到日本留学。
能学到什么其实家长们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觉得留学就是好。
结果张仁乐由于从小养尊处优惯了,到了日本彻底没了约束,整天花天酒地,结交一些狐朋狗友。
别的本事没学到,花钱的本事却见长,几年的开销他一年就用完了。
最后毕业回国也不知道学了几分真东西,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跟日本人混的很熟。
张仁乐在日本留学的这段时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刻,本来他小时候就没学忠孝仁义,到了日本就更不可能学到了。
那时的日本全民尚武,不修仁义。张仁乐到了日本,就学会了日本弱肉强食那套,加上他不懂什么叫民族大义,分分钟被日本人洗脑,成为了典型的亲日分子。
回国后的张仁乐虽然学识不怎么样,但是好歹是楚国见过世面的,见识还是比当时很多人强,于是凭着家世和见识,成了奉系军阀李景林的心腹。
后来李景林失势,张仁乐有趣投靠张作霖。
看在他父亲张之洞的面子上,张作霖让他娶当警察局局长。
张仁乐虽然本事没多少,但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区区警察局局长怎么能让他满足。
他只能一边当着警察局长,一边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
结果他真的等到了,九一八事变一发生,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说实话,他在国内没多少关系,只有一个张之洞之子的名头罢了。但是在日本他路子可就多了,他想都没想就去投奔了日本人。
不知道是因为他的留学经历还是在日本的人脉起了作用,日本人直接任命他为伪吉林省实业厅厅长一职。
这要是换成其他人去,估计随便给个小官就大发了,可见日本人对他还是很看重的。
后来他在日本人那里混的是风生水起,伪满成立后,他担任伪满的内务官兼实业总长。
后又改任外交大臣,一直干到1937年伪满外交部裁撤为止。
张仁乐这人虽然不懂民族大义,但是他还是讲亲情的,于是当他发达了,没忘记打小一起玩耍、小他两岁的弟弟张仁蠡。果断邀请当时在学校任教的张仁蠡跟他混,一起走这条不归路。
张仁蠡这孩子虽然没出过留学,不像张仁乐那样亲日。
但是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之下,他根本不懂人民疾苦。
而且以张家的财力,他肯定是在新式学堂学业有成的。不然如何去学堂任教?
新式学堂教会了他实用知识,却没教会他做人。以至于学业有成的张仁蠡只不过是一个有文化的禽兽罢了。
有哥哥罩着,投奔日本人的张仁蠡混的也不差。
先是在大汉奸殷汝耕的伪政府里任职,后来又当了伪武汉政府市长。
本来日本华中派遣军是想要张仁乐来当这个市长的,不过他当时正忙着和土肥原贤二一起忽悠吴佩孚出山当“伪总统”,这样他自己就能当“伪总理”了。
区区市长他根本看不上眼,于是张仁乐直接无视换种派遣军的调令,然后推荐自己的弟弟去当这个市长。
华中派遣军其实是很不爽的,奈何张仁乐关系硬,而且后面还有很多地方用的到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接受了他的建议。
后来汪精卫投敌,其心腹杨揆一成了伪湖北省政府主席,张仁蠡由于和他不是一个派系,三天两头被整,最后只能申请调往天津任市长。
后来又在汪伪政府任中央委员,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委员,全国商业统制总会武汉分会副委员长等职务。
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后,张仁乐和张仁蠡这两兄弟的报应也就来了。
兄弟俩都被判无期,张仁乐因为妻子的关系,得以出狱定居台湾。而张仁蠡后来被改判枪决。
这两兄弟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说白了就是心无大义、不辨是非。
他们不懂忠君爱国、不了解民生疾苦,更不了解何谓民族大义。
这正是全盘接受西式教育的弊端。如果他们生在普通百姓家里,尚能从生活中学到这些,奈何他们生于官宦之家。
虽然中国传统教育确实已经落后于时代,但是不应该全盘否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传统文化教会了人们何为礼义廉耻,何为忠君爱国。虽然皇帝没了,但是爱国思想无论何时都不过时的。
正是因为古代传统教育做得好,所以真没几个人敢做汉奸。
比如北宋末年的卖国贼张昌邦,是典型的求和派。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卖国贼。
然而当金国灭了北宋,要求立他为皇帝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称病,拒不登基,后来还是金人以屠城威胁他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登基的。
登基后,他的宫内摆设、言行举止都不以皇帝的标准来,也不许人称他皇帝,等金人走后他积极的还政于赵氏子孙。
为什么?因为几十年的儒家教育教会了他何为廉耻,他知道如果知己当这个皇帝,他的名声就烂了,会被百姓戳一辈子脊梁骨。
他实在是丢不起这个脸。
然而到了清末民初时期,为什么就突然多了那么多汉奸呢?我觉得这就是全面西化的弊病。
其实当时的人该怎么做,张之洞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在意识形态上还是要学习传统文化,但是在实用技术方面则全面照搬西方。
可惜的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失控。没有人可以领导国民往这个方向走,科举的取消,加上新式学堂的出现,全面西化已经不可逆转。
张氏兄弟的结局,只是时代的缩影罢了。所以我们这代人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不要满目崇拜西方教育了,这只会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冷漠。当孩子不愿瞻仰老人的时候,我们该怪谁呢?